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3)
- 2023(14753)
- 2022(12089)
- 2021(11060)
- 2020(9071)
- 2019(20852)
- 2018(20636)
- 2017(39599)
- 2016(21705)
- 2015(24608)
- 2014(25137)
- 2013(25291)
- 2012(23940)
- 2011(21970)
- 2010(22531)
- 2009(21234)
- 2008(21264)
- 2007(19844)
- 2006(17899)
- 2005(16535)
- 学科
- 济(104791)
- 经济(104684)
- 业(64372)
- 管理(54776)
- 农(51744)
- 企(41139)
- 企业(41139)
- 方法(36662)
- 农业(34331)
- 中国(31856)
- 数学(31454)
- 数学方法(31194)
- 地方(29194)
- 业经(27212)
- 财(21541)
- 学(20909)
- 制(19978)
- 发(18370)
- 贸(18307)
- 贸易(18293)
- 易(17623)
- 银(16943)
- 银行(16905)
- 融(16447)
- 金融(16442)
- 行(16319)
- 发展(14598)
- 地方经济(14551)
- 展(14549)
- 环境(14471)
- 机构
- 学院(329550)
- 大学(327024)
- 济(137405)
- 经济(134404)
- 研究(119675)
- 管理(118877)
- 理学(100600)
- 理学院(99318)
- 管理学(97556)
- 管理学院(96947)
- 中国(91679)
- 农(74313)
- 科学(73516)
- 京(70720)
- 所(62955)
- 财(62333)
- 农业(57045)
- 研究所(56658)
- 中心(55009)
- 江(53648)
- 业大(53434)
- 财经(48186)
- 范(47768)
- 师范(47357)
- 北京(44992)
- 经(43425)
- 州(42923)
- 经济学(41555)
- 院(41336)
- 省(39841)
- 基金
- 项目(207288)
- 科学(161388)
- 研究(154735)
- 基金(146576)
- 家(127740)
- 国家(126498)
- 科学基金(106070)
- 社会(98218)
- 社会科(92487)
- 社会科学(92460)
- 省(83026)
- 基金项目(77628)
- 教育(69734)
- 划(69141)
- 编号(65115)
- 自然(64992)
- 自然科(63370)
- 自然科学(63352)
- 自然科学基金(62203)
- 资助(58335)
- 成果(54467)
- 发(50955)
- 重点(46992)
- 部(45746)
- 课题(45535)
- 创(42206)
- 发展(41280)
- 展(40633)
- 国家社会(40196)
- 农(39473)
- 期刊
- 济(169634)
- 经济(169634)
- 研究(102499)
- 农(76652)
- 中国(74198)
- 学报(55339)
- 农业(51463)
- 科学(51013)
- 财(47406)
- 大学(42068)
- 管理(40953)
- 教育(39561)
- 学学(39537)
- 融(35937)
- 金融(35937)
- 业经(32775)
- 技术(28183)
- 业(25429)
- 财经(24812)
- 经济研究(24483)
- 问题(24143)
- 经(21381)
- 版(19099)
- 世界(17845)
- 技术经济(17088)
- 农村(16680)
- 村(16680)
- 贸(16378)
- 图书(16317)
- 经济问题(16241)
共检索到520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澜
本文针对中国乡村城镇化的发展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面阐述城镇化与农村妇女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剖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妇女发展的被动状况及其成因,拟构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妇女发展之间的良性互促效应。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城镇化 农村妇女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迎春 钱文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新然 方子节 普雁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良媛 李琴 林相森
本文采用2005年针对珠三角地区农村失地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基于Mad-dala处理效果模型,分析了影响失地妇女就业以及是否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教育和培训都可以提高失地女性的就业水平。二者之中,培训对提高就业率的贡献程度最大,远高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贡献;家庭收入不能显著改变失地女性的就业状况,增加或减少家庭收入对她们是否参加工作影响很小。因此,整体而言,失地女性的失业问题不是她们不想工作,也不是家庭在市场力量作用下自主分工的结果,而很可能是城镇化政策的"副产品"之一,是在原本城镇失业现象就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女性从土地上退出,却无法成功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所致。所以,...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妇女 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宁永红 赵丽丽 张倩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一方面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冲击、国家政策对农村妇女职业培训的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对农村妇女就业吸纳力的不断提升、农村妇女职业培训机构的持续增多都为农村妇女职业培训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妇女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技能培训不足、职业培训需求不断增强。鉴于此,应加大对农村妇女实施职业培训力度、遵循职业培训原则、寻求职业培训有效方式、多渠道扶持职业培训就业转移,使农村妇女职业培训发挥实质性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妇女 职业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攀峰 杨蕾 王新刚
基于对河北省不同乡村、不同年龄的500位农村妇女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接受职业培训人数较少,对职业培训需求热情很高,不同年龄阶段农村妇女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上需求不同。因此,针对农村妇女职业培训需求特点,应建立多元培训经费筹措机制,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技术性,依托妇联、网络、高校多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妇女 职业培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庞丽峰
农村妇女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潜力仍然很大,尤其是目前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是妇女,关注妇女实用人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以农村妇女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妇女实用人才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发农村妇女人才资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妇女 人才资源 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燕
乡村振兴关乎国计民生,它的实施对于乡村的发展可谓是锦上添花。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体力量,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农村妇女所具有的自身独特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无可替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发展,对妇女自身的发展同样也有新的要求。文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农村妇女在参与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赋能“她力量”带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妇女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发挥“半边天”的磅礴力量来有效促进乡村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妇女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新才 李忆春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户经济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人均纯收入的促进尤其明显;不过,丈夫的文化程度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农村妇女 文化程度 农户经济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李欣玥 肖志芳 杨雯渊
提升脱贫家庭内生发展动力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和家庭发展理论,本文先从家庭发展信念和家庭发展能力两个维度界定家庭内生发展动力并构建全文分析框架,然后选取河北省阜平县农村妇女在帮扶车间就业的案例,深入分析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对其个人内生发展动力的影响,以及对家庭内生发展动力的带动过程及结果。本文研究发现:在帮扶车间就业促进了农村妇女的市场劳动参与,显著提升了农村妇女个人发展信念和个人发展能力。同时,本地就业所带来的收入增加重塑了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以经济互动和情感互动为纽带的家庭互动也随之改变,进而激发了家庭发展信念,改善了家庭发展能力,提升了家庭整体内生发展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对其丈夫的影响仅体现在生活层面,丈夫生产性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暂未获得现实验证。这说明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在提升家庭内生发展动力方面具有现实复杂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妇女身上蕴藏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对其家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认为,基于性别瞄准的就业帮扶是一种提升家庭内生发展动力的靶向性公共政策工具,是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精细化以及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农村事业的重大举措,也是随时代发展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态的全面建设,农村发展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其中妇女职业培训对农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秦东地区农村妇女目前整体受教育程度还不高,这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农村妇女的层次和现状开展职业培训,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才能最大化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秦东地区农村的整体面貌。
关键词:
秦东地区 农村妇女 职业培训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博发 李聪 李树茁 王昕红
在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完成的背景下,亟待超越减贫的视角,从全面发展的层面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易地搬迁政策对妇女群体的影响。以往与易地搬迁相关的研究更多采用定量方法分析政策减贫效应和作用机制,较少从定性分析出发。基于此,基于对陕西、贵州等省份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实地调研与访谈,从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可行能力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易地搬迁政策影响农村妇女脱贫与发现的路径与机理,以期厘清政策对妇女群体的作用逻辑。研究发现,易地搬迁后妇女能够实现脱贫与发展主要是家庭生计压力下妇女主动参与和后续帮扶措施所形成的“拉力”,与男性外出务工后妇女被动成为家庭与社区建设主体所形成的“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易地搬迁政策对妇女脱贫与发展的作用路径包括外在条件与内在潜质两条路径,其中外在条件包括功能保障和发展赋权两个维度,内在潜质包括能力建设和意识塑造两个维度;在易地搬迁政策作用下会对妇女个体和家庭产生双重影响。此结论可对公共政策与妇女发展研究进行补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车伟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生育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地区间差异。妇女总和生育水平农村远远高于城市。90年代人口控制面临的困难就在于城市妇女的生育水平已非常低,不可能再下降、而农村妇女的生育水平虽还有再降的潜力,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已到了事倍功半的程度,仅仅依赖计划生育政策想把农村生育率降到预期水平是不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生育率居高不下呢?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分析为什么我国城、乡妇女生育水平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从生育率的变化可以看到,城、乡间妇女生育差距的拉大开始于60年代中期,而我国严格推行计划生育是70年代以后,这就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间生育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本文应用事件史分析方法,讨论了农村妇女初次外出时间与初婚年龄的关系。所用数据来自2000年安徽、四川省4个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妇女的外出经历及外出时间对她们的初婚年龄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婚前曾经外出的妇女初婚年龄较大。婚前外出的流入地为外省或城市的妇女,初婚年龄大于其他婚前外出过的妇女。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村年轻妇女的初婚年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振华
本文所谓“农村妇女婚迁”,是指农村妇女因婚姻关系迁移外省外地落户而形成的人口流动。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管理农村、市郊、城市之间的人口,实行了一整套控制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但农村人口之间因通婚而迁移,政策还是允许的。因此,婚迁现象历来有之。如灾区农村妇女为躲避自然灾害离乡婚配等。近几年,外省农村妇女来浙婚配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仅1985年以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