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2)
- 2023(5820)
- 2022(4867)
- 2021(4448)
- 2019(8280)
- 2018(8169)
- 2017(15596)
- 2016(8580)
- 2015(10096)
- 2014(10257)
- 2013(10282)
- 2012(10399)
- 2011(9533)
- 2010(10325)
- 2009(9918)
- 2008(10063)
- 2007(9308)
- 2006(8818)
- 2005(8514)
- 2004(7597)
- 学科
- 济(61168)
- 经济(61111)
- 管理(25715)
- 业(20480)
- 企(16705)
- 企业(16705)
- 地方(16665)
- 方法(16515)
- 数学(14028)
- 数学方法(13747)
- 中国(13649)
- 地方经济(12302)
- 学(12032)
- 农(10825)
- 业经(10402)
- 财(10095)
- 制(9843)
- 融(7957)
- 金融(7957)
- 银(7701)
- 银行(7694)
- 体(7554)
- 经济学(7433)
- 行(7399)
- 农业(7206)
- 环境(7132)
- 理论(6917)
- 贸(6856)
- 贸易(6848)
- 和(6697)
- 机构
- 大学(139134)
- 学院(137855)
- 济(66683)
- 经济(65207)
- 研究(53286)
- 管理(46267)
- 中国(42830)
- 理学(37786)
- 理学院(37282)
- 管理学(36449)
- 管理学院(36187)
- 财(31342)
- 京(30402)
- 科学(30159)
- 所(28393)
- 研究所(24632)
- 中心(23815)
- 财经(23568)
- 江(23235)
- 经济学(21951)
- 经(21032)
- 北京(20268)
- 农(20214)
- 范(19363)
- 师范(19220)
- 经济学院(19209)
- 州(18426)
- 院(18294)
- 省(17043)
- 财经大学(16929)
- 基金
- 项目(75510)
- 科学(58739)
- 研究(56268)
- 基金(54157)
- 家(46443)
- 国家(46044)
- 科学基金(38549)
- 社会(37086)
- 社会科(34955)
- 社会科学(34944)
- 省(28698)
- 基金项目(27122)
- 教育(25401)
- 资助(23848)
- 划(23597)
- 自然(22785)
- 自然科(22229)
- 自然科学(22225)
- 编号(22024)
- 自然科学基金(21805)
- 成果(20119)
- 发(17429)
- 重点(17157)
- 部(16736)
- 课题(16342)
- 国家社会(15408)
- 性(14771)
- 发展(14694)
- 教育部(14599)
- 济(14549)
共检索到242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如何既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又预防经济过热、既保持适度物价水平上升又预防通货膨胀、既继续刺激消费增长又防范总需求膨胀、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又积极推进汇率制度改革等两难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主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扩
从今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目前宏 观经济正在朝着政府调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经济 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物价涨幅依然偏高,与 全年调控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困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正确把握今后宏观政策方向和力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霄翀
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激增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大难题,而央行在治理这两大难题时存在着货币政策工具的冲突,本文深入解析央行的这一两难困境,并提出了治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三个层次。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信贷增长 汇率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研究宏观经济形势,不能不关注收入分配问题,这是因为,收入分配问题与国内需求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主要矛盾。收入差距拉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收入高者的消费需求不能随收入而增高。收入低者虽有消费欲望而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面临极为复杂的局面,既要防止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刺激政策过早退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好政策调控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与主流经济学的"实物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货币经济"的分析方法,表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滞胀"的危险,提出以16%的名义GDP增长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调整失衡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 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单言
世界经济已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值得重视。货币信贷紧缩的力度已经很大。2011年三季度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为787405亿元,比2010年三季度末增长13%;而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320692亿元,名义同比增长18.7%。两者差距高达5.7个百分点。按照经济运行的正常要求,这两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园晨
怎样克服宏观调控中的两难问题戴园晨对于宏观调控指标,从占人口比例最大的职工和农民群众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零售物价上涨幅度的下降。1994年零售物价涨幅为21.7%,1995年下降为14.8%,比上年下降6.9个百分点,尽管仍旧有着通货膨胀,物价仍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中国社会,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近忧远虑都存在。从近期来看,面临着控制通胀和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双重压力。从中期来看,面临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的双重困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但要解决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而且体现着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涵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前荣
当前,我国价格形势表现为消费领域物价涨幅较低、生产领域价格下降的特征,我国物价面临下行压力。而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前期货币政策偏紧和新的商业模式是当前物价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为缓解价格下行压力,建议相关部门应从价格改革、财政货币、需求刺激和相关的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前做好防范物价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政策预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出口和投资这两大需求拉动的。2009年,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用4亿元的财政主导与10万亿元的贷款来刺激投资,由此形成了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需求结构。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外需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投资增长率仍在高位,我国经济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增长格局。由于2011年美国经济可能发生再度探底,由此引起我国的外需将会明显萎缩,2011年的需求格局将不会幸运地与2010年相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随着中国与全球主要铁矿石供应商谈判的破裂,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威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问题。最近的形势与2007年5月颇为相似——当时,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全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西村友作 钊阳
基于已实现波动率与ARFIMA模型,从股市波动率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信息(领先指标、同步指标以及滞后指标)对国际投资者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股市的波动率在中国宏观信息发布日明显增加,的确受到中国宏观经济信息发布的影响,且领先指标对美国股市波动影响显著;引入预期偏差后,发现国际投资者对领先指标的负向偏差信息做出了较大反应。中国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美国股市波动具有显著影响,这对我们进一步探究宏观经济信息作用与股市波动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园晨
宏观调控的“两难”与公开市场的运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戴园晨我国的公开市场经过千呼万唤,多方筹备,于今年4月初投入运作。而此时此刻,宏观调控却出现了“两难”。1995年的状况是宏观形势看好,而在微观经济中则有相当多的企业叫紧,资金周转困难,债务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恒 贺得力
2017年12月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底部基本确认。具体表现为:实际GDP增速企稳,呈现探底回升迹象;工业增速经受住下滑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住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外汇储备企稳,外需跌幅收窄;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在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之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问题值得持续关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居民消费问题;民间投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间创业和投资;扭转居民消费跌势;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有效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探底回升 增长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恒 贺得力
2017年1~2月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底部基本确认。具体表现为:实际GDP增速企稳,呈现探底回升迹象;工业增速经受住下滑考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止住跌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外汇储备企稳,外需跌幅收窄;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在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之际,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问题值得持续关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居民消费问题;民间投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民间创业和投资;扭转居民消费跌势;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有效,强化结构性调控功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持流动性基本平衡:"稳控"房地产,落实长效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探底回升 增长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