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0)
- 2023(8117)
- 2022(6834)
- 2021(5925)
- 2020(4581)
- 2019(10385)
- 2018(10308)
- 2017(19161)
- 2016(9983)
- 2015(11309)
- 2014(11484)
- 2013(11650)
- 2012(11458)
- 2011(10827)
- 2010(11234)
- 2009(10566)
- 2008(10172)
- 2007(9295)
- 2006(8837)
- 2005(8478)
- 学科
- 济(72183)
- 经济(72133)
- 地方(25291)
- 管理(24940)
- 业(23199)
- 中国(20452)
- 方法(16568)
- 企(16018)
- 企业(16018)
- 地方经济(15866)
- 农(15527)
- 业经(14509)
- 数学(14182)
- 数学方法(14117)
- 学(11737)
- 发(11374)
- 农业(11180)
- 融(11011)
- 金融(11010)
- 银(9967)
- 银行(9959)
- 环境(9861)
- 行(9848)
- 制(9797)
- 贸(9558)
- 贸易(9547)
- 易(8982)
- 财(8541)
- 发展(8302)
- 展(8280)
- 机构
- 学院(157423)
- 大学(155024)
- 济(78488)
- 经济(77021)
- 研究(65146)
- 管理(53683)
- 中国(49257)
- 理学(43789)
- 理学院(43193)
- 管理学(42649)
- 管理学院(42338)
- 科学(36344)
- 京(33931)
- 所(33755)
- 财(33538)
- 研究所(29976)
- 中心(27858)
- 江(25531)
- 财经(25344)
- 经济学(25299)
- 农(24371)
- 院(23089)
- 范(22748)
- 经(22739)
- 北京(22715)
- 师范(22560)
- 经济学院(22268)
- 州(20829)
- 科学院(20112)
- 省(19628)
- 基金
- 项目(92145)
- 科学(72131)
- 研究(70997)
- 基金(64409)
- 家(55356)
- 国家(54854)
- 社会(46929)
- 科学基金(45906)
- 社会科(44540)
- 社会科学(44532)
- 省(36449)
- 基金项目(32988)
- 教育(30789)
- 划(30116)
- 编号(28139)
- 发(27969)
- 资助(26250)
- 自然(25603)
- 自然科(24928)
- 自然科学(24922)
- 自然科学基金(24452)
- 成果(23810)
- 发展(23400)
- 展(23009)
- 重点(21370)
- 课题(21310)
- 部(19768)
- 国家社会(19764)
- 创(18708)
- 性(17796)
共检索到272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红霞
要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加大开发度,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文章大胆提出在西部中心城市重庆设立自由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跳跃发展。重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建立内陆自由港。国外设立自由港开发落后地区的先例、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内地再造几个"香港"的构想以及重庆自身的有利条件又使重庆设立自由港具有可行性。根据重庆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设立重庆内陆自由港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重庆 内陆自由港 西部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晓燕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开启了我国内陆自由港的发展道路。重庆内陆自由港的发展模式由其功能、目标、管理、运营和监管等综合组成。内陆自由港的建设必要且可行,其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商品展示、航运特区等功能,可充分发挥重庆在"西域"具有的双重优势所产生的迭加效应。
关键词:
内陆自由港 发展模式 重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邢娟
今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重庆市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永光
贫困地区实现经济跳跃发展的战略思考罗永光(北京100091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受科技、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老区的经济发展日趋严峻,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内实施的以发达地区优先发展.然后带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梯度发展战略",强调阶梯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德敏 谭志雄
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前景充满变数的背景下,提出了通过区域合作促进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持续争取重庆在全国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与时俱进探索发展区域合作的新境界;先行一步,做好区域合作的规划与准备;分层次有重点推进区域合作;注重科学技术引领,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依托产业链方式与产业集群方式拓展区域合作新途径;通过企业的地区分布与整合深化区域合作;争取"政策性、协调性"办事机构落户重庆,注重通过"完善协调机制"拓展合作。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内陆开放型经济 路径选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继樊 卢敏 程健
2008年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内陆保税港区,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要求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由于重庆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城市,以其谋划早、行动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寒飞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均衡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我国经济在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策略,并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重点发展的产业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发展现状 生态西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聂华林 李秀红
长期以来,西部沿用的"赶超战略"产生了不良的后果。西部应抛弃不切合实际的"赶超战略",实施推拉战略,以夯实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赶超战略 推拉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迎秋
进入近现代社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链条出现了一种新的、颇为引人入胜的现象:跳跃式发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特别是不少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成功的“跳跃”,先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进了先进国家或发达国家的行列。显然,对其进行认真总结,从这种成功的实践中抽象、归纳和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经济跳跃的规律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毛健博士新著《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顺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冬梅 廖进中
文章认为,中西部在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落后,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为此,文章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1.发挥政府的领导、规划和协调功能;2.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强化企业知识经济主体意识;3.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加快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步伐。6.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力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先声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和内地城市。如广东省,1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近7.2倍。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20%以上;顺德县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3倍。13年平均年递增18.8%;深圳10年来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6%,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9%,财政收入增长65%,大大高于内地和全国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出现这种差距,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中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内陆地区要从开拓思想、创新思维、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实施有效人才战略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实现内陆地区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关键词:
内陆地区 经济发展 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种莳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提出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强化社会事业体制、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 制度安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可达
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是研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而我国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科技体制创新、规范要素配置机制、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七个方面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进行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