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4)
2023(14740)
2022(12812)
2021(12079)
2020(9904)
2019(22882)
2018(22925)
2017(43402)
2016(23803)
2015(26862)
2014(26991)
2013(26864)
2012(24933)
2011(22486)
2010(22544)
2009(20521)
2008(19763)
2007(17267)
2006(15379)
2005(13605)
作者
(69452)
(57525)
(57171)
(53884)
(36667)
(27740)
(25961)
(22560)
(21815)
(20557)
(19839)
(19332)
(18337)
(18143)
(17615)
(17501)
(17076)
(16965)
(16407)
(16325)
(14331)
(14268)
(13817)
(13126)
(12872)
(12849)
(12834)
(12702)
(11552)
(11420)
学科
(98528)
经济(98434)
管理(62722)
(60154)
(47961)
企业(47961)
方法(39250)
数学(32179)
数学方法(31804)
地方(29391)
(28772)
中国(28697)
业经(23567)
(22367)
(19982)
农业(19835)
环境(18456)
理论(17105)
(16999)
(16514)
贸易(16498)
(15834)
(15793)
地方经济(15231)
技术(15092)
(14616)
(14447)
(14417)
金融(14411)
银行(14406)
机构
学院(332345)
大学(331292)
管理(128826)
(125301)
经济(122259)
研究(116891)
理学(110489)
理学院(109049)
管理学(107152)
管理学院(106543)
中国(86175)
科学(75342)
(73065)
(59415)
(56174)
(55802)
研究所(54260)
中心(52795)
(50227)
业大(50082)
(49658)
师范(49205)
北京(47022)
财经(44343)
(43325)
农业(43238)
(42880)
(40058)
师范大学(39861)
技术(36184)
基金
项目(227529)
科学(177593)
研究(168417)
基金(161202)
(140789)
国家(139466)
科学基金(118606)
社会(103257)
社会科(97494)
社会科学(97469)
(90599)
基金项目(87067)
自然(77033)
教育(76392)
(76375)
自然科(75091)
自然科学(75076)
自然科学基金(73666)
编号(70361)
资助(65393)
成果(57394)
(52922)
重点(51287)
课题(49050)
(48690)
(46754)
创新(43442)
科研(42918)
项目编号(42114)
发展(42028)
期刊
(147149)
经济(147149)
研究(99516)
中国(68606)
学报(53148)
(51582)
科学(50322)
管理(46941)
教育(43845)
(40292)
大学(39500)
学学(36718)
农业(36174)
技术(28796)
(28281)
金融(28281)
业经(26062)
经济研究(21712)
图书(20815)
财经(20263)
问题(19287)
(19088)
资源(18394)
(17230)
科技(16971)
理论(15621)
(15437)
(15285)
现代(15232)
技术经济(15173)
共检索到500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  李玟慧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作为典型的西部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应注重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保护相协调,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打造以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认知、民俗风情体验、多功能综合等模式的文化生态旅游;并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容量、社区参与度等问题,增强生态旅游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珺沂  李兴绪  刘曼莉  
由于其居住环境、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西南边疆民族村的农户行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农户,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23个村、228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农户资本要素禀赋中,农户生产性资本、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是否接受过培训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在农户生产经营结构中,种植结构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农户是否兼业及非农就业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村庄的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宽德  杨林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君  陈长瑶  
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空间与其所处的区域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0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提升与其所在区域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贫困地区,耕地依然是农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户出行不便、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量都进一步影响其自主发展能力中对外协调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农户到所在乡镇的通达性影响着其获取信息的畅通度和接受服务部门帮扶的容易度;农户文化素能的提高是提升其发展能力的关键;无论是村级环境还是乡镇环境对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能力都十分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茂兴  王华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文化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之本。文章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继而分析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兴华  
[目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文章分别构建能充分反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来研究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6年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及其综合发展水平,最终探究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2008—2016年基本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的态势。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的耦合度从2008—2016年,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轻度失调再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低度协调到中度失调,协调作用由弱到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结论]该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积极打造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也要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优势资源的开发,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度向更高的等级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灿  
边疆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等方面的条件来作出决策选择,以德宏州旅游为例,在分析旅游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德宏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提出了德宏的旅游产品要把边境、民族、生态文化和珠宝经济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保山、缅甸跨境区域合作发展旅游,将瑞丽和腾冲打造成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旅游集散地,形成滇西黄金旅游线的两个增长极,实现双赢,达到构建精品环线的目标;走特色开发和全方位开发并重的旅游发展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丽博  骆耀峰  刘金龙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社会-生态系统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在气候变化适应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科学评估其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对于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及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候-生计"脆弱性框架,以云南省哈尼族农村社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气象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哈尼族农村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哈尼族农村社区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较高(0.52),但由于当地社会-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较小(0.44),适应能力适中(0.48),系统整体脆弱性较低(0.02);②哈尼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较低得益于当地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传统的文化组织制度及集体行动机制;③不同地区敏感性及适应能力内部结构分化,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是制约地区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护并发挥好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及传统组织制度,同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维持较低的气候变化脆弱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仲霞  向程  刘梦琳  薛华菊  
[目的]民族文化是一座丰厚的文化宝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不仅与各利益主体有关,还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不同主体和谐共生是民族地区旅游治理的首要前提,民族旅游社区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和模式一直难以量化。[方法]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选择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地为案例地,定量分析了政府、居民、游客和旅游企业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模式。[结果](1)各主体间的特征共生度δM≥0. 87>0,说明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且为正向共生关系;(2)共生系数0. 43≤θM≤0. 53,说明各主体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基本相同;(3)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4个共生主体相互之间的行为模式为政府主导、居民推进、企业协助、游客参与的正向互惠共生模式。[结论]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与政府、社区居民、企业和游客等多个主体存在关系,参与民族地区旅游治理活动的不同主体都不可能独自掌控和解决所有问题,各主体间应该是相互依赖,相互共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岳小艾  
文章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放到边疆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来加以探析。并以云南德宏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德宏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德宏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增文  周建明  所萌  王茜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文化部落实民族文化保护精神,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批准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地域。基于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等理论的研究,探索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探索了热贡文化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与市场潜力,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洁  
四川省民族地区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强,既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又是四川省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本文选择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对其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的调查,深入分析其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优势条件,并提出了甘孜州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构想,以期推动整个四川省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泸沽湖位于横断山北部山脉金沙江与雅砻江分水岭地带的川滇交界的小凉山腹地,泸沽湖周边千百年来居住着摩梭、普米、藏、汉、纳西、傈僳、蒙古、彝、壮、白、苗等民族。美丽的山水和摩梭人特殊的"走婚"风俗和"母系"继承制度,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杨星  黄毅  
乡村旅游扶贫在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西部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助于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户实现脱贫奔康。本文选择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在分析和总结阿坝州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以及该州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探索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机理及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在路径选择上,西部民族地区依托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需要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增强民族文化主体的保护以及通过人才的培育提高社区参与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涛  李双奎  韩建民  
通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现状,从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弱经济基础是如何支撑村民自治上层建筑的,弱集体经济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弱集体经济导致村民自治物质基础薄弱;弱集体经济弱化村民政治参与;弱集体经济影响乡村关系,扭曲村级自治主体价值。村民低收入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也包括三个方面:村民低收入削弱政治参与动机;村民低收入制约村级社会层次分化,村民民主政治诉求淡化;村民低收入影响教育投资,构成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障碍。因此说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贫困制约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