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0)
- 2023(18124)
- 2022(15429)
- 2021(14230)
- 2020(11880)
- 2019(26950)
- 2018(26374)
- 2017(50670)
- 2016(27361)
- 2015(30453)
- 2014(30179)
- 2013(30127)
- 2012(28008)
- 2011(25407)
- 2010(25627)
- 2009(23732)
- 2008(22310)
- 2007(19721)
- 2006(17466)
- 2005(15612)
- 学科
- 济(114747)
- 经济(114625)
- 业(76193)
- 管理(76065)
- 企(60397)
- 企业(60397)
- 方法(49562)
- 数学(43431)
- 数学方法(43059)
- 中国(36523)
- 农(32264)
- 地方(30085)
- 财(29101)
- 融(29040)
- 金融(29035)
- 银(27685)
- 银行(27616)
- 行(26669)
- 业经(25815)
- 学(23523)
- 农业(22612)
- 制(22507)
- 贸(21900)
- 贸易(21881)
- 易(21125)
- 务(18194)
- 环境(18162)
- 财务(18122)
- 财务管理(18092)
- 技术(17770)
- 机构
- 大学(389240)
- 学院(388642)
- 济(158255)
- 经济(154943)
- 管理(150643)
- 研究(135429)
- 理学(130344)
- 理学院(128831)
- 管理学(126666)
- 管理学院(125993)
- 中国(105290)
- 科学(84401)
- 京(83349)
- 财(72081)
- 农(70401)
- 所(68962)
- 研究所(62979)
- 中心(62308)
- 业大(61188)
- 财经(57900)
- 江(56450)
- 农业(55342)
- 北京(52986)
- 经(52698)
- 范(51135)
- 师范(50533)
- 院(48656)
- 经济学(48041)
- 州(46761)
- 经济学院(43523)
- 基金
- 项目(267347)
- 科学(208958)
- 基金(193316)
- 研究(191597)
- 家(170556)
- 国家(169100)
- 科学基金(143937)
- 社会(121405)
- 社会科(115198)
- 社会科学(115169)
- 省(104319)
- 基金项目(102965)
- 自然(94255)
- 自然科(92050)
- 自然科学(92027)
- 自然科学基金(90381)
- 划(88443)
- 教育(87198)
- 资助(79518)
- 编号(77294)
- 成果(61865)
- 发(60291)
- 重点(60197)
- 部(58368)
- 创(55526)
- 课题(53443)
- 创新(51827)
- 科研(51286)
- 国家社会(50060)
- 教育部(49719)
- 期刊
- 济(173058)
- 经济(173058)
- 研究(116008)
- 中国(76159)
- 学报(66476)
- 农(63929)
- 科学(59112)
- 管理(53936)
- 财(52178)
- 大学(49528)
- 融(47194)
- 金融(47194)
- 学学(46988)
- 农业(43347)
- 教育(41231)
- 技术(31163)
- 业经(29253)
- 经济研究(28212)
- 财经(28178)
- 经(24063)
- 问题(22478)
- 业(22203)
- 科技(19221)
- 图书(18732)
- 理论(18731)
- 商业(18456)
- 技术经济(18221)
- 版(18075)
- 实践(17026)
- 践(17026)
共检索到578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清政 张华泉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本文在金融发展对消费相关作用机理基础上,利用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尝试从金融发展的维度探讨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实证影响。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正向作用,而城乡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则呈现出正、负不同相关关系且地域差异明显。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建立农村保险市场等措施促进这一特殊区域整体消费水平层级的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抒博 王永恒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财政分权和金融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基于2003-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与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影响存在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金融发展的深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但是在西部地区影响程度不明显;我国财政分权制度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匹配程度较差,两种因素缺乏有效协同。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宜海
民族区域商贸流通与居民消费能力的协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商贸流通产业与当地居民消费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存在局限性。由此,完善我国民族区域商贸流通发展与消费经济的协同关系,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借助协同关系计算公式,通过实证模型,对我国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进行评估,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最后提出了二者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宜海
民族区域商贸流通与居民消费能力的协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商贸流通产业与当地居民消费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存在局限性。由此,完善我国民族区域商贸流通发展与消费经济的协同关系,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借助协同关系计算公式,通过实证模型,对我国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进行评估,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最后提出了二者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春玲 马跃如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志勇 任佳宝
新疆南疆三地州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等诸多原因,导致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新疆其它地区,成为阻碍新疆经济加快发展的瓶颈地区。文章从金融支持的视角,回顾了近十年来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金融支持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的症结,提出了金融支持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为金融有效支持南疆三地州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国才 高文亮
本文依据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工具,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但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消费支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性;在短期,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的"必需品"消费支出没有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居民 消费行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舒燕飞
以少数民族8省区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用自回归模型为基础,采用邹突变点检验等方法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促进作用,并得出中央政府已经继续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策扶持、充分挖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制定合理的创新激励政策以促使民族地区创新和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经济继续稳定增长等政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邹突变点检验 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洪丹 赵宣凯 陈丽爽 郑琛誉
本文通过对农村贷款状况和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分析发现,农村贷款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是相对于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言,其投入水平仍然比较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随着农村贷款增加而提高。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呈现倒"U"型特征,临界值约为2.5%,农村贷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约为0.1。本文最后从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抑制农村资金外流、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和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顺利 周翼璇
本文就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1995-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且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我国农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可以通过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保险市场建设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居民消费 消费信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毛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大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经济金融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东西部的差距在拉大,多数民族地区还处在"被援助""被扶贫"的状态,自我发展能力很弱。这不仅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并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不仅是民族地区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更是未来三十至五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重点任务。以保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渊基 熊曦
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居民减贫的关联为研究对象,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居民减贫的现实情况,建立Panel Data模型,利用民族八省区2001~2016年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居民减贫的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旅游收入增加对居民减贫具有正向作用,旅游业完成投资、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旅游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内游客年均增长比率、国内游客总花费增长比率对贫困发生率有负向影响。发展旅游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减贫,应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旅游投资并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城镇就业承载力;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程度转变;重视当地贫困人口的参与性和受益性。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 减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中华 梁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一度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笔者试图解释这一现象。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居民真实可支配收入、收入变动率与人均金融总额对消费的影响路径,随后建立了理论模型,并用我国城镇居民按收入五等分的分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收入增加对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不统一;收入变动对五组居民消费水平大都有抑制效果;金融的发展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着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雄
本文研究表明,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金融发展却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存在问题较多,因而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能源消费方面,需要坚持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引进先进技术与加强自主研发相结合,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金融发展方面,需要改变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通过金融渠道为西部经济增长注入稳定、长期的资金,并注重低碳金融发展,真正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 低碳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