- 年份
- 2024(11685)
- 2023(15982)
- 2022(13312)
- 2021(12025)
- 2020(9915)
- 2019(22479)
- 2018(22244)
- 2017(42916)
- 2016(23277)
- 2015(25771)
- 2014(25844)
- 2013(25773)
- 2012(24021)
- 2011(21684)
- 2010(22163)
- 2009(20589)
- 2008(20807)
- 2007(18877)
- 2006(17064)
- 2005(16070)
- 学科
- 济(103418)
- 经济(103275)
- 业(92280)
- 管理(83143)
- 企(81493)
- 企业(81493)
- 方法(39084)
- 农(33565)
- 业经(32592)
- 财(32521)
- 数学(30158)
- 数学方法(29903)
- 中国(28754)
- 制(26008)
- 地方(23378)
- 农业(22961)
- 务(22740)
- 财务(22696)
- 财务管理(22659)
- 企业财务(21567)
- 技术(20313)
- 银(18269)
- 银行(18232)
- 贸(18185)
- 贸易(18168)
- 体(18128)
- 行(17637)
- 易(17618)
- 融(17379)
- 金融(17377)
- 机构
- 学院(339186)
- 大学(334420)
- 济(143516)
- 经济(140483)
- 管理(131776)
- 研究(115746)
- 理学(111805)
- 理学院(110590)
- 管理学(109113)
- 管理学院(108451)
- 中国(91558)
- 京(71202)
- 财(70293)
- 科学(68358)
- 农(62135)
- 所(59300)
- 江(54919)
- 财经(54116)
- 中心(53124)
- 研究所(52852)
- 业大(49844)
- 经(49034)
- 农业(48499)
- 北京(45030)
- 州(43171)
- 经济学(42923)
- 范(42161)
- 师范(41718)
- 院(41220)
- 财经大学(39829)
- 基金
- 项目(216198)
- 科学(171734)
- 研究(159707)
- 基金(157241)
- 家(136598)
- 国家(135311)
- 科学基金(117027)
- 社会(103528)
- 社会科(98246)
- 社会科学(98221)
- 省(85986)
- 基金项目(82784)
- 自然(74145)
- 自然科(72425)
- 自然科学(72406)
- 教育(71887)
- 自然科学基金(71231)
- 划(70875)
- 编号(64335)
- 资助(63458)
- 成果(52545)
- 发(50299)
- 重点(48440)
- 部(47789)
- 创(47742)
- 业(44730)
- 课题(44647)
- 制(44281)
- 创新(43877)
- 国家社会(43095)
- 期刊
- 济(171334)
- 经济(171334)
- 研究(103121)
- 中国(75187)
- 农(58735)
- 财(57833)
- 管理(54564)
- 学报(50352)
- 科学(48138)
- 农业(39886)
- 大学(39007)
- 融(36858)
- 金融(36858)
- 学学(36722)
- 教育(34753)
- 技术(30300)
- 业经(29905)
- 财经(27666)
- 经济研究(26244)
- 经(23878)
- 业(23318)
- 问题(21942)
- 技术经济(18425)
- 贸(17157)
- 现代(16681)
- 理论(16608)
- 世界(16525)
- 图书(16395)
- 商业(16023)
- 版(15773)
共检索到535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宣烨
本文从要素市场扭曲、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视角探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要素价格制度性和政策性扭曲,使工业部门优先获得要素安排,直接挤占和侵蚀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投入;由要素市场扭曲所造成的体制性产能过剩,导致高端服务业有效需求受限,无法与制造业有效耦合,出现"需求抑制效应"和"融合断裂效应";产能过剩逆向加剧要素市场扭曲,进一步侵蚀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供给,导致越过剩越扭曲的"棘轮效应"。本文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产能过剩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汶荣
要素市场扭曲是制约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立足于制造业发展质量,以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为焦点,利用中国制造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降低了制造企业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基于生产率、所有制以及要素密集度的拓展性分析表明,劳动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不会由于生产率不同而削弱对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劳动要素更倾向于流向非民营企业,而资本要素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影响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旨在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俊杰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产能过剩影响经济波动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验证得出:第一,产能过剩引起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能过剩通过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波动,其中,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而劳动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且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表现出不完全中介效应特征。第三,产能过剩引起的产能利用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直接效应要远大于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产生的中介效应。因此,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政府应放弃对要素价格以及配置的不当干预,加快构建统一市场,重点是完善要素市场,以使经济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伟根 林在进 陈和
文章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通过引入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属性和政府补贴等控制变量,对因要素市场价格扭曲与制造业有偏技术选择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资本市价格扭曲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均构成了我国有偏资本的技术选择显著性原因,为要素市场扭曲导致我国制造业的过度资本深化和"二元资本深化"的论断提供了微观企业层次的证据。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资本深化 技术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傅春杨 陆江源
本文研究了在具有投入产出网络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各行业的要素价格扭曲如何影响其他行业,重点讨论了细分服务业对细分制造业是否存在挤压效果,为产业政策和产业协同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结论有:(1)行业间的价格弹性对产业联动协同影响显著;(2)消除金融业和批发贸易行业的要素价格扭曲,可以促进大部分制造业的产出份额提升,但降低了大部分服务业的产出份额。最后本文从产业协同和效率提升的角度对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产业协同 反事实估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张鑫宇
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并以“扭曲税”的形式将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偏向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市场上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资本价格的绝对扭曲程度更高,劳动力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则更为严重;技术进步整体表现出资本偏向型特征,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的主要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斌斌 孙波约 胡雅静
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是影响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和治理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影响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机制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存在制造业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提升和产业协同集聚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高端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主要依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有效配置,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有效配置则有助于中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另外,制造业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提升和产业协同集聚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化解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占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加速,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其中金融集聚效应最为明显。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角度,基于门槛效应模型框架,采集我国1998-2017年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探讨金融集聚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无论是资本还是劳动力要素,当且仅当它们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在一定门槛值以下时,金融集聚助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效应才能成立。而若要素价格扭曲过高,则会负向调节金融集聚与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系,变促进作用为抑制作用。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金融集聚 制造业 创新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冬 江可申 夏海力
研究目标:从要素供给的角度分析双三角异质性制造业要素配置及生产率情况。研究方法:采用ACF方法对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上市公司进行要素扭曲计算,并将该方法得出的生产率代入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分析要素供给质量对生产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密集型行业、不同区域的扭曲状况存在差异;投入要素的质量会影响生产率的发展,但在不同区域和异质性行业中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创新:对特定区域的要素配置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供给要素的质量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探讨,从供给侧提出新思路,对采用ACF方法测算的生产率与要素质量研究采用的面板分析方法进行新整合,将研究内容细化到行业、区域,发现新情况。研究价值:对要素供给数量导致的区域资源配置扭曲以及要素供给质量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杨 孙秀秀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两者不断融合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均 施建军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成为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认识理论界一直争议不休。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的比较成本难以下降,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难以提高;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介绍了目前理论界流行的四种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即“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然后,从分工和竞争力两个视角综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从产业层面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分工,提高经济效率。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制造企业使用生产性服务有利于其提高竞争力。最后,文章对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文献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互动 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为说明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各省(市、区)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业总体增加值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值的关系。第二,为进一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北京各工业行业增加值与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关系。计量经济分析支持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昌南 苏婷
文章选取了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和制造业中代表性行业8个,采用我国2006~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以上8个代表性制造业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业对大部分制造业存在促进作用。科学研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为正,而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影响很小。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细分行业 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从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并逐渐将服务业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文献研究的不足,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构建了两者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中国相互影响 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