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9)
- 2023(12312)
- 2022(10560)
- 2021(10000)
- 2020(8335)
- 2019(19189)
- 2018(19359)
- 2017(36486)
- 2016(19836)
- 2015(22485)
- 2014(22564)
- 2013(22165)
- 2012(20426)
- 2011(18294)
- 2010(18372)
- 2009(16577)
- 2008(16148)
- 2007(14415)
- 2006(12580)
- 2005(10751)
- 学科
- 济(78036)
- 经济(77962)
- 管理(62672)
- 业(55454)
- 企(46710)
- 企业(46710)
- 方法(36255)
- 数学(30802)
- 数学方法(30369)
- 农(21455)
- 中国(20498)
- 学(19190)
- 环境(19129)
- 地方(18345)
- 财(18044)
- 技术(18020)
- 业经(17763)
- 理论(14755)
- 农业(14655)
- 和(14591)
- 划(13809)
- 贸(12595)
- 贸易(12588)
- 易(12200)
- 制(11906)
- 教育(11698)
- 务(11691)
- 财务(11613)
- 财务管理(11592)
- 企业财务(10953)
- 机构
- 大学(280250)
- 学院(279545)
- 管理(113823)
- 济(104052)
- 经济(101496)
- 理学(98525)
- 理学院(97431)
- 管理学(95616)
- 管理学院(95129)
- 研究(91746)
- 中国(66709)
- 京(61306)
- 科学(60286)
- 财(45944)
- 所(45786)
- 农(44405)
- 业大(43453)
- 中心(42091)
- 研究所(41935)
- 江(40963)
- 北京(39035)
- 范(38515)
- 师范(38181)
- 财经(36940)
- 农业(34438)
- 院(34049)
- 州(33971)
- 经(33491)
- 技术(32642)
- 师范大学(30759)
- 基金
- 项目(196073)
- 科学(153175)
- 研究(144964)
- 基金(139441)
- 家(121470)
- 国家(120464)
- 科学基金(103422)
- 社会(88322)
- 社会科(83571)
- 社会科学(83546)
- 省(77856)
- 基金项目(74924)
- 自然(67891)
- 教育(66381)
- 自然科(66177)
- 自然科学(66163)
- 划(65158)
- 自然科学基金(64924)
- 编号(60359)
- 资助(56891)
- 成果(48348)
- 重点(43722)
- 部(42217)
- 发(41812)
- 课题(41442)
- 创(40972)
- 创新(38137)
- 科研(37352)
- 项目编号(36997)
- 大学(36277)
- 期刊
- 济(114591)
- 经济(114591)
- 研究(78841)
- 中国(56797)
- 学报(44764)
- 科学(41793)
- 管理(41120)
- 农(39569)
- 教育(37487)
- 财(34048)
- 大学(33625)
- 学学(31088)
- 技术(28844)
- 农业(28337)
- 图书(20027)
- 业经(19066)
- 融(18679)
- 金融(18679)
- 财经(16840)
- 经济研究(16629)
- 科技(16336)
- 技术经济(15211)
- 业(14682)
- 问题(14545)
- 资源(14261)
- 经(14245)
- 理论(13946)
- 书馆(13455)
- 图书馆(13455)
- 情报(13196)
共检索到406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伟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日臻活跃和繁荣。但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人们总觉得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怎么明显。这不仅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范式产生疑问,而且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地看,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既要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也要正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地方。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珏
历年来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决策、规划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科技管理等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软科学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三大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但现有软科学研究机构由于结构体制上的依附性等一系列弊端,与改革开放步伐、市场经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面向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的压力和动力。形势逼人,软科学研究必需迅速改变现状、转换体制,建立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的新的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广应用软科学研究成果,并大力推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促进咨询业的发展,重整软科学研究队伍,保证软科学研究质量,将我国软科学研究提高到国际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太青
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并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优先发展的位置。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恢复林草植被难度较大 ,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 ,必须结合实际 ,科学规划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加大投入 ,加强管护力度 ,依靠科技 ,提高治理效果 ,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鸿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周期日益缩短,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组成的新产业群勃然兴起,科学技术空前全面地渗入到生产力要素中,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在全球性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条件下,要把我国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科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逸安
一、对软科学研究的认识应该强调对软科学研究作用的认识,现在各级仍有一些决策者只重视硬科学、硬技术,而轻视对于宏观重大问题研究的软科学,认为软科学是"虚"、是"空"、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显然,这种认识对软科学发展是很不利的。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天柱 王军 强百发
软科学和硬科学研究都是科技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同等重要,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甚至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后所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硬科学。但由于历史原因、软科学研究自身特点、推广受体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难度大而不被人们重视,打击了许多推广主体的积极性。唤起人们对软科学成果的再认识、加强软科学研究成果的研究和管理、增加对软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引进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是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软科学 成果推广 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秀枝 周治国
改革10年来,我国卫生经济学从无到有,从支离的观点到初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成果喜人,来之不易。令人遗憾的是,卫生经济研究成果,在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得不到尝试和推广应用,宝贵的文字形态上的生产力,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研究课题组
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以及瞬息万变的新现象与新信息的产生,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完善提出了重大挑战,为此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体系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中有关管理会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与学科来源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从多学科角度、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进行管理会计前沿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并初步构建了管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框架,简要阐述了该框架对未来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关键词:
管理会计研究方法 体系框架 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名江
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周名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1949—1956年)。在这一阶段,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下属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晓东
信息高速传递对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影响电子科技大学薛晓东以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网)为重要标志的全球信息高速传递是当前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技术,它已经开始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以及产业结构等领域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信息高速传递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骆子程 齐经生
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实践证明,长期以来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建设结合取得很大成就,但科学技术研究的经济效果尚有不理想之处,在计算方面也需有统一的较系统的标准公式,否则将给完善经济统计,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衡量推广应用成绩,建立奖励制度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究其造成的原因,在于以往对经济效果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出发,多集中于物质生产领域,而对科技研究领域涉及甚少,很不利于提高科技研究的管理水平。为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能走一条经济效益好的路子,来加速振兴国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鲁智礼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肯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生态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的现状,强调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对全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损失远比其对西部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更广泛、更严重,并提出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措施。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建设 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