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8)
- 2023(11581)
- 2022(10338)
- 2021(9813)
- 2020(8226)
- 2019(19367)
- 2018(19365)
- 2017(37577)
- 2016(20697)
- 2015(23222)
- 2014(23280)
- 2013(23021)
- 2012(21100)
- 2011(18785)
- 2010(18620)
- 2009(16882)
- 2008(16097)
- 2007(13723)
- 2006(11914)
- 2005(10055)
- 学科
- 济(85149)
- 经济(85061)
- 管理(56498)
- 业(51928)
- 企(42471)
- 企业(42471)
- 方法(41082)
- 数学(36423)
- 数学方法(35878)
- 中国(23060)
- 地方(21969)
- 农(21790)
- 学(18260)
- 财(17487)
- 业经(17236)
- 农业(14879)
- 理论(14020)
- 环境(13839)
- 和(12968)
- 贸(12595)
- 贸易(12588)
- 制(12120)
- 易(12090)
- 技术(12077)
- 划(11259)
- 务(10989)
- 财务(10922)
- 财务管理(10905)
- 地方经济(10633)
- 企业财务(10243)
- 机构
- 大学(285650)
- 学院(284323)
- 管理(116512)
- 济(107542)
- 经济(104936)
- 理学(102110)
- 理学院(100905)
- 管理学(98788)
- 管理学院(98280)
- 研究(93341)
- 中国(66942)
- 京(61821)
- 科学(61081)
- 所(46449)
- 财(46303)
- 农(44449)
- 业大(44111)
- 研究所(42779)
- 中心(42569)
- 江(39562)
- 范(39447)
- 师范(39126)
- 北京(39093)
- 财经(38143)
- 农业(34729)
- 经(34630)
- 院(34226)
- 州(33867)
- 师范大学(31793)
- 经济学(31124)
- 基金
- 项目(204858)
- 科学(161005)
- 基金(148036)
- 研究(147770)
- 家(128841)
- 国家(127790)
- 科学基金(110621)
- 社会(91595)
- 社会科(86637)
- 社会科学(86612)
- 省(80296)
- 基金项目(80029)
- 自然(74169)
- 自然科(72458)
- 自然科学(72445)
- 自然科学基金(71042)
- 划(67968)
- 教育(67626)
- 资助(61219)
- 编号(60930)
- 成果(47987)
- 重点(45273)
- 部(44050)
- 发(43409)
- 创(41921)
- 课题(41576)
- 创新(39000)
- 科研(38950)
- 大学(37838)
- 教育部(37621)
- 期刊
- 济(113176)
- 经济(113176)
- 研究(81361)
- 中国(50634)
- 学报(44418)
- 科学(42795)
- 管理(39862)
- 农(39511)
- 大学(33192)
- 财(32849)
- 教育(31256)
- 学学(31206)
- 农业(27771)
- 技术(25259)
- 融(19213)
- 金融(19213)
- 业经(18777)
- 经济研究(17137)
- 财经(16938)
- 问题(16618)
- 图书(16284)
- 资源(15494)
- 科技(14463)
- 经(14312)
- 理论(14120)
- 业(13974)
- 技术经济(13768)
- 发(13287)
- 实践(13257)
- 践(13257)
共检索到400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何效祖 曾明明
人口容量是河谷型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议题。在总结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基于河谷用地空间、可供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三个影响因素下的人口容量测算方法。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天水市为例,计算出上述三个因素下的各自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为:73.5万和109.8万;77.66万和211.39万;73.37万和116.96万。根据木桶原理“最短边”因素发现,现有发展条件下天水市适度人口容量应为73.37万、最大人口容量为109.8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丽,杨永春
狭义河谷型城市由于地形条件的约束 ,如果规划不合理 ,与同等规模的平原型城市相比 ,交通问题就会出现得更早 ,交通矛盾也更突出。但是随着河谷型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功能的持续强化 ,城市空间的连续拓展 ,日益要求城市拥有一个能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运行和满足城市居民出行要求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本文以兰州市为例 ,通过研究狭义河谷型城市的交通发展演变及其问题与原因 ,提出了建设狭义河谷型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
狭义河谷型城市 现代交通体系 兰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永春
河谷型城市是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一类城市。文章讨论了河谷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分类、分布、社会经济功能以及自然条件对河谷型城市建设的影响,阐述了河谷型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平原型城市 内涵 特征 分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婷婷 冯长春 杨永春
以兰州市街道内居民点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网络分析技术,通过构建空间分布公平指数模型,探寻兰州市市区教育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公平性程度。结果表明:兰州市市区中学设施随地形呈带状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空间结构,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协调,中学交通可达性普遍较高但合理服务范围不能覆盖到所有居民点。中学空间分布的公平性程度以城关区为高值集聚区,狭长地形的东西两端中学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城关区各个居民点处居民享有的中学教育资源较公平,而七里河区不同居民点处的中学教育设施公平性相差较大,为了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区域内部居民"择校"趋向明显。这种空间分布特征是在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因素、城市规划和政府...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公平性指数模型 教育设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潘蓉,祁巍锋
新世纪的到来 ,城市发展将更关注城市环境的改善 ,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将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文章以杭州城市为例 ,对限制人类活动的环境资源空间特征及其与现状人口容量关系进行分析 ,根据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保护要求提出人口容量分区的引导思路和控制目标。
关键词:
城市环境 人口容量 杭州城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国栋 张俊华 赵自胜 王乃昂 程弘毅 田海峰
应用城市气候流动观测、定点观测、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模拟分析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市的冬季热场、湿度场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通过波文比系统观测实验,分析地-气能量交换过程和能量平衡特征,从根源上解释城市热场演变和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能量驱动机制。利用观测数据,结合兰州城区和郊区气象台站1958-2004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冬季热岛强度的日、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兰州市冬季热岛强度夜间强,白昼弱,一日中热岛强度最高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子夜前后;个别时段的正午前后会出现短暂的城市"冷岛"现象;冬季热岛强度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兰州市近50年热岛强度逐渐增强,线性趋势达到0.46℃/10a。定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钱勇生 曾俊伟 广晓平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战略提出的绿色交通建设,构建多样化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是解决我国河谷型城市一系列交通问题的根本之策。文章根据河谷型城市交通现状特征,从经济、社会和自然方面解析绿色交通系统各内涵要素,选取西部地区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值,构建绿色交通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兰州市2011—2017年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绿色交通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其发展速度远低于经济增速。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和河谷型城市特征,为河谷型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提高河谷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并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城市交通问题。
关键词:
绿色交通 河谷型城市 新型城镇化 兰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永春
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城市。广义的河谷型城市本身不受地形约束,但城镇体系的发育却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随地形、河流走向布局和延伸,如关中盆地、河套平原、汾河谷地、四川盆地等地的城市。狭义的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主体发育受到河谷地形较为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永春,赵鹏军
本文采用纳尔逊统计分析分类法与多变量分析法 ,对中国西部 ① 的 79个河谷型城市职能进行了分类。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职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九小类。通过分析分类结果 ,可以发现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职能 6 0 %为综合型城市 ,并且专业化城市也主要为本世纪 5 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城市 ,河谷型城市职能在半个世纪内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键词:
中国西部 河谷型城市 城市职能分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永春 杨晓娟
讨论了从计划经济到转型期中国河谷盆地型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及理论设想,并以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在GIS技术支持下,以不同年份兰州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04年卫星遥感图为基础,在总结城市空间扩张特征、用地结构转变等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弹性指数、转移矩阵和动态模型等若干方法,分析了1949~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扩张、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得出了城市新增用地扩展经济弹性指数由4.29上升到5.02,1976~2001年道路广场开发度高达19.30%,耗减度仅为1.37%,2001~2004年建成区内公共设施用地开发度跃至19.39%,农业用地耗减度高达13.66%,用地扩展弹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贠宜含 张明波 伍宇明 姚佳明
河流对岸坡的侵蚀作用是滑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中国黄土地区。因此,探讨河流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早期黄土滑坡灾害预警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甘肃省天水市清泉村滑坡为例,分析5年内沿岸边坡形变速率与季节性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滑坡时序形变信息,借助MNDWI与DEM获取边坡底部时序水位信息,并结合GPM降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降雨增多、河流水位的上涨,清泉村滑坡的形变速率明显增大,在夏季时滑坡形变量增长较快,并且边坡形变相较于水位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经相关性分析,得出水位与滑坡形变的相关性系数为0.46,降雨与滑坡形变的相关性系数为0.39,表明清泉村滑坡的形变速率与水位变化更相关。因此,河流的季节性变化对滑坡形变速率具有一定影响,进而造成河流对沿岸滑坡的侵蚀作用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研究揭示的黄土滑坡与河流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关系,对揭示河岸边坡的演化过程、滑坡识别与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延德 张慧
任何一个生态经济系统都是由"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组成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一物质循环系统中消费通过前后向关联,从生产到资源利用和直接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两个方向影响着系统环境。以河谷型大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来定量研究,探讨城市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作用机理。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变动 环境效应 机理 兰州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阳
山区河谷型城市受限于山地地形地貌,县域城镇人口基本集中在县城及其周边地势较平坦的河谷地带,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足。同时,受限于沿河带状组团串联布局的城市形态,单项城市建设用地因缺乏各组团内的规模控制,往往掣肘发展侵蚀生态山体,规模超标污染下游组团。另外城市建设时序因缺少与其他部门规划衔接的分期用地规模控制,无法落位近期建设项目和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山区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无法仅通过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良好控制需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侧"进行总量、单项用地、建设时序的规模论证探讨。商南县是秦岭山区典型河谷型小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通过区域层面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商南县城城市建设用地将跨出现状城区,确定满足远期、远景"刚需"的总体规模。居住、工业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通过生态环境区划,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定上限规模。城市建设时序通过与相关部门规划指标、用地边界的衔接,划定多规协同的分期用地规模。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 规模 商南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泗刚 段汉明 李正军
在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发展最快,人口和环境系统则呈波动上升态势;2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协调水平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0.391增加到2012年的0.616;3克拉玛依发展类型依次为人口主导经济滞后型、人口主导环境滞后型、经济主导环境滞后型。最后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了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人口 经济 环境 耦合协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马利邦
在对Converse断裂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城镇中心性强度,对天水市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进行了划分;通过运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了城镇影响范围和城镇经济区。研究表明:1)天水市城镇体系等级分化非常明显,可按中心性值的大小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城镇主要为天水各县区政府所在地;2)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镇经济区打破了行政区划界线,更符合区域"城镇-腹地"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实际;3)城镇影响空间既受城镇综合实力和区位交通条件的影响,也与地形、资源分布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人口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的门限效应研究——以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例
城市双修理念下西北黄土高原河谷型城镇风貌修复研究——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营镇风貌修复规划为例
基于SOM的乡村振兴基础条件分区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西北旱作区不同种植方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以天水市为例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研究——以云南新平县干热河谷傣族地区为例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以天水市为例
完善城市人口管理的思路——以温州市为例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城市扩张模拟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天水市规划区(2015—2030年)为例
低热喀斯特河谷顶坛花椒生态需水及抗旱机理研究——以花江峡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