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2)
2023(11532)
2022(10006)
2021(9545)
2020(7976)
2019(18510)
2018(18245)
2017(35518)
2016(18997)
2015(21530)
2014(21444)
2013(21168)
2012(19202)
2011(17025)
2010(17274)
2009(15995)
2008(14459)
2007(12685)
2006(11043)
2005(9547)
作者
(53112)
(43731)
(43483)
(41228)
(27726)
(20960)
(19850)
(17174)
(16751)
(15590)
(15107)
(14500)
(13688)
(13560)
(13519)
(13209)
(13038)
(12977)
(12420)
(12376)
(10740)
(10719)
(10551)
(9862)
(9840)
(9688)
(9675)
(9651)
(8795)
(8556)
学科
(71873)
经济(71794)
管理(55362)
(53767)
(45762)
企业(45762)
方法(33612)
数学(29074)
数学方法(28757)
(26579)
金融(26577)
中国(25312)
(24701)
银行(24669)
(23809)
(20804)
(19093)
地方(18316)
业经(17046)
(15947)
(15086)
(14335)
财务(14271)
财务管理(14241)
理论(13756)
企业财务(13578)
农业(13076)
(12547)
贸易(12535)
(12159)
机构
学院(259005)
大学(258847)
管理(106234)
(100223)
经济(97858)
理学(92193)
理学院(91240)
管理学(89747)
管理学院(89302)
研究(82009)
中国(67145)
(54324)
科学(50667)
(47244)
(39895)
中心(39865)
(38518)
财经(38079)
业大(37644)
研究所(36521)
(35963)
(34501)
北京(34402)
(33448)
师范(33158)
(31100)
农业(30003)
(29864)
经济学(29656)
财经大学(28548)
基金
项目(180836)
科学(141651)
研究(134982)
基金(130061)
(111815)
国家(110842)
科学基金(95923)
社会(83294)
社会科(78960)
社会科学(78936)
(71344)
基金项目(69952)
自然(62160)
教育(61588)
自然科(60689)
自然科学(60679)
自然科学基金(59556)
(59517)
编号(56557)
资助(53509)
成果(45728)
重点(39831)
(39237)
(38406)
课题(38295)
(38055)
项目编号(35499)
创新(35343)
科研(34445)
教育部(33984)
期刊
(105236)
经济(105236)
研究(76604)
中国(47704)
学报(38580)
管理(37303)
(36193)
金融(36193)
科学(35845)
(35313)
(34915)
教育(29395)
大学(29286)
学学(27549)
农业(23553)
技术(22313)
财经(17778)
业经(17573)
经济研究(16524)
(14987)
图书(14659)
理论(14638)
实践(13720)
(13720)
问题(13385)
科技(12529)
技术经济(11773)
现代(11741)
(11507)
商业(11268)
共检索到375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殷孟波  翁舟杰  
大力发展西部经济面临着资金渠道的问题,构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解决西部资金渠道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区域金融中心的一般性功能,给出了西部金融中心应有的角色定位,并分析了西部金融中心在优化整合区域内资金渠道和聚集引导区域外资金渠道的效应。最后,文章认为西部金融中心的生成模式应遵循政府推进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建森  
金融中心是一定范围内金融资源相对集聚的场地。金融资源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是金融中心最重要的体现。在全球范围内,按照金融资源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影响范围,金融中心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性、国家性及区域性金融中心;按照金融资源集聚的类型不同,则形成私人银行、商品期货、财富管理等专业性金融中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淮  
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的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俐  石颖  
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新型资金投入机制,可以从三个层面搭建:放宽企业直接投资管理、创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管理及企业资本运营。放宽企业直接投资管理主要包括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和减少官办项目,增加民办项目两条途径;创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管理主要从培养风险投资主体和培养新兴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两个点入手;通过有效的企业资本运营投资,抓住时机,实现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新一轮提升,做大做强重庆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耿小烬  
金融集聚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升金融效率,然而过度的金融集聚将造成金融排斥与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缩小经济发展空间、滋生金融泡沫,不利于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金融适度集聚与分散理论,认为实现金融资源合理分布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布局区域性金融中心。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存在东部多、中西部少的问题,区域金融资源分布严重不均,金融发展内部分异显著。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助于实现我国金融资源合理分布,改善长期以来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对我国金融整体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富全  
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的理论中,主要从金融地理学、金融集聚和制度分析三个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西部整个区域的视角,借助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和思路,结合西部金融布局现状,探讨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初步得出建立区域协调的多金融中心的观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瑞武  
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中心成为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的核心载体。成都市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正抢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2019年,成都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排名上升至Beta+,位居中国内地第五。城市发展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金融中心建设为城市聚集了金融资源,增强了城市辐射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育林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对于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有重大助推作用,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应有之义2022年,是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起步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的关键一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聚焦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四川银保监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监管引领,多措并举发挥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支撑作用,加快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推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起势、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鹏  
在中国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重庆、成都、西安3个城市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推进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根据3个城市及其区域经济和金融业现状,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形成重庆、成都、西安多金融中心的格局,三者之间可以根据各自优劣势的不同,合理竞争,优势互补;同时,国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西部这一"金三角"为支撑点,撬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大发展,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冉娇娇  夏咏  
金融中心的分层研究可以明显区分不同金融中心在区域内的重要程度和特殊地位,从而明确发展目标。本文沿袭金融中心分层的分析脉络,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这九个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引入断裂点模型,将金融辐射力研究纳入金融中心的分层研究框架中,结合地理因素,对西部地区这九个城市构建的金融中心进行识别和分层,包括:重庆、成都、西安为核心区域金融中心,乌鲁木齐和昆明为次级区域金融中心,南宁、兰州、银川、西宁为省域金融中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初步分析研究了上海与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合作联动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对如何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并为上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腹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苏迪  
金融在发现、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着枢纽作用,科技金融中心是发达国家和众多新兴经济体实现创新驱动的成功路径。本文从科技金融中心这个新兴的金融集聚现象的内涵出发,建立科技金融中心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测算科技金融中心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将科技金融中心分层分类。鉴于中国科技金融中心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本文提出区域科技金融中心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张建立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中心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剑鸣  
作者认为,在我国构造金融体制改革的内核时。应同步重视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外在结构,即重视构建未来国内金融中心的格局。它是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必要条件。同时指出,国内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在上海、天津、深圳、武汉、大连等地区业已成熟,并各有特色,相互补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剑鸣  杨上游  
构建国内金融中心的格局程剑鸣,杨上游在构造金融体制内核时,应同步重视构建未来国内金融中心的布局。我国要形成现代化、规范化的国内、国际金融网络,形成不同经济区域的金融实力的结构形态,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资金融通中心。这一金融中心构成一体,相互作用,按照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红霞  陈敏灵  
以2006~2008年北京、上海与深圳三中心城市相关数据为基础,确立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量化的参照指标体系,通过现实条件的对比分析,认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须遵循"省内金融中心—跨省金融联动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