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8)
- 2023(13176)
- 2022(11263)
- 2021(10336)
- 2020(8469)
- 2019(19931)
- 2018(19703)
- 2017(37174)
- 2016(20536)
- 2015(23288)
- 2014(23616)
- 2013(23832)
- 2012(22938)
- 2011(21016)
- 2010(21391)
- 2009(19909)
- 2008(19631)
- 2007(18085)
- 2006(16214)
- 2005(14394)
- 学科
- 济(93734)
- 经济(93575)
- 业(52235)
- 管理(48702)
- 农(37699)
- 企(35427)
- 企业(35427)
- 方法(34264)
- 数学(30113)
- 数学方法(29792)
- 地方(29355)
- 中国(28129)
- 农业(25238)
- 业经(21912)
- 学(20030)
- 财(19734)
- 制(17047)
- 贸(15739)
- 贸易(15724)
- 发(15480)
- 易(15073)
- 地方经济(14923)
- 环境(14424)
- 银(14393)
- 银行(14358)
- 融(14307)
- 金融(14303)
- 行(13843)
- 和(13604)
- 技术(12124)
- 机构
- 学院(299652)
- 大学(296643)
- 济(119555)
- 经济(116625)
- 研究(110556)
- 管理(108163)
- 理学(91276)
- 理学院(90024)
- 管理学(88373)
- 管理学院(87808)
- 中国(83478)
- 科学(70619)
- 京(65279)
- 农(63267)
- 所(58329)
- 财(54163)
- 研究所(52815)
- 中心(51333)
- 江(49058)
- 业大(48733)
- 农业(48665)
- 范(44187)
- 师范(43767)
- 北京(41595)
- 财经(41398)
- 州(40640)
- 院(39492)
- 省(38160)
- 经(37116)
- 经济学(35719)
- 基金
- 项目(194834)
- 科学(150465)
- 研究(143612)
- 基金(135725)
- 家(118864)
- 国家(117725)
- 科学基金(98223)
- 社会(88408)
- 社会科(83167)
- 社会科学(83138)
- 省(79912)
- 基金项目(72689)
- 划(66520)
- 教育(64501)
- 自然(61733)
- 编号(60353)
- 自然科(60126)
- 自然科学(60106)
- 自然科学基金(58939)
- 资助(54332)
- 成果(50047)
- 发(48305)
- 重点(44444)
- 课题(43104)
- 部(41723)
- 创(39517)
- 发展(38423)
- 展(37769)
- 创新(36986)
- 科研(36908)
- 期刊
- 济(147059)
- 经济(147059)
- 研究(89271)
- 中国(70120)
- 农(63285)
- 学报(50580)
- 科学(47023)
- 农业(42252)
- 财(41425)
- 大学(37313)
- 管理(36309)
- 教育(35637)
- 学学(34948)
- 融(30096)
- 金融(30096)
- 业经(27564)
- 技术(26768)
- 业(21359)
- 经济研究(21311)
- 问题(19946)
- 财经(19593)
- 经(16904)
- 资源(16808)
- 版(16692)
- 图书(15989)
- 技术经济(15193)
- 科技(14157)
- 贸(13747)
- 统计(13702)
- 商业(13690)
共检索到470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长发 祝悦悦
立足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构建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以南疆四地州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测评南疆四地州乡村振兴水平,并进一步探索影响乡村有效振兴的障碍因素。乡村振兴评价结果显示,南疆四地州2019年乡村振兴得分均处于0.4~0.6之间,属一般水平,且除了阿克苏地区之外其他3个地州各自得分均不超过5分,乡村振兴状态不太稳定,乡村振兴成果面临较大摇摆风险。阿克苏地区相比较于其他3个地区,乡村振兴效果稍好。和田地区就乡村振兴5个方面综合来看,较其他3个地区还有差距,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喀什地区乡村振兴各方面均衡,进程却较为缓慢,乡村振兴成效不明显。障碍度模型结果显示,在四地州中,最主要的共同的乡村振兴阻碍点在教育和生态上,次要障碍点在产业兴旺,且四地州均不相同,生活富裕方面基本没有太大障碍,需要设立更多高等教育学校,引进更多专业人才,划分好生活区域,减少环境污染,找准产业定位,充分衔接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障碍因子 灰色关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烜伯 喻兴洁 张家其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因历史建筑集聚及民族文化深厚,具备旅游开发的理想资源条件。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因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进入性差、非农产业发展艰难等问题,使其旅游开发严重受阻。基于此,对传统村落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加速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句法模型,从拓扑学连接的角度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关系进行评价,并提出适应于该地区的旅游开发空间区划策略。结果表明:(1)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总体呈局部凝聚型,主要在西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三个高密度集聚区;(2)湘西州传统村落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总体水平较低,而感知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地形地势、水系和路网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村落可达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运用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法、旅游区位商模型和"点—轴系统"理论,构建"三核、双轴、三圈"的湘西州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结构系统,为不同发展类型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可达性 旅游空间结构 湘西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彬 徐旭初 徐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因产业基础更弱、问题更多,致使其产业振兴的难度更大。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产业振兴对于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甘肃省临洮县作为代表性个案,并应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其产业振兴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创新性提出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实现逻辑的关键在于跨边界发展网络的构建,即通过主体融合、内外融合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走以组织化为支撑、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数字化为杠杆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贝贝 张治河 刘海猛 薄玮
文章首先基于投入—支撑—产出三维框架,构建了包含45个指标的农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相关系数法测算了甘肃省8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农村创新能力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综合创新能力最强的县区是凉州区、甘州区和民勤县;②农村创新投入能力最强的县区是凉州区、民勤县和会宁县,创新支撑能力最强的县区是凉州区、靖远县和甘州区,创新产出能力最强的县区是甘州区、肃州区和阿克塞县;③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农村创新能力高和低的县(区、市)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分布;④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北高南低的态势;⑤甘肃省农村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农村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正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忠平 李雄军
推动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文章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方面选取了相关指标,使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长三角地区40个城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并分析其阻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总体情况良好且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通过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横向对比发现,江苏省各城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从各维度指标来看,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在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方面,不同城市的差距较大。同时,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得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比、保险深度、人均村卫生室数量和城乡收入差距是阻碍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建平
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制度安排。本文以欠发达地区吉安市为例,总结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灿 李伯华 李翠菲 雷向一 窦银娣
村庄发展类型识别作为统筹县域(市域)范围内村庄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对后续村庄发展与振兴有着重要影响,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为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尤为需要科学把脉村庄发展类型。文章通过构建村庄发展类型识别模型,以湘西地区凤凰县为例,对261个村庄进行类型识别。结果表明:(1)村庄类型分为五类八型;(2)凤凰县以集聚提升类与基础整治类村庄为主;(3)凤凰县全域以低发展潜力低限制、中等发展潜力低限制型村庄为主,整体发展潜力较低导致集聚提升类村庄呈片状分布在国道、省道等交通干道附近。针对凤凰县不同村庄发展类型,结合湘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村庄发展现状,提出各类村庄相应的规划重点和振兴措施,精准推动村庄发展和村庄规划转型,以期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浩 万艾琳
[目的]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将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命题。[方法]以四川省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样本,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各重点县农业“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序演进规律与空间分布特征,借助空间杜宾模型验证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7-2021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业“资源-经济”耦合协调水平整体稳步提升,由“轻度失调-失调衰退型”调整为“濒临失调-过渡发展型”;研究期内大部分重点县的耦合协调水平有所提高但幅度并不明显,各县提升速度存在差异,地区间呈现出“良好、稳定、较弱”的梯次分布格局且地区内部极化现象初显;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基础对当地农业“资源-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暂未观测到空间溢出效应,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资源水平较高,但农业经济发展并不理想,“资源-经济”不协调问题突出,建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农业资源科学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兼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双重目标。而乡村产业振兴的本质是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出现了"产业进园"的新趋势。以H县"镇园产业联盟"为例,采用拓展个案的研究方法,从党建引领与政府主导、村社承载与内生组织化、利益联结与农户嵌入、服务保障与技术支撑4个方面探讨了此模式的微观运作机制与逻辑。与以往作为空间的规模化产业园不同,"镇园产业联盟"被看作一种新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秩序,这种在党政主导下,基于社区内生组织而发展起来的"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相统一,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乃至农政转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有可能成为未来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兼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双重目标。而乡村产业振兴的本质是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出现了"产业进园"的新趋势。以H县"镇园产业联盟"为例,采用拓展个案的研究方法,从党建引领与政府主导、村社承载与内生组织化、利益联结与农户嵌入、服务保障与技术支撑4个方面探讨了此模式的微观运作机制与逻辑。与以往作为空间的规模化产业园不同,"镇园产业联盟"被看作一种新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秩序,这种在党政主导下,基于社区内生组织而发展起来的"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相统一,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乃至农政转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有可能成为未来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生
我国乡村医生担负农村初级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国家对乡村医生养老待遇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政策由地方制定,各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绝大部分乡村医生被纳入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标准过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差。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关注乡村医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健全现有养老保障体制,解除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乡村医生 养老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组 刘玉琼
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乡村为载体、资源为依托、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其路径内涵丰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艳恺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但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时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之间的耦合关系来构筑乡村旅游地循环经济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发展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欠发达地区 耦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小曙 任慧子 黄晓燕
以乡村贫困空间和乡村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从乡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及群体差异三方面,研究由此显现出的四大乡村贫困地方特征,即乡村贫困的空间传承性、空间隐藏性、空间集聚性与群体差异性。并在深入分析乡村贫困地方特征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与乡村住户两种尺度,探讨乡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行政村来说,除家庭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影响之外,地形起伏度和非农建设用地比重与乡村贫困率呈显著相关;对于乡村住户而言,家庭居住地区、家庭职业阶层、社会公平评判是乡村住户陷入或脱离贫困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乡村贫困不仅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贫困,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阶层贫困。
关键词:
乡村贫困 地方特征 影响因素 连州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苏建 王荣辉
本文旨在通过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调查分析,从抚州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从比较方法来分析,探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抚州民营经济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就必须从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制度创新,加快全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真正从制度上、机制上、管理上、行业上、产品结构上进行探索与调整,从根本上化解民营经济融资瓶颈,使抚州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成为对接发达省市最富活力的民营经济载体。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融资障碍 分析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