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1)
- 2023(12680)
- 2022(10635)
- 2021(9784)
- 2020(8057)
- 2019(18257)
- 2018(18076)
- 2017(33501)
- 2016(18425)
- 2015(20435)
- 2014(20217)
- 2013(20081)
- 2012(19441)
- 2011(17840)
- 2010(18423)
- 2009(16978)
- 2008(16783)
- 2007(15497)
- 2006(14396)
- 2005(13484)
- 学科
- 济(80066)
- 经济(79954)
- 业(53160)
- 农(47979)
- 管理(41393)
- 农业(32052)
- 企(30457)
- 企业(30457)
- 中国(27506)
- 地方(23443)
- 方法(21684)
- 业经(21629)
- 制(18407)
- 学(18278)
- 数学(17946)
- 数学方法(17668)
- 财(15594)
- 银(15387)
- 银行(15338)
- 发(15148)
- 行(14957)
- 融(14890)
- 金融(14882)
- 体(13623)
- 贸(13533)
- 贸易(13516)
- 易(12926)
- 策(12735)
- 发展(11978)
- 展(11937)
- 机构
- 学院(262972)
- 大学(259856)
- 济(108403)
- 经济(105939)
- 研究(105470)
- 管理(92235)
- 中国(81269)
- 理学(76877)
- 理学院(75898)
- 管理学(74360)
- 管理学院(73888)
- 农(71043)
- 科学(65464)
- 京(58771)
- 所(56522)
- 农业(54842)
- 研究所(50792)
- 财(49495)
- 业大(47949)
- 中心(47783)
- 江(45156)
- 省(37979)
- 北京(37725)
- 范(37425)
- 院(37413)
- 师范(36949)
- 财经(36707)
- 州(35127)
- 农业大学(33578)
- 经(33087)
- 基金
- 项目(168466)
- 科学(130392)
- 研究(124187)
- 基金(118140)
- 家(106395)
- 国家(105019)
- 科学基金(86148)
- 社会(76912)
- 社会科(72219)
- 社会科学(72198)
- 省(68884)
- 基金项目(61240)
- 划(57336)
- 教育(55121)
- 自然(54028)
- 自然科(52659)
- 自然科学(52640)
- 自然科学基金(51669)
- 编号(51590)
- 资助(47855)
- 成果(43413)
- 发(43070)
- 重点(38833)
- 课题(37602)
- 农(37327)
- 部(36384)
- 创(34655)
- 发展(34338)
- 展(33789)
- 创新(32369)
- 期刊
- 济(140973)
- 经济(140973)
- 研究(85101)
- 农(73955)
- 中国(71780)
- 学报(49765)
- 农业(49593)
- 科学(44293)
- 大学(37585)
- 财(36215)
- 教育(35922)
- 学学(35307)
- 管理(35022)
- 融(31767)
- 金融(31767)
- 业经(28284)
- 业(25065)
- 技术(23349)
- 经济研究(20095)
- 问题(18960)
- 财经(18139)
- 版(16078)
- 世界(15920)
- 农村(15734)
- 村(15734)
- 经(15733)
- 农业经济(15072)
- 业大(14727)
- 经济问题(13297)
- 科技(13165)
共检索到44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根
正确认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提,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前提。 一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来煦泉 邹树人
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这篇调查报告以翔实的文字描述了“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萧山市航民村在八十年代的改革中如何因地制宜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集体化的农场式规模统一经营,发展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水利建设积极性的关键——山东费县小型农田水利家庭经营责任制的调查国务院研究室调查组十几年前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化肥、农药、良种等短期投入增加了,田间管理更精心了,劳动效率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道杰 王成利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当前学界存在着多种声音和看法,实践中也存在着多种理解和做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当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层面统一经营为主导,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为主体,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为龙头,私营工商企业等为辅助和补充。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国家补贴和扶持政策由倾向于扶持少数人受益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主,转变为扶持惠及多数人、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为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武装
中国三十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渐次取消集体的"统一经营"权。集体的"统一经营"原本是《宪法》赋予的责任和权利,不仅有其深刻的农业"生产力"寓意,而且属于村庄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重视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完善村庄统一治理,有望为中国"三农"问题的真正求解获得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农村改革 集体经济 统一经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之舟
现阶段集体土地统一经营实践存在集体经营模式、土地入股模式、土地租赁模式等多种模式;其本质是农民集体出资设立的集体企业对集体土地的直接占有和经营收益;其特点是以集体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农业发展为经营宗旨,以团体自治为经营原则。我国农地立法应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严格界定统一经营的法律内涵,启动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建立经营方式选择机制,完善统一经营中的权利配置。
关键词:
集体土地 统一经营 制度实践 立法完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武装
中国三十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渐次取消集体的"统一经营"权。集体的"统一经营"原本是《宪法》赋予的责任和权利,不仅有其深刻的农业"生产力"寓意,而且属于村庄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重视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完善村庄统一治理,有望为中国"三农"问题的真正求解获得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农村改革 集体经济 统一经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祝之舟
农民集体或集体企业通过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集体土地统一经营,已经广泛地存在于农村并发挥了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适法困境。对此,我国农地立法应当予以合理的法律回应,有条件地允许统一经营方式的实现,并通过健全土地承包合同解除规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以及其他相关制度,完善统一经营实现的法律路径。
关键词:
集体土地 统一经营 实现路径 立法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应碧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做了科学的总结,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形势做了透彻的分析,对90年代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方向、任务、政策、措施做了明确的规定,是指导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中央的《决定》,对于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注意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韩长赋农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亿万农民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现阶段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千家万户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这种小规模的、相对分散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人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乃夫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自跨进本世纪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新院区的建成与投入使用使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彻底的改变;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中、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三个培养层次、一万名在校生规模的国家重点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录堂
一、现行农地制度的主要弊端竞争性目标激励机制缺乏,导致传统农区农地过度分散,难以形成大、中、小适度有别的农地规模经营类型及合理的比例关系,使农地利用中采用新的经营机制困难重重。我国现行农地单一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联产承包家庭责任制,缺乏具有经济推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台航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关键。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央政府在不同政策目标的约束下,如何通过调整财政分权程度来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财政包干制和分税制两大历史时期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发挥;并进一步剖析了地方积极性发挥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即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应该由培育市场向提供公共服务和完善公共治理的方向演进。
关键词:
两个积极性 财政包干 分税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