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8)
2023(16617)
2022(14243)
2021(13273)
2020(10946)
2019(25068)
2018(24934)
2017(47867)
2016(25720)
2015(28893)
2014(28907)
2013(28748)
2012(26776)
2011(24259)
2010(24762)
2009(23020)
2008(21474)
2007(19021)
2006(17071)
2005(15546)
作者
(74293)
(61379)
(60998)
(57984)
(39241)
(29451)
(27814)
(23961)
(23567)
(22099)
(20977)
(20860)
(19584)
(19550)
(19087)
(18809)
(18084)
(17776)
(17560)
(17420)
(15460)
(15106)
(14733)
(14199)
(13954)
(13743)
(13688)
(13427)
(12439)
(12054)
学科
(119929)
经济(119817)
管理(70773)
(67242)
(54379)
企业(54379)
方法(43592)
数学(37453)
数学方法(37095)
中国(36481)
地方(32998)
(29525)
(28382)
金融(28379)
(27016)
银行(26977)
业经(26354)
(26169)
(26113)
(23819)
(22218)
农业(20514)
(18458)
贸易(18439)
理论(17902)
(17737)
环境(17662)
地方经济(17623)
(16864)
技术(16172)
机构
大学(362946)
学院(362620)
(153181)
经济(149832)
管理(139543)
研究(128882)
理学(119048)
理学院(117678)
管理学(115832)
管理学院(115189)
中国(101272)
(78788)
科学(77255)
(69673)
(64958)
中心(58757)
研究所(58718)
(56929)
财经(54768)
(54207)
业大(51114)
北京(50783)
(49537)
(49374)
师范(48947)
经济学(46666)
(46591)
(44947)
农业(43979)
经济学院(41702)
基金
项目(239558)
科学(187624)
研究(178834)
基金(171598)
(148270)
国家(146966)
科学基金(125870)
社会(112621)
社会科(106714)
社会科学(106686)
(94037)
基金项目(91266)
教育(81057)
自然(79498)
(78464)
自然科(77575)
自然科学(77562)
自然科学基金(76149)
编号(73781)
资助(70487)
成果(60526)
(55361)
重点(53618)
(52295)
课题(51358)
(49502)
创新(46144)
国家社会(45944)
项目编号(45084)
教育部(45066)
期刊
(179429)
经济(179429)
研究(116169)
中国(75719)
学报(53447)
管理(53004)
(52540)
(52110)
科学(50738)
(45232)
金融(45232)
教育(41895)
大学(40611)
学学(37983)
农业(35868)
技术(32580)
经济研究(28807)
业经(28097)
财经(27286)
(23427)
问题(22962)
图书(19881)
技术经济(18787)
(18383)
理论(18235)
现代(17116)
科技(16631)
实践(16387)
(16387)
(16304)
共检索到563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美娥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西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内生的可能,其中依靠老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就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文分析了西部工业内生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以攀枝花为例,分析了老工业难以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老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即分类促进老工业本身的发展,提高老工业企业的社会化分工程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以及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渝  向华  苏细福  谢娟  
商业汇票融资是企事业单位以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金融机构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金融活动。据调查,2005年,攀枝花市商业汇票融资较2000年增长4.3倍。商业汇票融资的快速增长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有较强的替代效应,缓解了实体经济短期融资的困难,对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商业汇票融资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攀枝花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蒲培勇  
基于“农业+、康养+”的规划理念,探究田园与康养相结合新的发展模式,将“三产融合”“三生空间”“生态康养”贯穿于田园康养产业发展的全域过程和产业链中。以攀枝花仁和区为例,构建“农业+、康养+”的田园康养产业布局发展路径,为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实证研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虎  
攀枝花钛产业的国际化不仅可以使产业本身获得世界一流的供销系统,而且通过融入国际产业链可以吸收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升品牌的国际效应,吸引更多的国际一流创新人才,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本文在对产业国际化的动因、途径和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国际化经验,提出攀枝花钛产业国际化的途径和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文树  薛蓉娜  赵会娟  
文章在阐述三网融合内涵、剖析其经济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西部地区推进三网融合对其经济的影响机制。三网在技术层面的融合将激励信息产品的研发、制造,引领信息产业的升级,同时有利于节约社会资金;在市场层面和业务层面的融合有助于提升西部社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对信息服务业务的需求。因此,在西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能有效改善其信息化水平,使信息获取方式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光霞  何征  谢家贵  
以攀枝花钒钛产业为例,分析了攀枝花钒钛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供应链角度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空间整合和价值链整合的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模式,为攀枝花钒钛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王松  
本文将人类经济发展归纳为两大思路:一是就经济发展经济,二是跳出经济发展经济。基于此,本文回顾了经济学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研究由分离论到融合论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观点,并从机理分析和具体实践两个层面阐释了产品、企业、产业以及区域层面上的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其机理主要包括:打造产品观念价值;建立利润来自思想的新机制;把文化做成经济,把经济做成文化;把实的做成虚的,把虚的做成实的。作者认为,只有树立大文化观才能形成大经济观,以及由小文化小经济向大文化大经济的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怀良  
山地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早期以钢铁基地建设和钢铁生产为中心,地域空间快速扩大。随后,工业发展使城市实体空间由东西向组团式分散结构向东西、南北双轴网络化结构演化。该市地域相对独立,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典型,其转型与地域协同应考虑以下策略:政府多级协同主导与激发企业、公众主动参与,拓展多层次域外协作,探索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模式,依托山水景观、融合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推进城市实体地域功能优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学伟(1964-),男,四川南充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经济学院,现为攀枝花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管理及审计等方面的研究。曾在经济、会计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研的《会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蒲培勇  
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进行梳理、评价,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分析了其价值的构成,对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合攀枝花席草坪工业遗址的改造,旨在为方兴未艾的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及方案,提升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的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形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蒲培勇  
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进行梳理、评价,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分析了其价值的构成,对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合攀枝花席草坪工业遗址的改造,旨在为方兴未艾的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及方案,提升三线建设城市老工业区的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形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君  肖亮  刘知路  
攀枝花实施"6+2"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壮大钒钛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支撑。目前,攀枝花钒钛产业已呈集群式发展的态势,但是还处于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根据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和钒钛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攀枝花钒钛产业自身条件,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发展应在产业整合、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资源开发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下工夫,改善交通物流条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玖斌  谢虹  范春林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一座移民城市,20世纪60、70年代来攀的建设者已陆续成批次进入老年,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但长期以来,由于全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老年服务的供给主要集中在物质赡养方面,并未满足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当今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多重需求。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横跨三次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亦是当前扩内需、增就业的巨大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越  张洪潮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科技金融发展增长效率的提升路径。基于模型分析结果,对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和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地区,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金国  马帅西  
文章基于2007—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浙江省内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整体来看浙江东北地区明显高于浙西南地区,城乡融合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周边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2)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样有利于城乡融合的发展;(3)城乡融合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与数字经济呈非线性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