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1)
- 2023(6083)
- 2022(5220)
- 2021(4940)
- 2020(4320)
- 2019(10228)
- 2018(10076)
- 2017(19778)
- 2016(10947)
- 2015(12298)
- 2014(12168)
- 2013(11743)
- 2012(10492)
- 2011(9431)
- 2010(9703)
- 2009(8739)
- 2008(8406)
- 2007(7273)
- 2006(6347)
- 2005(5521)
- 学科
- 济(47468)
- 经济(47440)
- 管理(27676)
- 方法(27611)
- 业(26769)
- 数学(25669)
- 数学方法(25146)
- 企(21886)
- 企业(21886)
- 农(12135)
- 中国(9792)
- 贸(9102)
- 贸易(9098)
- 易(8888)
- 业经(8633)
- 理论(8149)
- 财(7851)
- 学(7719)
- 地方(7169)
- 农业(7155)
- 技术(6246)
- 制(6138)
- 环境(6074)
- 划(5727)
- 教学(5475)
- 和(5410)
- 融(5060)
- 金融(5060)
- 银(5052)
- 银行(5034)
- 机构
- 学院(151298)
- 大学(150468)
- 济(62093)
- 经济(60915)
- 管理(60629)
- 理学(53700)
- 理学院(53130)
- 管理学(51756)
- 管理学院(51493)
- 研究(47324)
- 中国(34443)
- 京(30846)
- 科学(30340)
- 农(27612)
- 业大(25415)
- 财(24763)
- 所(23766)
- 中心(22447)
- 农业(22154)
- 研究所(21982)
- 江(21900)
- 财经(20774)
- 经(19016)
- 经济学(18816)
- 范(18816)
- 北京(18810)
- 师范(18584)
- 经济学院(17113)
- 州(16912)
- 技术(16906)
- 基金
- 项目(107549)
- 科学(85142)
- 基金(78832)
- 研究(74461)
- 家(69647)
- 国家(69163)
- 科学基金(59869)
- 社会(47484)
- 社会科(45351)
- 社会科学(45335)
- 省(43161)
- 基金项目(41486)
- 自然(40612)
- 自然科(39789)
- 自然科学(39784)
- 自然科学基金(39055)
- 教育(36678)
- 划(36079)
- 资助(34093)
- 编号(30024)
- 重点(24210)
- 部(23741)
- 创(22701)
- 成果(22456)
- 发(22179)
- 创新(21128)
- 科研(21040)
- 课题(20563)
- 教育部(20503)
- 计划(20453)
共检索到209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大中 李韬 姜彬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分析了中关增加值贸易隐含的净要素含量跨国流向及其与要素价格差异的关系,并以此检验HOV模型的预期即要素从要素价格低的国家流向要素价格高的国家。研究表明:与其他要素相比,资本与高技能劳动力的跨国流向与HOV理论预期的偏离度较高;与进口相比,中国出口隐含的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跨国流向偏离理论预期的程度较高;与最终品贸易相比,中间品贸易隐含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跨国流向偏离理论预期的程度较高。从趋势看,组合要素的总体流向偏离理论预期的程度趋于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流向偏离理论预期的程度呈加重之势。中美两国的资本要素价格差异与其跨国流向偏离理论预期的程度负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兴容 陈勇兵 凡福善
本文从CES总成本函数的角度,纳入技术水平、要素质量和要素价格等差异化因素,推导了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证检验模型。中国省际间面板数据(1998-2008)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存在相对要素价格多锥形均衡,劳动力要素相对价格显著不等,进而从要素供给弹性、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出调整机制等角度做了阐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慧平 陈清萍
本文在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引入环境要素变量,从理论上论证了环境规制宽松的国家在污染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和34个主要贸易伙伴国1992~2007年期间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结果也验证了要素禀赋学说和"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在我国建立长效动态发展机制,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OFDI对TFP的负效应有所减弱;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OFDI显著促进了TFP增长。当前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促使OFDI产生正向生产率溢出的水平。样本期内中国OFDI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TFP。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增福 刘欣
基于湘南地区335份种粮大户调查数据,利用DEA模型中投入主导型的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技术和CCR优化模型,并将积温和降雨量变量纳入测算模型,更加准确测算现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空间优化要素配置的分异。结果表明:湖南省现代农业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显著,湘南地区现代农业技术效率为0.965,规模效率为0.460,且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不同土地空间规模组间平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逐渐增加的,而纯技术效率表现出了明显的"∪型"趋势,同时存在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过量且劳动力产出不足的情况,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波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进一步说明现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规模报酬存在以地理区位为特征的空间差异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基于产业转移及要素流动的"双转移战略"的本质是政府对特定区域内的产业和劳动力进行空间上的重新布局和安排,以提高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双转移战略"的渠道存在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转移";二是基于要素运行环境和相对价格变化的"自愿转移"。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表明,依赖市场杠杆、通过制定和实施旨在改变"双转移"临界条件的稳定、透明的调控政策,是确保"双转移战略"成功实施的合适渠道。模型的结论还表明,改善本区域内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是"双转移战略"的关键,而政府和企业在"双转移"过程中的清晰定位和"互不侵权"也是确保"双转移战略"实现既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炳南; 段芳;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区1999~2009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从全国与区域两个层面就国际生产分割、要素禀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生产分割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促进了东部与中部工业集聚,阻碍了西部工业集聚,影响程度依次由强变弱;各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对工业集聚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金融要素、政府要素在东中部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递减,在西部则无显著作用。技术要素促进了东部工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自我集聚能力促进了所有区域的工业集聚,服务要素与人力资本要素则不能促进工业集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要素禀赋; 工业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纪翔 马晓琳
市场化产业改革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现阶段我国产品市场已基本实现由供需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国际化体系,要素资源配置在市场体系建设、要素价格形成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要素市场结构失衡的问题,在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产业内部十分显著。为了明确物流业要素配置效率及其区域异质性,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关于要素配置效率项的分解,采用我国31个省市区物流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了2005-2018年全国各地区劳动、资本、技术三大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全国物流业要素配置效率大体呈波动变化的下降态势。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差异格局明显,总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异质性格局,需要针对性地提升各区域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水平,实现物流业多样化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辽
本文以1999-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地区产业集聚程度的动态变化显著依赖于初始产业布局,伴随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要素流动对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也产生重要影响。分地区的回归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对外产业转移的确会降低本地区产业集聚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积极吸收来自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的流入最终提高本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
关键词:
空间集聚 产业布局 劳动力流动 外引内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炳南 段芳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区1999~2009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从全国与区域两个层面就国际生产分割、要素禀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生产分割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促进了东部与中部工业集聚,阻碍了西部工业集聚,影响程度依次由强变弱;各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对工业集聚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金融要素、政府要素在东中部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递减,在西部则无显著作用。技术要素促进了东部工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自我集聚能力促进了所有区域的工业集聚,服务要素与人力资本要素则不能促进工业集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要素禀赋 工业集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建
一般生产函数模型中的劳动力投入概念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是从资源角度看,没有充分体现劳动力投入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二是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没有企业经营总费用概念全面。文章将人力资本因素归入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素中,用企业的总费用理解为企业在一定投入资本和生产率水平下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的生产函数命题,并实证检验其正确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瑶
本文通过建立两种商品多种投入要素的特定要素小国模型来分析外包对要素价格的影响。如果将土地和熟练劳动视为特定要素,本文发现通过生产率效应和要素供给效应的传导机制,外包有利于特定要素所有者,不利于非熟练劳动,扩大了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相对工资,该结论与外包中间品的要素密集度、均衡状态时是否为完全专业化外包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无关。即使非熟练劳动通过培训可以向熟练劳动升级,但并不一定会缓和本国的相对工资差距。
关键词:
特定要素模型 外包 要素价格 相对工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志刚
本文从对跨国人均GDP差异的现实分析出发,首先利用ShorrockS经典的不平等分解方法对最新的权威国际经济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劳均GDP或劳动生产率对跨国人均GDP差异影响显著;对劳均GDP差异因素分解,结果表明TFP对其影响力在逐步上升,尤其对于中高收入组国家。其次,通过建立TFP增长的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分析TFP增长率背后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有利于提高TFP增长率的解释变量包括城市化率、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教育投入,不利于TFP增长率的解释变量包括资本品价格、宏观税负、老龄化人口比例、高等教育失业人口比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互联网经济、低学历失业者对不同收入组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静 路瑶
基于ISIC的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对于OECD国家相对实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纺织服装、造纸等低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低技术、中高技术行业的相对实际竞争力较弱。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影响,2000-2008年中国与27个OECD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原材料购进价格的相对提高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明显带有行业差异性,低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这两大类产业竞争力受原材料价格提高影响更为明显,而中低和中高技术产业则几乎不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除了炼焦和精炼石油制品以外的其他几乎所有行业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低技术产业受其影响最为明显。从长期来看,技术能力的提高才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多重目标下的跨国银行FDI动机和区位选择——基于跨国银行面板数据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实证研究——基于中资银行跨国经营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
服务贸易出口净技术复杂度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检验
中国跨国银行发展的客户追随模式检验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产品标准化战略模型及其实证检验——以60家“世界500强”在华跨国公司的实证检验为例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员工创造力:跨层次模型与检验
基于认知视角的品牌资产模型的跨文化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