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0)
- 2023(4179)
- 2022(3638)
- 2021(3404)
- 2020(2959)
- 2019(6812)
- 2018(6448)
- 2017(13128)
- 2016(7327)
- 2015(8194)
- 2014(8002)
- 2013(7836)
- 2012(7387)
- 2011(6304)
- 2010(6464)
- 2009(5998)
- 2008(6105)
- 2007(5415)
- 2006(4794)
- 2005(4386)
- 学科
- 济(33538)
- 经济(33514)
- 管理(26233)
- 业(24586)
- 企(19608)
- 企业(19608)
- 方法(15132)
- 数学(13601)
- 数学方法(13499)
- 财(12983)
- 农(9851)
- 务(7415)
- 中国(7406)
- 财务(7402)
- 财务管理(7383)
- 企业财务(6991)
- 农业(6770)
- 业经(6654)
- 地方(6619)
- 制(6612)
- 家(6495)
- 国家(6193)
- 学(5650)
- 银(5228)
- 银行(5219)
- 财政(5060)
- 划(5059)
- 技术(4915)
- 行(4826)
- 策(4791)
- 机构
- 学院(99732)
- 大学(99178)
- 济(47841)
- 经济(47048)
- 管理(39333)
- 研究(34509)
- 理学(33832)
- 理学院(33534)
- 管理学(33126)
- 管理学院(32949)
- 中国(28257)
- 财(24212)
- 京(21066)
- 农(19604)
- 科学(19148)
- 财经(18346)
- 所(17367)
- 经(16837)
- 中心(16042)
- 经济学(15489)
- 研究所(15463)
- 农业(15317)
- 江(15300)
- 业大(15257)
- 经济学院(14072)
- 财经大学(13682)
- 北京(12970)
- 院(12071)
- 经济管理(11728)
- 州(11655)
- 基金
- 项目(65432)
- 科学(52480)
- 基金(49411)
- 研究(47844)
- 家(43527)
- 国家(43192)
- 科学基金(37012)
- 社会(32419)
- 社会科(30898)
- 社会科学(30892)
- 基金项目(25552)
- 省(24776)
- 自然(23241)
- 自然科(22719)
- 自然科学(22717)
- 自然科学基金(22340)
- 教育(21465)
- 资助(20557)
- 划(20396)
- 编号(18163)
- 部(15526)
- 重点(15044)
- 成果(14744)
- 国家社会(14439)
- 发(14041)
- 创(13802)
- 教育部(13480)
- 制(13331)
- 人文(13083)
- 创新(13044)
共检索到15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分析了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及重要性,指出市场机制的缺陷及粮食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政府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制定粮食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建立稳定的有保证的农业生产投资机制;建立长期的粮食价格保护制度;培育国内粮食市场体系;深化粮食体制改革,确保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笑然
1991年,国务院决定建立专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这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结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长期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表现为当前的生态失衡,更严重威胁了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加强生态功能设计,具体可从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主导型地位及投入水平、以技术进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安全和以法律手段规范保证相应措施的顺利实施4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根钱
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初步分析余根钱在考察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时,往往会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当从治理经济过热或走出经济低谷的角度来看时,就会得出其宏观调控能力很强的结论;而当从经常出现总量失控和经济过热的角度来看时,又会得出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立新
本文从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的效应对比分析入手,指出发挥税收宏观调控功能,必须实行税制结构性调整,而不是单纯实行减税政策。从近期看,应当基于现行税制进行微调,配合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扩大总需求;从长期看,必须进行税制结构性调整,增强税制的弹性和宏观调控功能,为应对各种经济形势而不是单纯应对通货紧缩局面提供一个合理的政策平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宏艳
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好坏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我国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作了理性的思考,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现状,并且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 宏观调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刘维彬
我国消费税在税目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仍存在税源高度集中、实际税负与名义税率不符、税目范围偏离高收入群体支出结构的问题。强化消费税宏观调控能力,应优化实物商品税目范围,并将服务类消费纳入征税范围,同时应强化零售环节课税,扩大从量课税范围,进而强化总体调控能力。
关键词:
消费税 宏观调控 调控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刘维彬
我国消费税在税目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仍存在税源高度集中、实际税负与名义税率不符、税目范围偏离高收入群体支出结构的问题。强化消费税宏观调控能力,应优化实物商品税目范围,并将服务类消费纳入征税范围,同时应强化零售环节课税,扩大从量课税范围,进而强化总体调控能力。
关键词:
消费税 宏观调控 调控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潮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粮食放开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粮食计划体制,摆脱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代之而起的是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这是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价格干预机制和储备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持了粮食市场稳定、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场功能的作用不断弱化、调控政策的保障力和执行力出现下降的趋向,以及政策调整的步伐滞后于粮食形势、市场化形势、宏观调控形势的发展。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偏差、加快改革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效能。
关键词:
粮食 价格干预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大才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了要强化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那么粮食支持保护与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什么呢?有了粮食支持保护,还要不要宏观调控?有了宏观调控,还要不要粮食支持保护?其实,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粮食流通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后,为了矫正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对粮食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瑞华
当前,我国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新挑战,粮食补贴对农户激励作用有限,临时收储量创历史新高,库容问题严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财政压力加大,针对新问题要有新方法,成立国家粮食调控安全委员会提高调控效果,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价补分离,确立订单式调粮模式,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减少粮食企业税收,实行阶梯式财政补贴,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利益补偿 目标价格 订单式调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