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0)
- 2023(11776)
- 2022(9564)
- 2021(9327)
- 2020(7473)
- 2019(17665)
- 2018(17613)
- 2017(32504)
- 2016(18576)
- 2015(21187)
- 2014(21411)
- 2013(20444)
- 2012(18685)
- 2011(17153)
- 2010(17774)
- 2009(16034)
- 2008(15707)
- 2007(14582)
- 2006(12908)
- 2005(11484)
- 学科
- 济(79768)
- 经济(79686)
- 业(54517)
- 农(51497)
- 管理(42754)
- 方法(36652)
- 农业(34880)
- 数学(33905)
- 数学方法(33291)
- 企(31620)
- 企业(31620)
- 中国(24123)
- 教育(21428)
- 业经(20824)
- 地方(17942)
- 财(17027)
- 理论(14452)
- 发(14322)
- 制(13878)
- 学(13336)
- 贸(12645)
- 贸易(12637)
- 农业经济(12536)
- 易(12254)
- 发展(12140)
- 展(12015)
- 技术(11592)
- 教学(11079)
- 策(10982)
- 收入(10665)
- 机构
- 学院(258848)
- 大学(255672)
- 济(100723)
- 经济(98467)
- 管理(96071)
- 理学(83388)
- 研究(83109)
- 理学院(82476)
- 管理学(80673)
- 管理学院(80187)
- 中国(60492)
- 农(54882)
- 京(53878)
- 科学(48204)
- 财(45064)
- 范(43184)
- 师范(42936)
- 农业(41277)
- 江(40962)
- 所(40537)
- 业大(40176)
- 中心(39821)
- 研究所(36271)
- 财经(35645)
- 教育(34519)
- 北京(34208)
- 师范大学(34204)
- 州(32952)
- 经(32436)
- 经济学(30330)
- 基金
- 项目(166657)
- 科学(133120)
- 研究(132633)
- 基金(117543)
- 家(99630)
- 国家(98553)
- 科学基金(85243)
- 社会(82790)
- 社会科(77879)
- 社会科学(77860)
- 教育(68714)
- 省(67975)
- 基金项目(60983)
- 编号(58788)
- 划(56844)
- 自然(51602)
- 自然科(50417)
- 自然科学(50412)
- 自然科学基金(49500)
- 成果(49392)
- 资助(48720)
- 课题(42568)
- 部(38974)
- 重点(38051)
- 发(37617)
- 年(35571)
- 创(34543)
- 教育部(34276)
- 性(34129)
- 规划(33658)
- 期刊
- 济(115794)
- 经济(115794)
- 研究(81816)
- 中国(60913)
- 农(59954)
- 教育(59871)
- 农业(40687)
- 学报(35432)
- 科学(33797)
- 财(33590)
- 管理(30369)
- 大学(30083)
- 技术(27718)
- 学学(26852)
- 业经(26036)
- 融(24912)
- 金融(24912)
- 业(18535)
- 财经(17351)
- 职业(16497)
- 问题(16387)
- 经济研究(15750)
- 农业经济(14984)
- 农村(14949)
- 村(14949)
- 经(14817)
- 版(14277)
- 统计(13708)
- 技术经济(12490)
- 策(12298)
共检索到392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重庆市黔江民族自治县石会中学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实施载体,构筑了“课堂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连实体”、“实体连高校”的“四连”结构“双证式”教育扶贫模式。通过五年多的教育实践探索,已逐步形成了贫困地区农村普通中学职教渗透特色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转变了“农村教育是亏本教育”这一观念,其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俊杰
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而贫困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生存发展、技术落后的挑战,但这也为新时期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贫困地区也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天优势和外部发展机遇,可以基于低碳生态农业园、林业碳汇项目、低碳旅游等手段探索出一些有利于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低碳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低碳经济 低碳扶贫 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琴
贫困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有史以后人类一直坚持不懈地试图解决贫困问题,我国作为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虽然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贫困现象在我国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遏制,贫困人口的基数依然比较庞大,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扶贫任务的艰巨性。参与式扶贫作为一种新颖的扶贫模式,不仅能给贫困农村带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同时还可以协助贫困农村扶贫项目的制定、执行、监测与评估,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效率,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贫困地区 参与式扶贫模式 优化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王小志
电商扶贫即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以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增收,达到减贫脱贫效果。本文以河北承德为例,在调研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市场对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发展农村电商对扶贫减贫的促进作用,探索适合贫困地区电商扶贫的主要模式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 电商扶贫 模式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见琼
由于缺乏原始资本导致穷人无法创造财富持续改善自身境遇是贫困的根本原因,比起依靠财政救济的传统输血式扶贫模式,依靠金融力量的造血式模式更能对症下药,从而起到根治贫困的目的。西南农村是我国的典型贫困地区,是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动能不足、公共服务有限、脱贫任务艰巨。本文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扶贫的局限性,打破救济思维,运用创新的金融手段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关键词:
西南农村 贫困地区 金融扶贫 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昌文 郭晓鸣
中国改革推动下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大面积贫困消除。但由于历史、经济、 社会、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贫困与反贫困一直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对 我国近些年的各种扶贫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认为政府支持背景下的农户参与式扶贫模 式是贫困地区扶贫活动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扶贫模式 比较与选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孝勇 赖景生 寸家菊
本文从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和四阶段扶贫开发历程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参与式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和移民开发等扶贫模式;总结了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绩效。研究发现:西部农村扶贫模式创新是西部农村扶贫取得良好绩效的保证。最后提出开展扶贫模式创新、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农村制度性贫困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孟亮 彭雅婷
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金融扶贫,着重提高被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是我国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对此,需构建完善的金融扶贫体系,发挥政府、农商行、农户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有效协调;政府应加强政策完善,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贫困户要培养信用意识,转变金融观念。论文通过对湖南省金融扶贫改革创新试点县M县的调查研究,结合M县的金融扶贫工作开展现状及问题,对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童洪志
[目的]试图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联动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寻求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法,回顾构建扶贫模式的相关反贫困理论,采集渝东北地区403户贫困家庭调研数据,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现实挑战。[结果]运用扶贫模式的相关理论原理,创新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多主体参与的联动扶贫模式——"政校企村"四方主体联动扶贫模式,阐释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原则,明确了渝东北深度贫困地区四方联动扶贫模式构建的思路和内涵。[结论]通过引入案例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4个方面分解四方联动扶贫模式的运作方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打破了以往贫困村、贫困户被动接受扶贫的格局,体现了多方主体在扶贫工作中的互动机理,实现扶贫主体与扶贫客体的精准对接,从而为渝东北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新的指导方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琼 戴月舟
着力实施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推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推进精准扶贫的整个过程中,党中央指出要突出产业脱贫,提升组织化水准,扶持那些带动穷苦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相关经济实体。文章以西部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困境及其深刻原因,在多层次目标的科学指引下,积极探索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形式,同时从地方相关机构的重点引领和有限干预相融合、行产业项目要先示范再进行推广、实事求是科学的发展形式、要重视做好配套服务工作、重视改造优化传统种植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西部贫困地区 农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超 罗明忠
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例,基于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贫困地区电商扶贫模式的特点及制度约束。研究发现:不同扶贫主体主导的电商扶贫模式作用路径的着力点不同,面临着不同的制度约束;电商扶贫驿站模式主要通过赋能路径发挥作用,具有建成电商扶贫组织快、稳定性强以及电商发展条件提供方便的优势,存在治理困境、应对市场能力不足、难以激发贫困户自我脱贫意识的约束;村办电商扶贫模式主要通过增收路径发挥作用,具有针对性强以及运营成本低的优势,存在电商能人少、治理要求高、发展基础弱的约束;电商协会扶贫模式主要通过增收、节支、赋能路径发挥作用,具有扶贫效率高以及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存在运作成本高以及扶贫积极性差的约束。电商平台扶贫模式主要通过增收和节支发挥作用,具有起步快、应对市场能力强以及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存在稳定性差以及协调成本高的约束。贫困地区应综合考虑不同模式的特点、优势及其约束条件,注重发挥各电商扶贫主体比较优势,探索适合本地需求的电商扶贫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志扬
本文通过对湖南20多个贫困县(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实践与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推进模式、示范基地带动模式、技术培训推进模式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推进模式等适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扶贫主要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