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8)
- 2023(9206)
- 2022(7910)
- 2021(7454)
- 2020(5995)
- 2019(13912)
- 2018(13614)
- 2017(25872)
- 2016(14588)
- 2015(16537)
- 2014(16901)
- 2013(16499)
- 2012(15589)
- 2011(14199)
- 2010(14584)
- 2009(13477)
- 2008(13738)
- 2007(12740)
- 2006(11027)
- 2005(9858)
- 学科
- 济(61186)
- 经济(61131)
- 管理(41054)
- 业(37267)
- 企(28985)
- 企业(28985)
- 方法(26635)
- 数学(23213)
- 数学方法(22978)
- 农(20129)
- 地方(16320)
- 中国(15602)
- 财(15581)
- 学(13741)
- 业经(13480)
- 农业(13346)
- 环境(13197)
- 制(12078)
- 贸(11026)
- 贸易(11021)
- 易(10630)
- 和(10354)
- 理论(9839)
- 务(9669)
- 财务(9647)
- 财务管理(9609)
- 划(9104)
- 企业财务(9045)
- 银(8862)
- 银行(8835)
- 机构
- 学院(214600)
- 大学(211148)
- 济(82849)
- 经济(80848)
- 管理(77576)
- 研究(72244)
- 理学(66144)
- 理学院(65309)
- 管理学(64061)
- 管理学院(63665)
- 中国(54205)
- 科学(46338)
- 京(45001)
- 财(39067)
- 农(38807)
- 所(37665)
- 江(34217)
- 中心(34179)
- 研究所(34089)
- 业大(32896)
- 财经(30851)
- 农业(30321)
- 范(30060)
- 师范(29779)
- 北京(28544)
- 州(27950)
- 经(27641)
- 院(25983)
- 经济学(25344)
- 技术(23922)
- 基金
- 项目(138828)
- 科学(106823)
- 研究(104064)
- 基金(96352)
- 家(84170)
- 国家(83411)
- 科学基金(69433)
- 社会(63362)
- 社会科(59724)
- 社会科学(59702)
- 省(55960)
- 基金项目(51402)
- 教育(48485)
- 划(46967)
- 编号(44857)
- 自然(43249)
- 自然科(42004)
- 自然科学(41990)
- 自然科学基金(41196)
- 资助(38617)
- 成果(37197)
- 重点(32072)
- 发(31716)
- 课题(31414)
- 部(30177)
- 创(28450)
- 性(26791)
- 创新(26557)
- 项目编号(26258)
- 科研(26233)
共检索到318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恒
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严峻。近年来,虽然生态治理建设取得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治理体系中的主导性作用,提升生态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治理的协调合作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社会参与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体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治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巍 朱克岚
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在专业设置、经费投入、办学模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东部地区,存在许多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只有依靠西部富集的自然、人文资源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职教体系,才能将西部独特的优势转化为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民族教育 职业教育 职教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琳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其中农业发展落后是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生态农业建设。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加快其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西部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天越 郝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生态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农村生态治理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践行。然而目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体责任不到位、治理能力不足、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治理现实困境,有必要从治理理念、责任主体、技术能力、法律制度四方面来探究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着力突破农村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晓荣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难题及产生的因素,并从地方法规建设、生态环保意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路径和措施,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玉 王山 奉公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资源产业化对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排他性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文化生态发展失衡,文化空间日益萎缩,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困境仍然是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多重阻碍。因此,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应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业组织建设,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月娥 郑英杰
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当代阅读文化的特质呈实用性、浅层次性和民俗性,这与西部民族地区阅读文化建设中的物态、制度、行为、心态文化层面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阅读文化的基本思路,一是加强政府主导,形成西部民族地区阅读文化建设的良好体制和机制;二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三是注重民族性和地方性。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阅读文化建设 文化特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来位
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农村合作治理的主体、动力、条件和方式等核心要素的发展样态。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农村合作治理路径应从培育治理主体、创新治理方式、建构治理规则、优化治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合作治理 实现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皇平平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公共危机事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短时间内便可造成严重的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虽然来源于传统社会冲突,但表现为瞬间爆发性,参与者也具有匿名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加上现实社会的弱控制力及其他种种触发因素,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恶性发展和蔓延。因此,如何妥善、公正地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创新化和法治化研究必须认真对待的命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理性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并通过搭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合理有效地疏导、规制和监管,进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社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网络社会治理法治的思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琦岩
本文主张,在社会知识管理方面智库既是主体又是载体;既是知识的产生者,也是知识的管理者。知识管理是智库的基础能力和智库竞争力的核心。智库是社会知识共享的推动者,知识网络间重要的链接者,整体性知识的构建者,风险性及评价性知识的管控者,社会治理重要的推动者、引领者。智库的知识管理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新时期加快智库以知识管理推动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须从重新审视和定位智库的使命与功能、加强主导性知识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在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议程中强化知识管理的基础能力和应用行动能力、积极研究针对性的评价体系等四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
关键词:
智库 知识管理 社会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璇
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城市边界日益向周边地区拓展,随之出现了“撤村建居”及“村落合并”等现象,过渡型社区也由此诞生。由于过渡型社区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社区居民的生活连续性和断裂性并存,社区治理在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张力,无法顺利地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直接过渡,结构转换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因此,过渡型社区治理成为城市化的直接实践场,研究过渡型社区的结构特征和治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过渡型社区 治理 结构特征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伟 包景岭
良好的农田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不良耕作行为是农田污染的重要诱因,如何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关注农田环境,自觉主动抵制污染行为,是农田污染防治的重要命题。文章分析了不良耕作行为的思想根源和具体表现,提出对于分散的个体农民,应该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通过经济补贴、技术扶持、人为关怀等方式,使其在农业生产中自觉主动克服不良耕作习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勤
通过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是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完善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方法,探索出一条利用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在推进腐败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指出了国家审计在推动腐败治理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审计推动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腐败治理 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玉昌
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与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效果不明显,县级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不健全,信息化思维难以从基于内容向基于数据转换等问题突出。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程发现,造成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因是基础设施普及难度大,统筹机制不健全和包括资金、技术、师资在内的支撑环境不健全。要提升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应突破信息化建设的时间窗口,依托国家大数据(贵阳)综合实验区加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民族地区资源为基础,进行西部地区特色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创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将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参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江华 张诗亚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内容为王"和"渠道至上"两种典型路径。前者以"农远工程"为代表,倡导"东部教育信息资源西部用",走的是标准化订制与推送优质教育资源之"数字内容"的路线;后者以"千乡万才工程"为典型,提出"西才东用"的口号,推崇以普及互联网来架构东部、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沟通平台。两者又均以信息技术能够引领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产生跨越式发展为假设。剖析上述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当反思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技术理性及标准化取向,重点思考信息技术、教育与人之发展的关系,探讨静态的"数字内容"如何在"信息化渠道"中"活化"起来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