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4)
- 2023(4038)
- 2022(3617)
- 2021(3426)
- 2020(2953)
- 2019(6250)
- 2018(6428)
- 2017(12195)
- 2016(6840)
- 2015(7715)
- 2014(7970)
- 2013(7876)
- 2012(7515)
- 2011(6834)
- 2010(7416)
- 2009(7133)
- 2008(7101)
- 2007(6608)
- 2006(6334)
- 2005(6146)
- 学科
- 济(27421)
- 经济(27372)
- 管理(25970)
- 业(19308)
- 企(14918)
- 企业(14918)
- 环境(14224)
- 农(10660)
- 方法(8683)
- 财(8317)
- 地方(8276)
- 中国(8227)
- 划(7895)
- 学(7745)
- 制(7254)
- 农业(7078)
- 数学(6960)
- 数学方法(6769)
- 生态(6582)
- 业经(6488)
- 资源(6021)
- 规划(5953)
- 环境规划(5728)
- 和(5710)
- 银(5706)
- 银行(5703)
- 行(5459)
- 发(5112)
- 贸(5022)
- 贸易(5016)
- 机构
- 学院(102082)
- 大学(100233)
- 济(40580)
- 经济(39532)
- 管理(37564)
- 研究(35173)
- 理学(30705)
- 理学院(30375)
- 管理学(29796)
- 中国(29685)
- 管理学院(29640)
- 京(21982)
- 财(21793)
- 科学(21397)
- 所(18411)
- 江(18247)
- 中心(17367)
- 财经(16116)
- 研究所(16055)
- 农(15887)
- 范(15294)
- 师范(15211)
- 州(15071)
- 北京(14837)
- 经(14133)
- 省(13483)
- 业大(13000)
- 院(12556)
- 师范大学(11962)
- 农业(11679)
- 基金
- 项目(59664)
- 科学(46692)
- 研究(45608)
- 基金(42151)
- 家(36076)
- 国家(35706)
- 科学基金(30421)
- 社会(29025)
- 社会科(27349)
- 社会科学(27341)
- 省(23902)
- 基金项目(21930)
- 教育(20251)
- 划(19632)
- 编号(19044)
- 自然(18748)
- 自然科(18127)
- 自然科学(18124)
- 自然科学基金(17722)
- 资助(17301)
- 成果(16116)
- 课题(13621)
- 重点(13610)
- 发(13359)
- 部(12707)
- 国家社会(11652)
- 创(11529)
- 性(11240)
- 年(11225)
- 科研(11219)
共检索到173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信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高成本性、可持续性、全面性和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消费,让市场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西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在分析西部发展生态消费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消费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西部 生态环境重建 生态消费 生态文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聪莉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发展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太青
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并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优先发展的位置。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恢复林草植被难度较大 ,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 ,必须结合实际 ,科学规划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加大投入 ,加强管护力度 ,依靠科技 ,提高治理效果 ,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鲁智礼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肯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生态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的现状,强调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损失远比其对西部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更广泛、更严重,并提出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措施。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建设 西部地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信 罗剑朝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和历史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大意义。生态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成为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瓶颈”。针对西部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融组织投入、资本市场培育、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和私人环境资本运营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金融支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罗丰
A 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2004年1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经济学50人论坛”会上作了题为《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报告,借鉴生态学理论,提出了金融生态理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张。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这是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进一步揭示了金融业发展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和规律,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有关经济学、金融学词典中很难找到类似术语。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干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在我国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从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思路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西部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西部生态环境面临"先天脆弱与后天保护不力"的严重危机,要使西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既要重建设与保护,又要重补偿与支持;没有补偿与支持,建设与保护难以进行,因此,对西部生态环境重建要有新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西部生态环境 危机与矛盾 战略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建华 任保平
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本已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学界对这一问题虽然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始终无法有效化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应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观念,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探索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重建 西部地区 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贵瑞 谢高地 王秋凤 牛栋
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体的西部地区植被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工程,必须以水热等气候因子所决定的植被生物地带性为科学依据,以国家调控下的区域间互补的市场经济机制为运作体系,必须在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补偿机制的同时,建立长期稳定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为此,该文讨论了西部地区自然植被的地理格局、适度的退耕规模和退耕后的植被恢复重建、植被恢复工程的环境服务功能产出、生态产业与经济补偿机制、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改良等科学问题,指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和不良倾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种颖
城市更新是当前我国城市旧城区改造的主要手段,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城市更新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的问题和经验亟待总结。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更新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治理旧城区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和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城市更新策略。最后通过梳理国内更新实践案例,为我国城市更新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 策略 案例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晨映
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血液系统",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法律环境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了我省金融主体的运行效率。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加快农村经济体发展,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有效运行的信用环境,创建宽严相济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金融生态环境 信用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发启 朱德兰
在广泛调查、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归纳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将遇到的干旱、水土流失和植被建设等关键难题的现状。根据实际需求 ,提出了以设立先行研究项目、重大及关联问题研究和实施大型建设工程与规模化试验示范基地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恢复与重建 黄土高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克难
现代生态——经济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说到底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为基础的。在一个生态学上不健康的世界里不可能有经济财富的稳定增长可言。因此,理性的人类社会应该与自然生态建立起一种互利共生关系。以下,我谨借用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如何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经济生态化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生态环境损害:市场失灵还是市场发育不全 先假设:在一原始森林覆盖的湖心岛上(S岛)建成了一个市场经济社会;社会的各种环境因子如阳光、空气、水体、土壤、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活”的生态系统,但它仅被社会视为资源储藏所和生产、生活排泄物的容纳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