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3)
- 2023(7283)
- 2022(5858)
- 2021(5717)
- 2020(4512)
- 2019(10533)
- 2018(10325)
- 2017(19144)
- 2016(10628)
- 2015(11776)
- 2014(11683)
- 2013(11833)
- 2012(11349)
- 2011(10343)
- 2010(10478)
- 2009(9787)
- 2008(9362)
- 2007(8638)
- 2006(7922)
- 2005(7172)
- 学科
- 济(50197)
- 经济(50165)
- 农(49645)
- 农业(33264)
- 业(32128)
- 地方(19537)
- 管理(19244)
- 业经(16315)
- 中国(14617)
- 方法(12707)
- 农业经济(12546)
- 发(11269)
- 数学(11212)
- 数学方法(11119)
- 企(10189)
- 企业(10189)
- 村(9639)
- 农村(9617)
- 制(9610)
- 发展(9335)
- 展(9323)
- 土地(8744)
- 建设(8301)
- 学(8178)
- 地方经济(7779)
- 收入(7772)
- 财(7644)
- 及其(7321)
- 策(7260)
- 环境(7148)
- 机构
- 学院(147583)
- 大学(141178)
- 济(61439)
- 经济(60060)
- 研究(55831)
- 管理(53250)
- 农(50684)
- 理学(45127)
- 理学院(44565)
- 管理学(43738)
- 管理学院(43469)
- 中国(43157)
- 农业(38240)
- 科学(34423)
- 业大(30951)
- 京(29966)
- 所(28820)
- 中心(27891)
- 江(25967)
- 研究所(25894)
- 财(25081)
- 省(24744)
- 农业大学(23569)
- 范(22225)
- 师范(22088)
- 州(20564)
- 院(18916)
- 发(18732)
- 财经(18515)
- 业(18417)
- 基金
- 项目(99379)
- 研究(77905)
- 科学(76834)
- 基金(68235)
- 家(59499)
- 国家(58787)
- 社会(48932)
- 科学基金(48872)
- 社会科(45581)
- 社会科学(45568)
- 省(44076)
- 基金项目(37061)
- 编号(34339)
- 教育(34006)
- 划(33581)
- 农(29811)
- 自然(28702)
- 自然科(27895)
- 成果(27894)
- 自然科学(27887)
- 自然科学基金(27337)
- 资助(25727)
- 发(24734)
- 课题(24013)
- 重点(22319)
- 部(21857)
- 发展(20479)
- 性(20175)
- 展(20146)
- 创(19961)
共检索到243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亚琴 李燕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一直依赖于资源优势,但近年来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我们提出严峻课题——保护和开发如何兼顾?周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重点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两点经验,希望能给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两个并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建平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及国际需求增长的影响下一直维持高水平增长,财政收入更是以年20%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强化了对农业及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2006年起全面废除农业税;同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20字方针"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卓玛措 赵大有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关系到西部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甘南州作为案例,就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绿色农(牧)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边远的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凸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使之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发展新农村 建设 民族地区 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友平
大多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贫困或深度贫困之中,发展民族社区,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将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构建起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农村 指标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彭国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经济金融部门肩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本文通过调研分析现阶段湘西州新农村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佐证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多、素质低、环境差以及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等梗阻新农村建设的客观现实,提出了在西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必须调整、完善和创新金融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政策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完成时间 农民视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宽平
欠发达农业地区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云南省元谋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发展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业为主导,带动加工服务业发展,初步走上了一条以农业带动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源式发展之路,这对我国目前欠发达典型农业地区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欠发达地区 内源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杨春悦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农村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农户调查年鉴、农户调查问卷,分析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率偏低、省内转移为主、收入较低、季节性务工和长期务工并存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琼慧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从而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党和国家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相应地,新农村建设业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既然已成为一种话语,便有追随话语者、论证话语者也有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新农村建设是以一定的资源投入为重要前提条件的。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解决好至上而下的资金投入的配置效率离不开农村社会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本载体,它与农村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架构、农民的观念、劳动技能、技术技能密切相关。受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要承担发展责任,又要承担追赶责任;既要在短期之内加快发展尽快改变其落后的现实面貌,又要在一定程度缩小与其他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其新农村建设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今后的对策是:第一,加大国家财政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第二,加大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可行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哲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特色经济仍然是其必然选择而特色经济的发展,特色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有效途径。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基础薄弱、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开发主体单一等问题。鉴于此,从政府作用机制、教育机制以及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