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0)
- 2023(13609)
- 2022(11279)
- 2021(10412)
- 2020(8875)
- 2019(20079)
- 2018(19869)
- 2017(39198)
- 2016(20592)
- 2015(22778)
- 2014(22363)
- 2013(22227)
- 2012(20064)
- 2011(17854)
- 2010(17893)
- 2009(16738)
- 2008(16445)
- 2007(14638)
- 2006(12827)
- 2005(11030)
- 学科
- 济(97973)
- 经济(97875)
- 业(94408)
- 企(76594)
- 企业(76594)
- 管理(73041)
- 方法(47620)
- 农(47439)
- 数学(39677)
- 数学方法(39311)
- 农业(31679)
- 业经(30968)
- 财(28839)
- 务(21217)
- 财务(21186)
- 财务管理(21155)
- 中国(20802)
- 企业财务(20103)
- 地方(18626)
- 技术(18106)
- 制(17943)
- 划(16444)
- 贸(16421)
- 贸易(16413)
- 环境(16107)
- 策(16016)
- 易(15975)
- 和(15758)
- 理论(14152)
- 体(13938)
- 机构
- 学院(299534)
- 大学(289671)
- 济(131891)
- 经济(129804)
- 管理(129052)
- 理学(112833)
- 理学院(111869)
- 管理学(110384)
- 管理学院(109837)
- 研究(86146)
- 中国(70483)
- 财(58447)
- 农(57733)
- 京(57535)
- 科学(49865)
- 财经(47817)
- 业大(45882)
- 江(43983)
- 农业(43734)
- 经(43647)
- 中心(42938)
- 所(40456)
- 经济学(39964)
- 经济管理(37153)
- 经济学院(36528)
- 研究所(36487)
- 财经大学(35190)
- 商学(34865)
- 州(34719)
- 北京(34654)
- 基金
- 项目(205319)
- 科学(166106)
- 基金(153801)
- 研究(152680)
- 家(131418)
- 国家(130227)
- 科学基金(116082)
- 社会(102501)
- 社会科(97134)
- 社会科学(97111)
- 基金项目(82459)
- 省(80690)
- 自然(73814)
- 自然科(72127)
- 自然科学(72114)
- 自然科学基金(70890)
- 教育(68170)
- 划(65575)
- 编号(61523)
- 资助(61241)
- 部(46377)
- 成果(46134)
- 创(45390)
- 发(44703)
- 重点(44655)
- 国家社会(43246)
- 业(41979)
- 创新(41695)
- 人文(40886)
- 制(40628)
- 期刊
- 济(145888)
- 经济(145888)
- 研究(78102)
- 农(58884)
- 中国(49021)
- 管理(47270)
- 财(46857)
- 科学(40120)
- 农业(39913)
- 学报(37824)
- 业经(31618)
- 大学(31170)
- 学学(30371)
- 融(28760)
- 金融(28760)
- 技术(27323)
- 财经(23610)
- 业(20814)
- 经济研究(20591)
- 问题(20420)
- 经(20261)
- 教育(17995)
- 技术经济(17140)
- 商业(15009)
- 世界(14798)
- 统计(14764)
- 农村(14751)
- 村(14751)
- 资源(14607)
- 现代(14329)
共检索到423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发展生态农业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耦合性。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利用该地区3个市29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采用列联表与卡方检验进行了计量分析,初步探讨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及农技培训显著提高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显著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农业 认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兵 侯军岐 韩锁昌
以陕西省米脂、安塞和麟游3个县的205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退耕意愿受到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交通状况、是否有村干部亲戚、农户收入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做退耕决策时,农户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行为总体来看是理性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基于陕南3市5县8镇29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采用二元logit模型对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参与农技培训,政府是否实行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以及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农户的非农就业程度对其则有负向显著影响。因此,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生态农业并实现退耕还林背景下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地区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结构和水平,为提升农户人力资本和多元化技能水平提供支撑,同时要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其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农业 采用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本文基于陕南地区29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认为户主身体健康水平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过农技培训、农户家庭所在位置离城镇越近等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推进及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非农就业和改善农民生计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提出了退耕还林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收入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补贴 t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瑜 郑少锋
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该项工程的成败。分析西部退耕还林区现状及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农业区位理论和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对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彧挥 高晓屹 郑风田
从1999年开始试点的退耕还林工程是目前国内涉及面最广、政府投入最多的公共管理项目。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工程的可持续性,其中工程的目标瞄准性是制约工程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05年对西南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 logistic 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目标瞄准性问题-即退耕地块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退耕还林标准;在评价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地块选择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退耕还林地块选择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目标 瞄准性指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史恒通 王铮钰 阎亮
研究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生态认知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为例,分析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为政府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412份农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征农户生态认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也会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认知三个维度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综合影响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感知行为控制(0.354)>行为态度(0.342)>主观规范(0.252)。另外,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对生态认知与退耕还林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与有支付意愿的农户相比,无支付意愿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正向影响的综合路径系数明显较高。研究结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外部宣传和改善内部环境等途径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程度,进而不断提高农户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意愿和规范农户退耕护还林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伟 申津羽 温亚利
退耕还林作为中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减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甘肃、宁夏、云南和广西的16个县92村共756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使用OLS、Tobit模型等参数方法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得出:参加退耕工程的农户较未参加该工程的农户其人均家庭纯收入提高17.7%。为了纠正了样本中的异质性偏差,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处理效应,得出:退耕还林工程使退耕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提高了8.2%11.4%,人均林业纯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农户 异质性 处理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秀华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持续性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户收入在退耕还林之后的收入是否提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陕西安康1006份农户生计调查问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参与退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收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水发 赵铁珍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决策机理。研究方法:利用二项式Logisitic回归法,应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农户是否愿意参与退耕还林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农户是否有退耕还林资源,以便有资格参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是否能获得收益,即是否值得参与;农户是否有能力承担退耕还林后的风险,是否可以放心地参与。研究结论: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得越来越理性,持续保障农户收益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晋涛 陶然 徐志刚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本文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成本有效性 经济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娟 姚顺波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农户层面上,以技术效率为标准,对退耕还林政策加以评价。以黄土高原区的陕西省吴起县、定边县和甘肃省华池县为实证案例,论文通过同时估计农户的投入导向的随机距离前沿和技术效率影响模型两个等式,分别测算了2009年吴起县159户、定边县152户和华池县125户农户退耕还林政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退耕还林与吴起县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定边县和华池县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退耕还林政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执行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对定边和华池农户给予额外补贴或者实质性扶持,才可以实现该公共政策均衡私人森林供给和社会森林需求。研究还显示:3县农户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黎洁 李树茁
研究目的:分析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西部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和作用。研究方法: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8年4月在周至南部山区的农户生计调查数据,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和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西部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家庭纯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农户,但参与退耕通过户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时间变化对中低水平的农户收入也仍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研究结论:为巩固退耕工程成果,当地政府应提供信息,提高农户的社会资本,积极发展外出务工等非农生产活动。
关键词:
农户 退耕还林工程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绍芳 王继军
退耕还林工程通过改善生态系统,进而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相互耦合,同时,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内部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也在不断变化。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与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区——安塞县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的方法,分析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关系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系统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协调化发展阶段;Ⅱ.过度退耕情况下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Ⅲ.过度退耕限制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Ⅳ.限制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速度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还经济林、生态林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朝阳市和彰武县地区的调查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DEA分析——以退耕还林示范县吴起县为例
基于发展预期的农户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对辽宁省农户的实证研究
西部退耕还林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持续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鹤庆县为例
退耕还林(草)地区农户自我发展模式研究
不同退耕规模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黄土高原农户调查数据
农户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激励有效性——基于异质性农户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