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6)
- 2023(12152)
- 2022(10498)
- 2021(9829)
- 2020(8557)
- 2019(19634)
- 2018(19327)
- 2017(37892)
- 2016(20293)
- 2015(22823)
- 2014(22795)
- 2013(22140)
- 2012(20306)
- 2011(18065)
- 2010(17884)
- 2009(16504)
- 2008(16429)
- 2007(14565)
- 2006(12220)
- 2005(10540)
- 学科
- 济(83429)
- 经济(83338)
- 管理(66165)
- 业(58338)
- 企(49221)
- 企业(49221)
- 方法(42323)
- 数学(37464)
- 数学方法(37019)
- 财(25750)
- 农(22729)
- 中国(19076)
- 环境(18756)
- 业经(17258)
- 学(17234)
- 地方(16841)
- 务(16384)
- 财务(16339)
- 财务管理(16297)
- 企业财务(15307)
- 农业(14747)
- 贸(14651)
- 贸易(14649)
- 制(14601)
- 易(14236)
- 划(14017)
- 和(13608)
- 理论(12411)
- 技术(12194)
- 银(11056)
- 机构
- 学院(287259)
- 大学(286277)
- 济(117554)
- 管理(116235)
- 经济(115196)
- 理学(101494)
- 理学院(100498)
- 管理学(98832)
- 管理学院(98304)
- 研究(89279)
- 中国(67029)
- 京(58319)
- 财(55434)
- 科学(55084)
- 农(44980)
- 财经(44542)
- 所(43571)
- 中心(43308)
- 业大(42399)
- 江(41358)
- 经(40434)
- 研究所(39713)
- 经济学(36320)
- 范(35904)
- 北京(35737)
- 师范(35554)
- 农业(35225)
- 财经大学(33237)
- 经济学院(33095)
- 州(32963)
- 基金
- 项目(199448)
- 科学(158073)
- 基金(146782)
- 研究(144934)
- 家(127434)
- 国家(126431)
- 科学基金(109667)
- 社会(93625)
- 社会科(88798)
- 社会科学(88773)
- 基金项目(78385)
- 省(77913)
- 自然(71285)
- 自然科(69555)
- 自然科学(69535)
- 自然科学基金(68276)
- 教育(66686)
- 划(65536)
- 资助(59429)
- 编号(58474)
- 成果(46163)
- 重点(44931)
- 部(44801)
- 发(42465)
- 创(41753)
- 国家社会(39185)
- 科研(39115)
- 创新(39064)
- 课题(38993)
- 教育部(38776)
- 期刊
- 济(122273)
- 经济(122273)
- 研究(75569)
- 中国(47964)
- 财(46319)
- 学报(42859)
- 科学(40196)
- 农(39481)
- 管理(39259)
- 大学(32934)
- 学学(31346)
- 农业(26786)
- 技术(25128)
- 教育(24325)
- 财经(21791)
- 融(21456)
- 金融(21456)
- 业经(20765)
- 经济研究(19283)
- 经(18646)
- 问题(16641)
- 技术经济(14424)
- 业(14341)
- 版(14299)
- 财会(14262)
- 统计(14180)
- 资源(13973)
- 理论(13236)
- 策(13134)
- 商业(12900)
共检索到398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薛冰 郭斌
本文认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收益显现的长期性、滞后性与任期制下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收益之间的矛盾是政府失灵、缺位的主要症结。本文运用成本—收益方法探讨中央自上而下的激励约束,以及协商民主理念下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外部激励约束,促使地方政府在履行环境保护职能中的目标设定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一致。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政府职能 成本—收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佳义 刘舜佳
经济转轨期间,政府改革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职能重新界定,让政府也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为此,就需要对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成本-收益核算。利用1994~2003年间的数据,本文采用成本-收益比率法对30个省市政府职能转变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职能转变效率最高,中西部次之。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 成本-收益比率 理性经济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斌 彭星
本文研究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环境规制工具的空间异质效应,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环境规制工具差异所引致的环境技术创新及污染排放异质效应,并使用1999~2010年的省域面板数据从形式、强度及空间三个维度对环境规制工具的异质效应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市场的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比命令—控制式环境规制工具更能促进环境技术进步,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加强有利于环境技术创新,即"波特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成立;基于市场的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通过直接效应及技术创新间接效应,能够实现比命令—控制式环境规制更低水平的污染排放;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对环境技术创新及最终污染排放具有空间异质效应。因此,实现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环境规制工具 空间异质效应 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要求乡镇政府转变其职能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乡镇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状,并指出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在三个合作机制失衡、乡镇财政困难及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困境。
关键词:
治理视角 乡镇政府职能 转变 困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京民 杜冬军 俞强
进入WTO以后的政府管理职能正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了能够有效地为社会、为企业、为民众提供服务,政府必须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原则(CRM)区分不同的服务对象,为这些不同的客户提供适当的、有效的服务,这样才能完成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政府职能。
关键词:
电子政府 政府职能 CRM WTO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君
通过进化博弈论思想在"囚徒困境"模型中的应用,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两个地区的合作基础和动机,讨论地区政府在博弈行为上的策略选择,说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保障合作稳定持续的重要机制,双方地区均可以在合作中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地方政府转变行为模式对市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博弈论 机制设计 政府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克清 杨婷
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全国性公共产品 ,并部分具有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性质。本文通过分析长江上游的四川甘阿凉三州地区天保工程的成本分摊及收益分享 ,探讨天保工程中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定位。
关键词:
天保工程 成本 受益 政府财政职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这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决策,也必然牵动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相应调整。本文从税收角度,就“吃皇粮”人员膨胀、机构设置过多、税收负担过重以及乱收费等,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核算行政成本,构建公共财政等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丽华
本文结合自然资源治理实践,以政府发展视角,系统分析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从转变治理理念、优化职能结构、再造运行机制、强化约束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 治理理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眉剑 杨峰
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根本推动力量来源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立足科学发展,将实施绩效审计纳入政府职能转变之中。多方位和谐推进,解决实施绩效审计时出现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莉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政务信息化的现状调查,分析信息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介绍了甘肃省政务信息化的特点,并提出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对策,讨论了政务信息化建设在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政府转变中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政府职能 政务信息化 电子政府 信息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婷 杨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杰
当前,我国不同行政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数额悬殊,区域内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普遍分层对待,不同隶属关系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差别大,不同性质的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更是冰火两重天。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政府部门。应以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法律制度,建立教育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取标准匹配体系。要充分发挥财政蓄水池调节作用,从源头上保证教育成本分担合理。尝试普遍发放"教育券"模式,普遍调整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加大奖励力度,体现成本效用原则。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毕业补偿机制,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不断优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成本 成本分担 政府职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周佳音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宏观经济出现了以经济增速下滑、杠杆率上升以及政策空间收窄为特征的联动性风险,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全新挑战。笔者认为,中国的联动性风险内生于经济体制之中,是特定发展阶段下经济政策与市场机制双重失灵的结果。中国近四十年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于,始终能够根据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现实需要,来不断调适和完善政府经济职能。防范和化解联动性风险,需要立足于更高层面进行审视,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不当干预,推动政府由市场参与者向市场维护者的角色转换。未来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