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0)
2023(9500)
2022(8015)
2021(7058)
2020(5663)
2019(12821)
2018(12647)
2017(23934)
2016(12796)
2015(14277)
2014(14361)
2013(14502)
2012(14096)
2011(13198)
2010(13566)
2009(12478)
2008(12149)
2007(10967)
2006(10227)
2005(9680)
作者
(39642)
(33182)
(33091)
(31253)
(21186)
(15862)
(14964)
(12777)
(12675)
(11869)
(11477)
(11007)
(10902)
(10625)
(10437)
(10224)
(9823)
(9514)
(9421)
(9385)
(8710)
(8154)
(8047)
(7678)
(7552)
(7445)
(7351)
(7310)
(6844)
(6516)
学科
(82099)
经济(82039)
管理(32075)
(31099)
地方(25074)
方法(24092)
中国(22127)
(22063)
企业(22063)
数学(21181)
数学方法(21057)
(18828)
业经(16374)
地方经济(15829)
(13970)
农业(13392)
(12187)
(11665)
金融(11665)
环境(11373)
(11168)
(11112)
(11069)
银行(11042)
(10904)
贸易(10893)
(10859)
(10379)
产业(9059)
(8902)
机构
学院(195596)
大学(193590)
(94085)
经济(92352)
研究(76701)
管理(69541)
理学(58180)
中国(58019)
理学院(57424)
管理学(56609)
管理学院(56222)
科学(44415)
(42115)
(39865)
(39788)
研究所(35733)
(34629)
中心(33232)
(31195)
财经(30753)
经济学(30130)
(27719)
北京(27529)
业大(27456)
(27016)
(27015)
师范(26752)
经济学院(26749)
农业(26573)
(24627)
基金
项目(121001)
科学(95160)
研究(89648)
基金(86517)
(75263)
国家(74597)
科学基金(62960)
社会(59353)
社会科(56402)
社会科学(56388)
(48149)
基金项目(45088)
教育(39962)
(39738)
自然(37594)
自然科(36677)
自然科学(36667)
自然科学基金(36039)
资助(35494)
编号(35222)
(33425)
成果(28993)
重点(27656)
发展(27435)
(27023)
(26504)
课题(25741)
国家社会(25064)
(24671)
创新(23178)
期刊
(118926)
经济(118926)
研究(67044)
中国(45890)
(33030)
(28819)
学报(28666)
管理(27986)
科学(27593)
农业(22515)
大学(22081)
(21654)
金融(21654)
教育(21530)
学学(20826)
经济研究(19977)
业经(18462)
技术(18375)
财经(16329)
问题(15191)
(14314)
技术经济(12059)
(11690)
世界(11263)
(11157)
国际(10234)
统计(10137)
商业(10002)
经济问题(9916)
经济管理(9198)
共检索到321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平  邹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平  邹瑜  
一、要素流动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需求约束、资源约束日益强化,有必要探讨在市场机制下资源配置的规律,用少量政府资金和政策(也是一种资源)引导大量民间要素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效率的提高。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潼  
Merill Lynch是美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公司,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现有职工3万人,总部设在纽约金融中心区,在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设有许多分公司。Merill Lynch集团公司下属几个主要的公司,其中MLPF&S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一家证券公司,也是世界几家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它主要经营证券,现货合同,(商品和金融)期货合同及保险事业,同时是现期证券、法人证券和政府证券的交易所,又是一个投资银行企业。MLPF&S的主要业务分为三个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投资服务,第二部分是消费者个人服务,第三部分是研究。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辉  刘莹莹  彭留英  
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兴起,数字经济日益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着重关注数字经济的绿色价值,从要素配置扭曲的视角切入,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扭曲,从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是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的作用机制并不成立;数字经济可以优化南方城市的劳动力和资本配置扭曲,但南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数字经济的绿色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效应,北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中心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其引致的"虹吸效应"阻碍了外围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结构性"的提升效应,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长久提升的动力来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礼  欧阳峣  
本文将制度比较优势引入适宜性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下,在CES生产函数下演绎技术进步偏向和比较优势的适宜性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并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测度技术进步偏向,从要素增量结构和制度环境演变的双重视角,检验发展中大国新型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及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偏向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但制度比较优势将使其偏离适宜选择,因而发展中大国能否有效甄别要素禀赋和制度比较优势的变化,选择适宜性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中国和印度能够合理研判要素增量结构和制度环境变迁,选择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向影响;但是印度尼西亚、南非和墨西哥未能预见要素市场有效供给的变化,没有适时调整技术进步偏向和强度,非适宜性技术进步引致技术进步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先升后降趋势,且技术进步效应的作用强度超过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志  孙启明  韦结余  
本文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现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又进一步分析了投资、劳动力及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前些日子,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9》(下称《报告》)显示,1985-2017年间,中国劳动力人口(包括学生)的平均年龄从32.2岁上升到了37.8岁。这项报告援引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人力资本的最新定义,解释称"人力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报告称,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重要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慕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中长期利率的风向标,是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关键节点,与此相配套的10年期国债期货是国际市场上最成熟的国债期货品种。我国1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后将与5年期国债期货一道,进一步丰富市场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提升国债市场流动性,夯实国债收益率曲线编制基础,促进国债期货服务国债现货和实体经济功能更好地发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晓军  王开元  
本文使用产业网络模型,考察了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结合产业网络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结合需求重要性效应、自投入网络效应和部门间网络效应,总称为放大效应,来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而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上述效应。本文进一步使用WIOD数据测算了中国2000—2014年不同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结合放大效应对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结果表明放大效应前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截然不同。此外,对部门放大效应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引起放大系数的正向变化,并且在工业部门该机制最突出。本文从产业网络视角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因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引进技术的后发优势,而技术设备的引进表现在资本存量的增加上,而不是表现在研发的增加上,所以当发展中国家采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核算公式时会低估发展中国家的TFP增长率,这就是经济发展中的TFP悖论。本文发展了一个正式模型来调和这一悖论,模型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的低估会随着发展中国家用于引进技术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加而增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俊英  岳上植  
文章以南方集体林区经济发展影响指标摸底调查的87份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聚类统计方法,对初始指标集合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建立"依法行政"的林业管理体制,是南方集体林区实现新时期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7大类34项关键影响因素客观体现了南方集体林区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信息,为我国林区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典型范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鑫蕊  高健飞  巩芳  
文章采用北京大学色诺芬(CCER)数据库提供的地区经济发展分产业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自主构建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将西部地区分地区、区分产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引入到模型中。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结果展开了关键路径分析。针对理论关键路径与实际路径情况存在冲突的方面,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卓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为我国今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回顾2005年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又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后,学界对于怎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曾各自强调不同的方面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元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在政策选择上需要重点把握的基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两策",保经济企稳回升。选择政策调整的合理时机,特别是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尤为重要。从国内外因素来看,当前绝对不是调整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合适时机。乐观估计,2010年上半年可能是我国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较为合适的时机。二是关注和防范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如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金融机构的多重风险、国际收支失衡加剧的风险等。根据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政策微调重在防范风险和优化结构。三是加快改革,促经济长远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龙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体制机制。由于政府改革的滞后,这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制度约束。政府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双刃剑"的作用,能否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正向激励,关键还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的体制机制:科学定位政府经济管理的领域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推进大部制改革;科学地设计政府和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改革审批经济体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