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5)
2023(11069)
2022(8831)
2021(8154)
2020(6707)
2019(15204)
2018(15242)
2017(26909)
2016(15420)
2015(17175)
2014(17254)
2013(15992)
2012(14505)
2011(12733)
2010(13337)
2009(12389)
2008(12438)
2007(11989)
2006(10688)
2005(9562)
作者
(39121)
(32674)
(32539)
(30573)
(20724)
(15377)
(14779)
(12433)
(12361)
(11997)
(11014)
(10785)
(10531)
(10137)
(9885)
(9840)
(9764)
(9729)
(9357)
(9306)
(8225)
(8123)
(7839)
(7767)
(7575)
(7316)
(7276)
(7004)
(6649)
(6332)
学科
(72275)
(67861)
企业(67861)
管理(62004)
(56171)
经济(56111)
业经(25086)
教育(21889)
(21565)
(21095)
中国(21086)
方法(20872)
技术(20597)
理论(16725)
(16632)
财务(16614)
财务管理(16605)
农业(15911)
企业财务(15687)
(14274)
技术管理(13279)
数学(13262)
数学方法(13152)
(13085)
(13024)
环境(13022)
地方(12398)
(11728)
(10909)
企业经济(10736)
机构
学院(207536)
大学(207055)
管理(81538)
(79648)
经济(77924)
理学(69095)
理学院(68411)
管理学(67504)
管理学院(67086)
研究(64449)
中国(45898)
(44741)
(38626)
(35736)
科学(35672)
师范(35569)
(35252)
教育(32523)
(30154)
财经(29529)
中心(29083)
北京(28907)
师范大学(28173)
(28142)
(27892)
研究所(26766)
(26627)
业大(25420)
技术(25063)
(23644)
基金
项目(128639)
研究(108587)
科学(105205)
基金(88433)
(72988)
国家(72063)
社会(67805)
科学基金(64629)
社会科(63971)
社会科学(63955)
教育(57013)
(55127)
编号(46788)
基金项目(46646)
(45189)
成果(40117)
自然(37866)
自然科(36990)
自然科学(36984)
自然科学基金(36416)
课题(35727)
(33618)
资助(33163)
(31055)
(30388)
创新(30092)
(29885)
重点(29655)
(29602)
项目编号(29282)
期刊
(96879)
经济(96879)
研究(72494)
教育(60221)
中国(55793)
管理(36691)
(34188)
(27191)
技术(25527)
科学(22853)
学报(20740)
农业(19093)
大学(18993)
业经(18729)
(15474)
金融(15474)
职业(15228)
学学(15217)
财经(14992)
经济研究(13582)
(13181)
(12951)
技术经济(12566)
图书(12343)
(11958)
论坛(11958)
问题(11762)
财会(11252)
科技(11110)
现代(10305)
共检索到33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小茅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下,大学生作为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参与力量,需要高校为其营造教育所需的良好环境,建设各种实践基地和平台,从而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前期基础。2015年,国家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该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占东  梅强  李洪波  杨道建  
文章基于GEM概念模型和五维度模型,对国内外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模型进行了梳理,应用理论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9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对江苏省400名大学生创业者和师资队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集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57个二级评价指标权重,提炼出制约高校双创教育环境发展的10个薄弱指标。本研究创新提出了高校双创环境评价九大因素模型,进而针对十大制约因素从实践层面创新提出了"创业教学研究、创业政策机制、创业实践孵化"三大维度,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四大主体互动的双创教育环境提升策略,以期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和优质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德勤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宏翔  
生态系统建设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也是解决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可靠路径之一。本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有益启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国盛  夏明华  颜琳  
在对地方院校实验室进行调研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定编定岗、科学考核评价、重视队伍培训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强  刘月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定位不准确、理念不科学、系统不完善、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互联网+"思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预测性、战略性和穿透性,高校应推动"互联网+"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新理念,打造共享开放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边界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健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重点,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关键。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绝不是应对经济发展放缓、就业压力增大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江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阶段,彰显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效应、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效应、对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对完善高校管理的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超  郑佳薇  郑大明  
当前,我国改革正朝向更深层次进行,我国经济结构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渐从资金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而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投身其中、服务其中,以满足高质量发展所需。新教育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还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重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经济增效的现实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光  
跟随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创业风潮在全国各行各业逐渐兴起。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更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促进大学生就业方式转变。本文就“双创”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艳  
创客文化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创客文化的内涵深入理解创客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不足,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专创融合教学、师资力量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四个方面探索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继涛  邹波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创客科技园""创客体验馆"等场所不断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创客文化在走进公众视野的同时,在创客群体和各机构推动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全国掀起的创新创业大潮中,"创客文化"融入我国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教学之中。"创客文化"的渗透,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创业精神的培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志勇  冀宏  
基于一般与特殊、知行统一的视角,剖析了践行"创新致于创业、创业基于创新",即"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观的理论逻辑依据及其必要性。从目标融合、课程渗透和协同保障层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层次化、统一化耦合路径,并在"双创融合"视域下,结合"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及"统一性"等多元特征,从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方面,提出了健全机制体制、营造特质的校园环境和推崇创新创业价值取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常态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文化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文兵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众创时代下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1.深刻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川  何齐宗  
创客空间在高校内的发展,必然引发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创客空间的理念、功能、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目标和体系变迁的有力推进,引发了社会和学界关于如何把握创客空间特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趋势的影响、如何破解创客空间问题引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以何种思路顺应创客空间的发展走向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守刚  
本文关注国内外"创客空间"兴起的现象,总结了"创客空间"的特点,探讨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缺乏实践环节、影响力小、投入大产出小、不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资本市场支持不力等瓶颈,最后得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借鉴"创客空间"的精神、抓住创造力兴趣本源、廉价的创客空间应在高校落户和创客空间众筹模式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