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8)
- 2023(15817)
- 2022(13516)
- 2021(12558)
- 2020(10437)
- 2019(24369)
- 2018(24291)
- 2017(47214)
- 2016(25533)
- 2015(28903)
- 2014(29054)
- 2013(28716)
- 2012(26354)
- 2011(23917)
- 2010(24210)
- 2009(21963)
- 2008(21237)
- 2007(18809)
- 2006(16615)
- 2005(14751)
- 学科
- 济(112182)
- 经济(112070)
- 管理(70361)
- 业(68943)
- 企(55389)
- 企业(55389)
- 方法(50899)
- 数学(44963)
- 数学方法(44264)
- 中国(31407)
- 农(29861)
- 地方(28233)
- 财(24273)
- 业经(24209)
- 学(22636)
- 农业(20422)
- 贸(19107)
- 贸易(19092)
- 易(18384)
- 制(17972)
- 理论(17541)
- 技术(16854)
- 环境(16779)
- 和(16497)
- 银(16332)
- 融(16311)
- 金融(16307)
- 银行(16288)
- 发(15687)
- 行(15631)
- 机构
- 大学(363985)
- 学院(363842)
- 济(144883)
- 管理(143694)
- 经济(141732)
- 理学(124481)
- 研究(123180)
- 理学院(123033)
- 管理学(120672)
- 管理学院(120026)
- 中国(91567)
- 京(78507)
- 科学(77510)
- 财(65340)
- 所(62258)
- 农(60469)
- 研究所(56648)
- 中心(55648)
- 业大(54837)
- 江(53559)
- 财经(52327)
- 北京(50041)
- 范(49435)
- 师范(48945)
- 经(47523)
- 农业(47070)
- 院(44815)
- 州(43912)
- 经济学(43335)
- 师范大学(39403)
- 基金
- 项目(248860)
- 科学(195910)
- 研究(180938)
- 基金(179982)
- 家(156933)
- 国家(155633)
- 科学基金(133993)
- 社会(112942)
- 社会科(107075)
- 社会科学(107046)
- 省(97815)
- 基金项目(95069)
- 自然(88077)
- 自然科(86084)
- 自然科学(86067)
- 自然科学基金(84487)
- 教育(83949)
- 划(82525)
- 资助(75482)
- 编号(73999)
- 成果(59789)
- 发(55825)
- 重点(55733)
- 部(54408)
- 课题(51537)
- 创(51441)
- 创新(47959)
- 科研(47641)
- 教育部(46674)
- 大学(46081)
- 期刊
- 济(160350)
- 经济(160350)
- 研究(107662)
- 中国(72003)
- 学报(57568)
- 农(55549)
- 科学(53515)
- 管理(53289)
- 财(47010)
- 教育(43704)
- 大学(43531)
- 学学(40901)
- 农业(38383)
- 技术(33228)
- 融(32277)
- 金融(32277)
- 业经(27420)
- 经济研究(25802)
- 财经(25010)
- 经(21275)
- 问题(20769)
- 业(19785)
- 图书(19555)
- 技术经济(18154)
- 统计(17814)
- 科技(17605)
- 理论(17209)
- 商业(16725)
- 策(16314)
- 版(16230)
共检索到536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太碧
小城镇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间的桥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一定农村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小城镇发展有各种模式,比如农业商品化或产业化牵引模式、现代工业催生模式、城市辐射带动模式和旅游文化促导模式等,每种模式都需要产业支撑。本文在简要阐述不同小城镇发展模式选择支撑产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以西部地区四川双流县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支撑产业选择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小城镇 支撑产业 实证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松志 陈烈 武友德
通过分析和论证不同区位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影响 ,并与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区位条件相比较 ,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区位独特性以及区位制约机制 ,探讨了不同区位条件下小城镇成长的不同模式。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小城镇 区位 成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戈 顾峰
如果说8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得益于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那么,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很可能要从小城镇经济发展战略上突破。也就是说,以小城镇的发展带动全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失为一条捷径。 一是走小城镇工业化的路子,还是走小城镇市场化的路子?也就是说是以工业的扩张,拉动小城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林 李松志
文章系统地阐述经济区位各要素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影响 ,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经济区位独特性以及经济区位制约机制 ,并探讨了不同的经济区位条件下形成小城镇成长的不同模式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城镇化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小城镇 经济区位 成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甄为佳 赵琦
推进小城镇健康、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主要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较低、产业支撑不足、法规制度欠缺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小城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带动型、资源优势带动型、工商贸易带动型、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型、生态旅游带动型等特色产业,创新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吉林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小城镇建设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市的个案调查,目前金融机构突出以市场开发为突破口,以发展工业为重点,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支持小城镇建设。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金融支持 特点 问题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衍
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甘肃小城镇发展为例闫衍一、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和特征1.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不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总体上可归结为如下几类:(1)农贸市场型。主要是以农副土特产品的市场交换为契机而逐步形成比较大的集镇,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达锦
综合现有文献,结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实际,建立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联合主成分分析法、城镇信息距离理论与断裂点理论,以典型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为例进行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实证研究后发现,江西省的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可分为三个等级,且存在南北区域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城镇化质量与区域面积成反比、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区域缺乏驱动力等三个特征。相关指标显示,除生态环境外,各城市与中心城市南昌的城镇信息距离较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强
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状况,考察了中国小城镇建设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简要回顾了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西部地区的现状,提出了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西部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游佳 尹超 刘飞
发展区域物流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模式,并对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区域物流系统 发展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饶爱京 邱琳
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对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不同的。目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来料加工”和“自给外销”模式。这是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摆脱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最佳模式。从短期看,这些发展模式有效地帮助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高校挣脱经济瓶颈,实现快速发展。但从长期看,人才外流会大大降低当地人口素质,从而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并进一步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民办高等教育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平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迎放 费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占峰
一欠发达地区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不断地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问的差距。而小城镇建设正是他们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固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但由小城镇政府充当初期成长阶段小城镇建设的发动机和直接承担者更符合这里的实际。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探讨小城镇政府体制创新的背景。首先,小城镇政府具有较强的资源动员和配置能力,而且最了解所辖地域的情况,能选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可以运用所掌握的多种手段,包括经济的、市场的和行政的手段,充分调动本地资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凤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