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7)
2023(11135)
2022(9597)
2021(8678)
2020(7488)
2019(17579)
2018(17191)
2017(34116)
2016(18257)
2015(20623)
2014(20753)
2013(21064)
2012(20061)
2011(18178)
2010(18410)
2009(17188)
2008(16878)
2007(15179)
2006(13395)
2005(12053)
作者
(53678)
(45278)
(45170)
(43048)
(28675)
(21713)
(20595)
(17634)
(16898)
(15937)
(15473)
(14973)
(14417)
(14247)
(14156)
(13959)
(13458)
(13341)
(12976)
(12929)
(11378)
(11208)
(10982)
(10352)
(10305)
(10157)
(9891)
(9825)
(9082)
(8875)
学科
(103196)
经济(103129)
管理(50598)
(49809)
(39427)
企业(39427)
方法(38224)
数学(33816)
数学方法(33589)
地方(26361)
(24395)
中国(21538)
(20356)
业经(20127)
(18751)
农业(16670)
地方经济(16298)
(16022)
(14299)
贸易(14293)
(13701)
产业(13328)
(12979)
环境(12729)
(12467)
技术(11973)
(11880)
财务(11862)
财务管理(11832)
(11778)
机构
学院(271192)
大学(270607)
(125502)
经济(123109)
管理(103055)
研究(95374)
理学(88652)
理学院(87608)
管理学(86315)
管理学院(85790)
中国(71252)
科学(56806)
(56660)
(54201)
(48535)
(44953)
研究所(43931)
中心(43326)
财经(42958)
(41402)
经济学(39709)
(38643)
业大(38633)
经济学院(35670)
北京(35536)
(35261)
农业(35042)
师范(34941)
(33856)
(32635)
基金
项目(175184)
科学(137878)
研究(128702)
基金(126792)
(109650)
国家(108769)
科学基金(92927)
社会(83550)
社会科(79278)
社会科学(79256)
(69032)
基金项目(67911)
自然(58075)
教育(57614)
(57156)
自然科(56641)
自然科学(56626)
自然科学基金(55644)
编号(51423)
资助(51284)
成果(41596)
(40691)
重点(39576)
(39016)
(36327)
课题(35609)
国家社会(34669)
创新(34008)
教育部(33464)
发展(33225)
期刊
(145569)
经济(145569)
研究(83082)
中国(50465)
(43828)
(40602)
学报(39319)
科学(37855)
管理(36823)
大学(29585)
学学(28041)
农业(26962)
经济研究(24058)
技术(23884)
(23059)
金融(23059)
业经(22190)
财经(22147)
教育(21537)
问题(19680)
(19361)
技术经济(16056)
(14653)
(14332)
统计(14034)
商业(13241)
世界(12981)
(12734)
经济问题(12578)
资源(12529)
共检索到408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纪平  
通过构建相关指数进行分析,表明重庆直辖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高级化性质明显,而合理化程度存在着反复变动。在核算资本存量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分解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效率影响的"结构红利"。结果表明,直辖以来产业结构变迁为重庆经济效率提高贡献一半以上份额。综合分析产业结构与结构效应变化过程特征,发现由于市场交易效率限制了要素自由流动,结构效应更多是由政策推动各产业发展的结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捷锦  黄志亮  周兵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重庆市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最小;说明了加快重庆市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小利  刘定祥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的数学模型对重庆市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检验表明,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配弟-克拉克趋势,并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始终较大的,第一产业的贡献逐年降低,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第一产业,并且呈现上升趋势;与发达省份相比,重庆产业结构矛盾较为突出,急需进一步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  蔡进兵  
以1997年重庆市直辖为例,使用动态差分GMM回归模型对直辖与重庆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辖后重庆市经济增长有显著性提升。在稳健性分析中,考虑到重庆市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实施地区之一,为消除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采用逐层深入方式从3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直辖政策估计结果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同时也排除了主观选择因素和地域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实证检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剑华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明清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其过去传统以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将西藏产业结构变迁过程分为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早  鲁政委  李晓玲  
结构主义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结构转换的过程 ,新古典主义通过生产函数的概念将增长处理为要素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制度主义则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上述三种理论对西部长期增长过程的刻画都不尽准确 ,一个健康的结构与制度互动关系才是决定西部长期增长的关键。而这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 ,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意志内在决定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关系入手 ,探讨了经济增长的系统性特征。研究发现 :经济增长本身不仅有系统演进的特征 ,也具有系统内阶段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剖析了经济增长系统演进的外生路径和内生路径 ;最终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重心是提升经济增长系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梅如笛  
一国产业结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已成为学术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整体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优化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小艳  
本文主要运用灰色关联理论,从产出结构、投资结构及劳动力结构三方面,对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结论;最后本文就今后重庆市产业结构合理的变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张祖妞  
文章主要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并实证分析产业结构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提出了重庆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增长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分析它们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文章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被以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效应所取代,说明市场化改革导致的资源配置正趋于合理,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低效转为正常的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在逐步减弱,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正在增强,而2002-2011年期间,结构变迁效应再次提升,说明深度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延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曾伟  
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们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自1952年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国民经济整体波动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减弱,但是,由于农业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其波动的影响力仍然不难忽视;第三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因此,保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