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2)
2023(4680)
2022(4038)
2021(3661)
2020(3119)
2019(6922)
2018(6884)
2017(13303)
2016(7202)
2015(7996)
2014(7977)
2013(7700)
2012(7022)
2011(6393)
2010(6548)
2009(6331)
2008(6342)
2007(5839)
2006(5140)
2005(4961)
作者
(19615)
(16783)
(16455)
(15773)
(10630)
(7873)
(7444)
(6272)
(6230)
(5987)
(5648)
(5540)
(5486)
(5348)
(5301)
(5076)
(4912)
(4904)
(4789)
(4759)
(4197)
(3970)
(3947)
(3847)
(3792)
(3720)
(3691)
(3621)
(3249)
(3197)
学科
管理(29934)
(25869)
经济(25790)
(25254)
(22604)
企业(22604)
(11942)
(11763)
方法(9907)
(8185)
数学(8148)
数学方法(8078)
(7404)
财务(7386)
财务管理(7367)
(7324)
业经(7286)
体制(7143)
企业财务(7044)
中国(6887)
(6242)
银行(6237)
(5928)
(5560)
金融(5558)
(5424)
(5077)
制度(5076)
环境(4984)
(4804)
机构
大学(105621)
学院(104089)
(45142)
经济(44197)
管理(42231)
理学(36336)
理学院(35996)
管理学(35572)
管理学院(35367)
研究(33000)
中国(26297)
(25230)
(21518)
财经(19193)
(17312)
科学(17122)
(16469)
(15514)
中心(15389)
(14248)
财经大学(14230)
经济学(14186)
研究所(13496)
北京(13207)
业大(13078)
经济学院(12614)
(12337)
(12001)
商学(11911)
(11901)
基金
项目(67455)
科学(55075)
基金(51625)
研究(50996)
(43951)
国家(43603)
科学基金(38722)
社会(34848)
社会科(33024)
社会科学(33020)
基金项目(27362)
(25144)
自然(24208)
教育(23775)
自然科(23692)
自然科学(23687)
自然科学基金(23306)
(21114)
资助(20259)
编号(20201)
(19897)
成果(17314)
(16220)
重点(14930)
国家社会(14855)
教育部(14607)
(14481)
人文(14203)
(13714)
课题(13674)
期刊
(52450)
经济(52450)
研究(33254)
中国(23397)
(21806)
管理(17470)
学报(13604)
科学(13563)
(13510)
(11903)
金融(11903)
大学(11443)
学学(10793)
财经(10508)
教育(10323)
(8938)
农业(8350)
技术(8259)
业经(7958)
经济研究(7855)
问题(6646)
财会(5528)
会计(5199)
理论(5179)
(5088)
(4870)
现代(4788)
技术经济(4709)
(4639)
改革(4627)
共检索到16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宋立秀  
违规支付代理手续费 ,已成为保险业恶性竞争的“通用武器”,其不仅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削弱其偿付能力 ,而且成为“小金库”的来源 ,诱发腐败的滋生。因此 ,抑制手续费违规行为 ,要从源头抓起 ,切入点应是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制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世农   陈韫妍   王建勇  
基于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上市公司所处地区营商环境优化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抑制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减轻企业经营压力(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纳税负担)、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强化企业外部监督(吸引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降低了其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研究显示,营商环境优化可以显著弱化公司违规倾向,但并不会提高公司违规被稽查的概率;优化营商环境对不同类型的公司违规行为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啸  唐雪松  蒋心怡  
本文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抑制公司违规行为。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和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的企业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内部控制以及机构投资者的交互效应也能显著抑制公司违规行为,这说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中能够发挥"监督效应",而且还能与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和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联动共同抑制公司违规行为。此外,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风险来抑制公司违规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小平  彭韶兵  刘光军  
以证监会推出的《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为政策背景,基于2014~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违规行为数据,对公司治理水平、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高管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治理综合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显著促进公司治理水平对高管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处于较低的公司治理综合水平的员工持股计划,提高了高管违规行为发生的频率;员工持股计划能有效提升公司治理综合水平。研究结论对于完善ESOP设计、优化产权与控制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抑制高管违规行为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玲洁  董永琦  丘彦强  
选取2013~2018年间深交所上市公司接待基金公司实地调研的活动数据,对基金公司实地调研与被调研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对上市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降低其违规倾向、违规次数及违规强度,且调研次数越多,违规行为越少。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披露程度较低、法制环境较差的公司中,实地调研对违规行为的治理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军英  靳毓  
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各级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惩罚频次和力度明显加大。"天价"高管薪酬也是困扰社会各界的普遍问题。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2016年发生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违规行为的披露和惩罚力度对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以及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违规行为是否发生以及违规程度对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且均为显著负相关;但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二者影响并不显著;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来说,违规程度对高管薪酬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且能够带来非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明显改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芳  
针对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中保险代理人违规操作行为日趋严重的问题,文章从保险代理人佣金制度的角度入手,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目前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佣金制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如果保险公司期望代理人提高其工作质量而"质量"信息又是不可观测的,则激励佣金制度也不应用于激励代理人增加其业务数量这一结论。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是关于如何激励代理人提高其业务质量的几点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亚方  梁日新  池亚楠  
企业违规行为是阻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防范治理企业违规行为,对于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大数据税收征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能否以及如何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借助“金税三期”税务稽查系统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夯实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基础,提高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提升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精准治理作用;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企业违规行为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俊荣  高倩  
以2011—2019年被监管机构稽查出违规行为的企业为样本,运用Lennox(2000)的审计意见购买模型,检验行政处罚是否能有效抑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以及究竟是哪种行政处罚模式更能有效抑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发现: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确实抑制了企业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非财产罚处罚模式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财产罚处罚模式对遏制企业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没有发挥显著效力。这可能是由于监管机构进行"罚款"或"没收非法所得"的金额过小,处罚力度过低,不足以对违规公司产生威慑效应。本研究拓宽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为优化监管机构的治理效果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永妍  牛煜皓  李昕宇  卢闯  
文章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公司的资产质量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资产质量能够减少公司的违规行为,这种影响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此外,文章还发现,资产质量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较大,而在非信息披露违规中不显著;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显著影响资产质量的治理效果。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违规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为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任玉珍  李姝丽  
文章认为读者在图书馆的违规行为可以分为合同违约和侵权两种,最主要的是合同违约。对没造成经济损失的合同违约的处分应该坚持教育读者,达到提高读者社会公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最终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锋  赵自伟  
在全国各地征信报告查询点大门外,总是聚集着一批人,他们或站或坐,见有征信报告查询者出门,立即围上去,把手中的"小名片"往查询者手中塞,这些人就是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雇佣的"拉客"人,目的就是以各种"优惠"条件为"诱饵",诱使金融消费者上当受骗,从而实施"现金贷""套路贷""恶意套现""虚假办理信用卡或POS机具"等违法违规行为,使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甚至形成违法犯罪案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乌云娜  许浒  杨益晟  刘超  
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代建方违规屡禁不止的原因,构造政府与代建方的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分析。博弈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虽然强化监管强度,加大惩罚力度,降低监管成本,可以降低代建方违规程度,但不能完全杜绝违规;政府的监管不仅不会给政府带来收益,反而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分析得到,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监管滞后,缺乏对代建方的有效激励,以及代建市场诚信体制的缺失,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