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5)
- 2023(5837)
- 2022(4905)
- 2021(4301)
- 2020(3245)
- 2019(7590)
- 2018(7401)
- 2017(13602)
- 2016(7437)
- 2015(8230)
- 2014(8345)
- 2013(8416)
- 2012(8373)
- 2011(7812)
- 2010(8147)
- 2009(7396)
- 2008(7289)
- 2007(6620)
- 2006(6177)
- 2005(5961)
- 学科
- 济(40288)
- 经济(40257)
- 地方(19186)
- 业(17917)
- 管理(16759)
- 中国(15300)
- 农(13079)
- 企(11385)
- 企业(11385)
- 地方经济(10713)
- 业经(10238)
- 农业(9354)
- 发(9011)
- 融(7961)
- 金融(7961)
- 方法(7793)
- 银(7477)
- 银行(7469)
- 行(7400)
- 环境(7364)
- 学(7277)
- 发展(6633)
- 展(6614)
- 制(6445)
- 贸(6426)
- 贸易(6416)
- 数学(6374)
- 数学方法(6335)
- 技术(6075)
- 易(6060)
- 机构
- 学院(107790)
- 大学(103851)
- 济(45603)
- 研究(45589)
- 经济(44589)
- 管理(36953)
- 中国(34840)
- 理学(29975)
- 理学院(29503)
- 管理学(29049)
- 管理学院(28836)
- 科学(27858)
- 京(24899)
- 江(24711)
- 所(24142)
- 研究所(21601)
- 农(21179)
- 中心(20312)
- 财(20246)
- 范(17352)
- 省(17190)
- 师范(17149)
- 院(16717)
- 农业(16163)
- 州(16017)
- 业大(15574)
- 北京(15501)
- 财经(14639)
- 科学院(14138)
- 发(13965)
- 基金
- 项目(66240)
- 科学(51907)
- 研究(51038)
- 基金(44588)
- 家(38657)
- 国家(38242)
- 科学基金(32112)
- 社会(31829)
- 社会科(30115)
- 社会科学(30110)
- 省(29488)
- 基金项目(23490)
- 划(23130)
- 教育(22138)
- 发(21971)
- 编号(21317)
- 自然(19009)
- 自然科(18455)
- 自然科学(18452)
- 自然科学基金(18089)
- 发展(17974)
- 资助(17717)
- 展(17623)
- 成果(17502)
- 课题(16624)
- 重点(15734)
- 创(13866)
- 江(13764)
- 部(13605)
- 年(13278)
共检索到191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要加快开发澜沧江水电西南水电开发投融资研究课题组澜沧江是我国水能富矿,可装机2211万千瓦,每年可发电1095亿度。更为重要的是澜沧江中游建设电站的条件十分优越,水量充沛而稳定,最丰年与最枯年流量之比小于2,而且地形条件好,干流束放相间,适于筑高坝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鹰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区域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要使大西南在沿边开放战略中盘活,加大它同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力度,尤其是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文章就西南地区参与次区域的基础、领域、对策及前景进行剖析,旨在加深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关键词:
次区域 资源 合作 开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力之,吴志纯
澜沧江下游流域包括云南省的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一地区尽管有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经济还处于以农业为主的状态,人民生活比较贫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目前澜沧江下游流域所处的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志纯
澜沧江流域开发构想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志纯概况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南麓,流经西藏东部进人云南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出境,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五国。国外目前习惯上称澜沧江为上湄公河,按照名从主人的国际惯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虎
对于水电生产行业而言,一旦投资形成,在国家电价政策没有大调整的情况下,收入基本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决定因素就是成本的不断降低。本文所研究的税收筹划,主要是通过合法、合理的税务处理来降低公司的税收负担,从而间接降低公司的成本,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税收 筹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育龙
澜沧江-湄公河是联接我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该河流发源于我国青海唐古拉山,流经云南省出境,在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后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其中在我国境内河长2162公里。8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清
一、开发澜沧江国际航运重要战略意义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出我国境后称湄公河,于越南西贡附近注入南海,全长4911km,在我国河道里程2161km,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昭河 张震
澜沧江流域是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的落后地区,其人口资源、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本文认为该流域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搞好人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一个高效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人口 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永彬
气象气候科考旅游是以气象气候的科学要领和知识体系为基础,以气候类型与结构、气候要素、大气现象为资源,依托专业科学考察和公众旅游形式开展的特种旅游活动。澜沧江下游具有独特的西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与季雨林生物气候、亚热带山地气候、干热河谷气候等多种科考旅游的资源,并且在气候开发利用与人居气候适应方面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应在澜沧江下游地区开发新气象气候科考旅游产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智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澜沧江干流梯级开发的跨境影响一直是国际社会激烈争论的焦点。随着流域内水能资源开发、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地形成和发展,研究与之有关的水政治,有利于共享水资源开发与协调管理。在对国际上关于澜沧江大坝水政治言论和观点综述基础上,判识了其实质和特征;从认识基础差异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外部势力介入、民间外交薄弱、全球化和气候变化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在水政治冲突与合作上的挑战;从建立互信机制、实施流域整体开发、构建合作机构、多方参与和利益补偿、科技与信息交流等方面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为澜沧江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协调上下游关系、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以及顺利推进区域合作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政治 梯级开发 跨境生态安全 澜沧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桂华
澜沧江上游流域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再西北三江并流区。本文从澜沧江上游流域独特的高山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的类型调查入手,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功能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及开发条件,倡导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提出了使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向和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旭 王桃 周巧琳
外部性是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和导致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权益冲突的根源所在,外部性的治理是推动我国国际河流航运快速、高效和持续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外部性特征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外部性的根源,认为国际河流沿岸国家"搭便车"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合作开发制度的缺失是外部性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对外部性的治理途径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国际河流 水路运输 外部性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义敢
本文论述了积极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实施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它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大开放,有利于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有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合作 西部 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桂玉 赵明 李庆雷 明庆忠
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旅游合作如火如荼般地开展,旅游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对进一步推动次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增长极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支撑下,以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总体设想,重点打造以澜沧江-湄公河水上旅游线为主轴,中部陆路跨国旅游环线为中心,东西水陆跨国旅游环线为两翼的旅游圈层结构,形成环环相扣、辐射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