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5)
2023(5565)
2022(4623)
2021(3939)
2020(3137)
2019(6866)
2018(6546)
2017(12494)
2016(6503)
2015(7247)
2014(7423)
2013(7644)
2012(7525)
2011(7267)
2010(7523)
2009(7234)
2008(6657)
2007(6030)
2006(5744)
2005(5397)
作者
(21385)
(18085)
(18038)
(17267)
(11593)
(8586)
(8175)
(6978)
(6843)
(6432)
(6343)
(6012)
(5981)
(5923)
(5611)
(5592)
(5361)
(5184)
(5092)
(4845)
(4781)
(4412)
(4385)
(4189)
(4127)
(4072)
(3837)
(3718)
(3630)
(3552)
学科
(60274)
经济(60237)
地方(21253)
管理(16621)
方法(15211)
地方经济(15007)
数学(13840)
数学方法(13770)
(12011)
中国(11704)
(9916)
(9631)
业经(9348)
环境(8323)
(7761)
企业(7761)
农业(7317)
经济学(7125)
(6784)
金融(6782)
(6581)
(6380)
资源(5932)
(5919)
产业(5775)
(5500)
(5399)
(5162)
银行(5159)
(5081)
机构
学院(109884)
大学(109487)
(59379)
经济(58368)
研究(45660)
管理(37791)
中国(33496)
理学(31862)
理学院(31368)
管理学(30915)
管理学院(30690)
科学(26127)
(23761)
(23502)
(23015)
研究所(21433)
经济学(20219)
中心(19274)
财经(18619)
经济学院(17829)
(16825)
(16651)
(16143)
(15592)
师范(15505)
(15170)
科学院(15019)
北京(14891)
(13562)
财经大学(13530)
基金
项目(69643)
科学(55407)
研究(51403)
基金(50810)
(44456)
国家(44152)
科学基金(37118)
社会(35893)
社会科(34087)
社会科学(34080)
基金项目(26604)
(26433)
(22273)
教育(21814)
自然(21246)
自然科(20675)
自然科学(20671)
自然科学基金(20259)
资助(20203)
编号(19412)
(18477)
重点(16357)
国家社会(15929)
成果(15774)
发展(15662)
(15455)
(15251)
(14649)
经济(14528)
课题(14107)
期刊
(76115)
经济(76115)
研究(39407)
中国(21306)
(16420)
科学(15428)
管理(15122)
学报(14830)
(14280)
经济研究(13164)
大学(11222)
学学(10799)
(10729)
金融(10729)
财经(10512)
技术(9931)
问题(9661)
农业(9388)
(9332)
业经(9312)
技术经济(7653)
教育(7392)
统计(7115)
资源(7021)
(6751)
世界(6545)
经济问题(6363)
(6140)
国际(6095)
改革(5781)
共检索到179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亚非  
西部边境地区建立次区域经济圈的构想杨亚非(广西社会科学院)为了加强中国西部的经济增长,加快缩小东西部的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建立次区域性经济圈,通过“成长三角”的模式,促进边境省区的出日贸易,并积极参与地区性的国际分工,这将成为中国西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树高  诸培新  陆汝成  毕佳港  
厘清人—地—业关系是揭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地域异质性规律的理论基础。在探讨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和云南段为例,运用转移图谱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演变特征,并利用泰尔指数测度贸易、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其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先慢后快的时序化差异,广西段变化速度呈先减后增的“U”型演化特征,云南段呈急剧探底后加速回升的“V”型变化过程。(2)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响应地区发展系统具有本地化差异,抵边地区农业、生态空间频繁转为城镇空间,非抵边地区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竞加快。(3)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西北急东南缓的空间化差异,城镇、农业空间的重心位置西移北进,生态空间重心位置由东南偏西北移动,云南段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强度高于广西段。(4)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的影响逐渐减弱,贸易子系统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扰动程度高于经济和人口子系统。边境贸易、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塑造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序、本地和空间差异化特征,调控边境贸易对国土空间的影响是纾缓边境地区空间冲突的重要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国际次区域合作是指在国际区域合作框架下,一国的若干地区与相邻国家的若干地区的国际合作。国际次区域合作由于具有地缘关系、人缘关系与文缘关系的优势,自始至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经济圈"是指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区位特点出发,通过位于该地域的不同行政区域或不同国别的经济合作,形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性产业配置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某种特定意义上的经济共同体。中国把长期坚持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引入经济领域,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并构建"经济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澍  
一、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范畴,它具有后者的总体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文化相近、体制相同、水平相似的地理近邻国家或地区建立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它以牺牲一定的国家或地方主权为代价,以期获得更多的比较成本收益和社会经济福利,直至形成区域内统一的经贸政策和经济体制。从我国实践看,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我国边境省份或地区与周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观海   吴彬   张文主   陆汝成   王培琼   廖文惠   冯晓玲  
科学识别不同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空间差异规律对于实现区域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以中国45个边境地区为例,运用国土空间动态度、国土空间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探究边境地区“生产—生活—开放—生态”空间的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20年国土空间的变化趋势为生产、生活和开放空间增加,而生态空间减少,整体呈现出“一带三区多点”的分布格局。(2)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冲突主要表现在城镇化与对外开放进程中,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了不同空间之间互竞和融合的关系,国土空间转换类型以生产空间、开放空间与生态空间互转为主,区域差异日益显著。(3)影响不同国土空间变化的驱动因子在作用效果上存在差异,经济动力和对外开放是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边境地区应全面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分区调控策略,以促进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曼秋  
运用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对中越边境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越边境地区区域功能特殊,自然资源丰富,但空间结构还存在着不少无序现象。应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理论,在明确以自然资源开发与边贸等为区域主体功能的基础上,确立个旧、百色和防城港三市的区域功能,以大型资源型国企和主要交通线为"点与线"建立相应的集聚区,加强与东盟国家、珠三角和大湄公河等经济区的联系,推动整个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李光辉  
"环黄海经济圈"是中日韩三国学者根据环黄海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提出的以地方为主导的经济合作体系,其地理范围应该包括中国的四省三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及北京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承武  
在中越边境地区, 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成为两国边民的通用货币。近年来人民币跨境流通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越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特点、原因以及对当地经济金融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加治堂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支持下,特别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做好新疆工作作为全党全国的大事来抓,为解决新疆发展困境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用好用活这些政策支持,将为阿勒泰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虹,霍庆先,苑芳仲  
我国边境地区一般都具有资源富集、地理条件好。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落后的劣势。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政策优惠,在对外经贸合作、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开发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在扩大沿边开放、缩小南北差距方面,应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建设,探索国际自由区、贸易区新模式,并加大对边境地区政策的扶持力度,从而探索出具有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的新路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宽忠  莫廷灿  杨仲华  黄洲  施庆华  王克宇  郑深江  
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是指与越南接壤的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县(市),区域总面积1.808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7.6%,1991年总人口228.43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5.28%。这7个边境县(市)既是壮、瑶、京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占79.6%,龙州、靖西、那坡三个县列为国务院确定的特困县,其余4个县(市)列为自治区的贫困县。近年中国与越南关系的恢复和实现正常化,随着边境贸易的恢复和迅速发展,边境地区从战场逐步变为市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边境地区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基于ECFA效应,深化对两岸经济合作区域布局的影响与诉求,本文认为,在ECFA框架下借助中国大陆争取广阔的国际市场是台湾产业发展、企业生存的必经之路。为此,大陆西部边境地区是ECFA条件下台湾拓展国际市场的必然区域选择。在此认识下,本文重点论述了西部边境地区对台经济合作应选择的优势产业,相应提出了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麦永冠  
文章对在深港边境建设购物场所,疏导购物压力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赴港购物人流基本情况和赴港购物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在深圳湾和沙头角南部建设购物场;调动落马洲等地民间力量发展自营经济;探索前海蛇口自贸区和福田保税区港货直销中心;有序开发线路,适度分散赴港购物人流;标本兼治水客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亚明  胡泽明  唐朝生  刘邦凡  
文章采用极差、泰尔指数等方法,剖析首都经济圈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进而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首都经济圈的经济空间分异因素。结果表明,京津与河北之间的绝对差异依然较大,但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各地区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