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6)
- 2023(14227)
- 2022(11907)
- 2021(10964)
- 2020(9103)
- 2019(21083)
- 2018(20880)
- 2017(41153)
- 2016(22536)
- 2015(25131)
- 2014(25235)
- 2013(24991)
- 2012(22598)
- 2011(20334)
- 2010(20201)
- 2009(18236)
- 2008(17651)
- 2007(15795)
- 2006(13725)
- 2005(12245)
- 学科
- 济(95644)
- 经济(95552)
- 管理(62258)
- 业(61390)
- 企(50322)
- 企业(50322)
- 方法(43084)
- 数学(37389)
- 数学方法(37046)
- 农(26552)
- 中国(24808)
- 业经(22547)
- 财(20622)
- 学(19918)
- 地方(19721)
- 农业(16957)
- 制(16389)
- 贸(16249)
- 贸易(16239)
- 易(15694)
- 理论(15140)
- 技术(14730)
- 产业(14638)
- 和(13943)
- 环境(13578)
- 务(13241)
- 融(13173)
- 财务(13173)
- 金融(13172)
- 财务管理(13151)
- 机构
- 大学(321234)
- 学院(319737)
- 济(130756)
- 管理(128856)
- 经济(128051)
- 理学(112196)
- 理学院(110980)
- 管理学(109121)
- 管理学院(108555)
- 研究(107774)
- 中国(79051)
- 京(68688)
- 科学(66814)
- 财(56788)
- 所(53763)
- 农(53272)
- 业大(49508)
- 研究所(49155)
- 中心(48208)
- 财经(46482)
- 江(46377)
- 北京(43178)
- 经(42257)
- 农业(41846)
- 范(41814)
- 师范(41387)
- 经济学(39355)
- 院(39027)
- 州(37212)
- 经济学院(35592)
- 基金
- 项目(221900)
- 科学(175046)
- 研究(161689)
- 基金(161473)
- 家(140885)
- 国家(139739)
- 科学基金(120331)
- 社会(102087)
- 社会科(96932)
- 社会科学(96903)
- 省(86783)
- 基金项目(86371)
- 自然(78542)
- 自然科(76704)
- 自然科学(76686)
- 自然科学基金(75343)
- 教育(73347)
- 划(72714)
- 资助(66087)
- 编号(65632)
- 成果(52406)
- 重点(49599)
- 部(48614)
- 发(48015)
- 创(46052)
- 课题(44830)
- 创新(42946)
- 科研(42104)
- 国家社会(41878)
- 教育部(41647)
- 期刊
- 济(141692)
- 经济(141692)
- 研究(94036)
- 中国(57528)
- 学报(51374)
- 农(48078)
- 科学(47564)
- 管理(47098)
- 财(40987)
- 大学(38835)
- 学学(36560)
- 教育(33586)
- 农业(33460)
- 技术(27207)
- 融(26730)
- 金融(26730)
- 业经(24076)
- 经济研究(22876)
- 财经(22770)
- 经(19564)
- 问题(19073)
- 理论(17783)
- 业(17179)
- 图书(16624)
- 实践(16306)
- 践(16306)
- 技术经济(16130)
- 科技(15747)
- 商业(14909)
- 现代(14879)
共检索到460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建华 刘圣
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是影响产业结构的核心变量,但我国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于产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而且不同地区的要素市场化进程也不一致。首先,建立了包含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的多部门局部均衡模型,讨论要素价格扭曲情况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情况。其次,利用我国各省区市的要素市场化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是否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地区间的要素市场化进程的不一致是否造成了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要素价格市场化 产业结构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吴良平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升级动力发生了由单一驱动向多元驱动、从行政命令驱动到制度驱动、从封闭式驱动到开放式驱动的多维转变。这些在"拟市场化"过程中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强了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但是仍然不如人意。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动力将依靠机制型动力、转换型动力、需求型动力、干预型动力和竞争型动力逐渐形成的强动力支持系统来进行综合驱动,以此来解决"拟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深层次矛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国春 刘奥莉
本文在分析市场化进程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的框架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跨省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验证。总样本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一种动态持续的过程,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四个市场化进程指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符合理论预期,另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原因在于东部地区较早利用地理区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优势发展起来,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机构等)集聚能够形成明显的规模报酬以及技术和服务外溢效应,从而带动整个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符建华 张世颖
文章基于2008—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结合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与市场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能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影响,市场化对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具有积极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存在市场化门限效应,在市场化越过门限后,促进作用获得较大提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昌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决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就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个良性循环的升级发展机制来说,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循环关系。本文引入外资产业转移这个驱动循环机制的因素,形成图A、B、C三种变形摸式,阐述了教育是先导性驱动因素;同时对以“风筝摸式”为特征的产学合作进行论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涵 郭凯明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率提高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此提供了一个有效政策着力点。本文提出,准确把握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影响,不仅应当重视不同要素的错配程度及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应重点突出、统筹推进,而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充分评估改革通过改进要素配置效率进而增强产业比较优势的经济机制。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国际贸易结构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其中纳入了要素市场存在摩擦和结构差异、内外需的产业构成存在差别并且内生演化等中国经济特征。研究发现,降低高技能劳动、低技能劳动和资本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成本可以有效提升制造业比重、增强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和低技能劳动市场化配置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高技能劳动;资本和高技能劳动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应为降低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流动成本,促进更高比例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从服务业流向制造业;低技能劳动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应为降低农业和非农业间的流动成本,促进更高比例的低技能劳动从农业流向非农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燕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之一,要素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模式及地位,由此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使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劳动力、资本及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为显著的负效应,但不同要素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对我国如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旭 卢新海 龚梦琪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BM-DEA模型,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研究结果:(1)无论是系统GMM还是差分GMM,土地出让市场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系数也均显著为正,但后者的作用程度要明显大于前者;(2)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负,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土地出让市场化总体上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从作用机制来看,土地出让市场化导致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反向发展,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正向发展,进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提升作用。鉴于此,提出:(1)地方政府应继续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2)政府应适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更加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尹莲英
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初探尹莲英一、当前生产要素价格非市场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不良后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如利息、工资、地租、地价等)的改革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远未完成,非市场化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慧慧
依据面板门槛模型的相关设定,利用中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产业结构和市场化进程为门槛变量,以产业结构为门槛依赖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环境污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第二,在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中,市场化进程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市场化进程较高时,产业结构的提高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水平,使环境质量得以提升;当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志娣 张骁
本文利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并检验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考察市场化水平在互联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受地方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地方市场化水平越高,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加速"互联网+"战略落地与深入、深化市场改革等方面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郑振雄 刘艳彬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滞后现象归结于一点,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本文借鉴Fei&Ranis提出的分析框架,引入要素价格相对扭曲,构建要素价格扭曲至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传递途径,用以解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实证研究发现,1980—2008年中国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均偏向资本;而且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即资本相对劳动越来越便宜,加剧了各类型产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带来各类型产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即各类型产业快速资本深化。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深化速度甚至超过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因而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资本存量的增加,被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吸收,从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