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
- 2023(8)
- 2022(4)
- 2021(2)
- 2020(4)
- 2019(10)
- 2017(7)
- 2016(11)
- 2015(9)
- 2014(12)
- 2013(5)
- 2012(12)
- 2011(7)
- 2010(14)
- 2009(12)
- 2008(9)
- 2007(14)
- 2006(9)
- 2005(13)
- 2004(11)
- 学科
- 中国(24)
- 管理(21)
- 济(20)
- 经济(20)
- 学(19)
- 教育(16)
- 学校(11)
- 理论(10)
- 业(9)
- 策(9)
- 及其(8)
- 发(8)
- 划(7)
- 和(7)
- 思想(7)
- 政策(7)
- 财(7)
- 企(6)
- 企业(6)
- 地方(6)
- 教学(6)
- 文献(6)
- 方针(6)
- 方针政策(6)
- 献(6)
- 组织(6)
- 述(6)
- 阐(6)
- 阐述(6)
- 世界(5)
- 机构
- 大学(106)
- 学院(90)
- 研究(42)
- 中国(36)
- 师范(36)
- 范(36)
- 科学(31)
- 京(29)
- 师范大学(29)
- 济(28)
- 经济(26)
- 北京(23)
- 州(23)
- 图书(22)
- 书馆(21)
- 图书馆(21)
- 教育(21)
- 社会(20)
- 管理(20)
- 所(18)
- 研究所(18)
- 中心(17)
- 理学(17)
- 理学院(17)
- 科学院(17)
- 发(16)
- 社会科(16)
- 社会科学(16)
- 管理学(16)
- 管理学院(16)
共检索到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运龙 傅泽强
西部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纵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也难形成优势 ,因此 ,西部大开发之本 ,在于人群之潜能的培育和开发。教育在这里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何从体制上保证教育投资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题中要义。另一方面 ,要使教育投资发挥效益 ,要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又必须进行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环境的改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绒巴扎西 彭泽军
本文认为,以往在西部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受以财富增长和物质资本形成为中心的开发观的影响,对西部的长期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转变观念,实施“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发战略,将有助于深化西部开发中长期困扰人们的“为谁开发”、“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部开发 以人为本 开发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初
一、对“发展”的认识及人力资源的定义 为了论述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首先简要地阐述人力资源的涵义并回顾人们对“发展”这个概念的认识的演变过程。 1.对“发展”认识的演变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提出来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的思想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的概念上,而经济增长通常是指生产能力的扩大和提高,即迅速取得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衍用 秦岩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其代表了人及其生存环境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人类的创造(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大自然的创造(世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颜双波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激发员工主动性,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基点的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所具备的心理特性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为“心的管理”成为必然。本文同时对中国企业“心的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思考。
关键词:
管理 以人为本 心理契约 心的管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富裕人民。富裕人民不仅涉及加快经济增长问题,还涉及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并不否认收入差距,但要求这种收入差距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解决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公平权利的实现,特别要关注贫困家庭的基本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要求。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素质现代化,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达到现代化水准。发展观转到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消费力概念。经济增长由投资需求拉动转向消费需求拉动反映了向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转变。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发展观 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毓圭
十八大报告主题恢宏,立意高远,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辉。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以人为本"出现5次,凸显了党中央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的坚定承诺,具有深刻的真理性、现实的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性。一、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升乐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发展好高等职业教育,并非一个"人"字就能解决问题,而须着力于人品、人格、人伦、人和、人文、人事、人居等多个主元素的熔炼与建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虹
经济发展理论经过多年的实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险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领域,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因此保险业要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以人为本,确定以下发展思路:一是以客户为本,扩大保险业的影响力;二是以股东为本,增强保险业的盈利力;三是以员工为本,提高保险业的文化力。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保险业 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启迪
高等教育是各个国家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存在着投入、质量、师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认真审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密切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加强高等教育的经费管理,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校 经济 社会 经费 文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奕竞
经过多年试点研究,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取得了一批成果,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远程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已成为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分析了远程教育的多种观点和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是成功建设与运作远程教育的关键,是远程教育生存与发展基石的观点。
关键词:
远程教育 以人为本 个性差异 价值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