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2)
- 2023(11082)
- 2022(9447)
- 2021(8401)
- 2020(7056)
- 2019(15429)
- 2018(15183)
- 2017(29453)
- 2016(15695)
- 2015(17278)
- 2014(16754)
- 2013(16449)
- 2012(14861)
- 2011(13222)
- 2010(13167)
- 2009(12365)
- 2008(11950)
- 2007(10846)
- 2006(9314)
- 2005(8538)
- 学科
- 济(64742)
- 经济(64652)
- 管理(48651)
- 业(47688)
- 企(38616)
- 企业(38616)
- 方法(26055)
- 数学(22466)
- 数学方法(22288)
- 财(21726)
- 农(20319)
- 业经(17162)
- 制(17024)
- 中国(16366)
- 农业(13805)
- 地方(12187)
- 产业(12170)
- 体(11953)
- 务(11692)
- 财务(11670)
- 财务管理(11643)
- 企业财务(11069)
- 银(10864)
- 银行(10842)
- 贸(10735)
- 贸易(10730)
- 融(10614)
- 金融(10611)
- 学(10590)
- 技术(10551)
- 机构
- 学院(222395)
- 大学(218977)
- 济(96947)
- 经济(95168)
- 管理(85916)
- 理学(74471)
- 理学院(73741)
- 管理学(72679)
- 管理学院(72273)
- 研究(71346)
- 中国(53432)
- 财(46629)
- 京(44109)
- 科学(40513)
- 财经(36616)
- 所(34484)
- 农(34131)
- 江(33310)
- 经(33157)
- 中心(32397)
- 业大(31335)
- 经济学(30983)
- 研究所(30872)
- 经济学院(28003)
- 范(27221)
- 财经大学(27164)
- 北京(27016)
- 师范(26958)
- 农业(26530)
- 州(25638)
- 基金
- 项目(150124)
- 科学(120402)
- 研究(112597)
- 基金(110571)
- 家(94880)
- 国家(94103)
- 科学基金(82236)
- 社会(75506)
- 社会科(71826)
- 社会科学(71812)
- 省(59594)
- 基金项目(58720)
- 教育(51353)
- 自然(50305)
- 自然科(49132)
- 自然科学(49123)
- 划(48743)
- 自然科学基金(48277)
- 编号(45234)
- 资助(43690)
- 成果(35941)
- 制(33787)
- 重点(33627)
- 部(33289)
- 发(33084)
- 创(32650)
- 国家社会(32093)
- 课题(30963)
- 创新(30470)
- 教育部(29376)
共检索到324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申瑜 孙剑平
基于不同程度的交易管制约束以及要素购买方决策均衡的相应变化,文章构建了要素收入份额模型,考察交易管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模型研究表明,准入许可管制程度越高,产业资本的收入份额越大,居民持有资本收入份额越小,劳动收入份额相对降低;对居民要素交易机会的限制越大,要素保留价格越低,供给弹性越小,要素收入份额越小。
关键词:
要素交易管制 要素收入份额 保留价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晓贺
该文基于城乡间生产要素交换的视角,通过构造城乡两部门生产函数,建立了城乡两部门要素交换模型,以分析土地出让、金融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工农产品相对价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且用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剔除了直辖市样本后,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
关键词:
要素交换 不平等 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京 戴翔 张二震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西方产业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接受和积极融合,抓住了全球要素分工所带来的战略机遇,从而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开阔地式推进"乃至升级。然而,简单纳入全球要素分工体系的传统发展道路,也带来了不平衡、不协调以及对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和损害等不可持续问题,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而全球要素分工深入演进所表现出的全球产业链长度进一步延伸、高端要素跨国流动性日益增强,以及跨国公司基于发展中经济体的"逆向创新"战略等当代趋势特征,又与目前中国产业发展现实阶段所决定的演进方向和升级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从而为中国融入全球要素分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但与前一...
关键词:
全球要素分工 产业升级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蒋颖 叶永青 张毅
2013年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专门为二十国集团(G20)财政会议提供了一份《解决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报告(以下简称"BEPS报告"),引起了与会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13年7月19日OECD在G20财长及央行行长莫斯科会议上正式发布了"解决税基侵蚀和转移利润的行动计划"。作为传统国际税收领域的老问题,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以下简称"BEPS")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楠
基于"互联网+"战略,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逐渐向生产与生活领域蔓延。传统产业、服务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愈加紧密,这改变了居民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网购潮流、消费偏好转变与移动支付热点等。而互联网时代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主观的心理要素与客观的环境要素。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居民消费的发展,文章建议从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刺激消费者消费行为与推动网购发展等手段出发,促进互联网时代居民消费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居民消费 行为特征 影响要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健
本文分析比较了23—30岁劳动者在"扩招"前后收入变动以及收入影响要素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教育扩展前后新生劳动力市场与全体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分化态势,在全体劳动力市场教育转化为收入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新生劳动力教育"价值"却出现下降;影响新生劳动力收入的各类要素中,同等教育程度的部分教育类型受负面冲击较大,性别与工作区域作用进一步凸显,而政治面貌、工作经验等因素与收入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永坡 蔡学军 李倩
本文以我国66项关于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政策为基础,采用文本分析法,对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发现:从政策出台主体上看,地方政策数量占多数,中央政府和部委的政策数量较少;在地区分布上,中东部出台的政策数量占多数;关于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比例,在"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情形下,完成人所占的比例以20-30%居多,在"将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转化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情形下,用于奖励该项科技成果完成者和转化实施者的比例在5%-10%之间。与国外情况相比,我国的政策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技术转移收益分配中对个人的激励力度略显不足,因此要在以下三...
关键词:
技术要素 收入分配 知识产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申瑜 孙剑平 谢延浩
根据交易管制下要素购买方决策均衡的变化,构建了要素收入份额模型,以考察交易管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模型研究表明,准入管制越严,要素购买方的竞争程度越低,居民要素收入份额越小;对要素交易机会限制越严,要素保留价格越低,供给弹性越小,收入份额越小。以地区财政开支占GDP比重作为管制程度的代理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管制越严,居民工资收入和货币资本的财产性及经营收入份额越低;资本要素收入份额比劳动要素收入份额的下降更显著。
关键词:
交易管制 要素收入份额 保留价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文春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新常态时期,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抓手。本文在R&D资本化背景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上国有控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变动,同时分析了R&D资本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及产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国有控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比规模以上行业更快,且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从分解项看,R&D资本化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2)规模以上行业和规模以上国有控股行业R&D资本化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相反关系,后者还未能实现R&D资本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推动作用。(3)R&D资本化投入能有效促进产出增长,然而投入产出效率仍较低,传统物质资本、劳动仍然是促进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梦卓 朱顺和 孙穗
本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呈现“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进口指数、全球价值链出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我国仍困于集聚拥挤效应、陷于价值链低端锁定,要不断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加强全球价值链中先进技术的学习、内化,才能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变迁规律,并通过测算农业、非农部门的要素错配系数和环境规制强度,实证分析要素错配与环境规制强度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呈稳定攀升趋势,但存在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和劳动力供给质量偏低等约束,其空间特征以低高、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在城乡部门要素错配问题突出、环境规制强度与潜力指数存在"U"型作用关系下,农业部门生产要素配置处于"劳动力配置较多而资本配置偏少"的状态,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对非农部门要素错配状态的改进作用效果显著,而农业部门对环境规制强度的适应调控能力相对偏弱。
关键词:
要素错配 环境规制 产业转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冰洋 刘潘 赵厉 张经纬
资本要素收入作为国民总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算、厘清其在政府、企业和住户之间的分配状况以及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利用资金流量表和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资本要素收入及其部门分配和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居民资本要素收入长期以来高速增长,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0%左右,但在总资本要素收入中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下降(21世纪初)的过程;(2)居民税前、税后资本要素收入对比反映出我国对居民资本要素收入征税力度尚小,最高不超过4%;(3)伴随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为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并驾齐驱;(4)宏、微观口径测算的结果存在一定缺口,主要由劳动者报酬存在低估以及住户数据的系统性误差导致形成,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应得到关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莉艳 齐永智
零售业是大数据应用最广泛的和深入的行业,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革命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方式,营造了全新的营销环境。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零售企业深刻认识和把握消费行为与市场需求提供了新的工具、方式和视角。文章阐述了大数据及其与零售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行为的新特征,指出消费者成为商业价值链的主导者,变得更理性、更注重个性化、对消费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全新的营销环境中,零售企业必须回归零售业本质,以终端消费者主导为中心,运用大数据技术,围绕目标顾客定位、店址选择、商品管理、定价策略、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商业模式 零售企业 消费体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崔慧丽
兴国必先强师。新时代背景下,因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实施、网络信息资源的普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等需要,提升教师品质紧要而迫切。教师需着力提升的品质要素包括: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核心能力素养;信息化、国际化及学习和创新等综合素养;师德修养和信息道德素养。教师品质提升的基本路径包括:更新观念、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导向,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个性化能力导向的教师教育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健全信息化师德建设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Jeffrey.Zwiebel 刘俊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