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2)
2023(12929)
2022(10930)
2021(9982)
2020(8519)
2019(19448)
2018(19042)
2017(36575)
2016(19935)
2015(22671)
2014(22977)
2013(22960)
2012(22160)
2011(20216)
2010(20897)
2009(20056)
2008(19630)
2007(18181)
2006(16132)
2005(15054)
作者
(60607)
(50503)
(50328)
(47894)
(32062)
(24389)
(23258)
(19675)
(19333)
(18291)
(17226)
(17124)
(16127)
(16011)
(15927)
(15803)
(15286)
(14921)
(14639)
(14588)
(12759)
(12498)
(12477)
(11573)
(11536)
(11495)
(11419)
(11206)
(10371)
(10219)
学科
(89021)
经济(88925)
(56915)
管理(53330)
(43245)
企业(43245)
方法(35062)
中国(33092)
数学(30667)
数学方法(30328)
(29160)
金融(29158)
(28577)
银行(28543)
(27563)
(25991)
地方(25604)
(23202)
(21022)
业经(19857)
农业(17653)
(17283)
(17132)
贸易(17115)
(16544)
(14924)
财务(14881)
财务管理(14837)
企业财务(14106)
理论(13522)
机构
学院(292226)
大学(290866)
(122051)
经济(119198)
管理(105928)
研究(104017)
中国(88625)
理学(88309)
理学院(87240)
管理学(85644)
管理学院(85097)
科学(63411)
(63129)
(60040)
(54832)
(53575)
中心(50018)
研究所(49187)
(46925)
财经(46118)
业大(42584)
农业(42042)
(41498)
北京(40913)
(38818)
(38514)
师范(38392)
经济学(37937)
(36655)
经济学院(34249)
基金
项目(180446)
科学(139612)
研究(132766)
基金(127487)
(110605)
国家(109587)
科学基金(92234)
社会(82590)
社会科(78187)
社会科学(78162)
(72008)
基金项目(66675)
教育(60281)
(60135)
自然(57961)
自然科(56587)
自然科学(56569)
自然科学基金(55536)
编号(55168)
资助(53791)
成果(46120)
(43979)
重点(41066)
(39388)
课题(38949)
(37062)
发展(35355)
(34784)
创新(34773)
科研(34475)
期刊
(143189)
经济(143189)
研究(93399)
中国(66078)
(50689)
(48103)
金融(48103)
(46961)
学报(46243)
科学(41687)
管理(38662)
大学(34635)
农业(33257)
学学(32584)
教育(32257)
技术(25472)
业经(23505)
财经(23201)
经济研究(22371)
(19811)
问题(18676)
(17821)
(15374)
理论(15303)
技术经济(15081)
统计(14032)
(14027)
国际(14013)
实践(13816)
(13816)
共检索到470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丽霜  
西部开发需要强化金融支持 ,但西部地区不良的金融运行环境使这种支持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从风险发生源来看 ,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潜在风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风险、金融扶持风险、地方政府干预风险、借款企业履约风险、地下金融风险、金融从业人员素质风险、道德风险等。关注这些致险因素 ,有助于我们在强化西部开发金融支持的过程中 ,保持一份应有的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金融开放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增长,总结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开放进程中遭遇的经验教训,这有助于中国的金融开放之路走得更加稳健在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需求,都对我国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外开放来引入外部竞争、倒逼国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忠郴  肖华茵  
金融衍生工具是相对于基本金融工具而言的、创新的金融工具,其主要 功能在于规避风险或投机,由此派生的潜在风险主要是过度投机风险。目前,金融衍生 工具潜在的投机风险测量大都是从定量分析出发采用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VaR方法,这种 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利用综合集成思想将风险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给 出风险区间估计的概率统计方法,有利于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者双方能预先掌握自身风险 状况,达到调整策略、降低风险的目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曹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欧国家先后实施了金融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金融开放为中东欧国家金融银行业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蕴含着很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已影响到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本文着重从过高的外币融资、过快增长的家庭信贷、过度依赖的间接融资,以及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挤占内资银行市场份额等4个方面分析这些国家金融银行业潜在风险的形成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茉楠  
英国公投脱欧也许要改写欧洲历史,也可能影响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在动荡中加速变化。全球央行联手应对潜在金融风险需提上议程。2016年6月28日凌晨,两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宣布,下调英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会使英国外部融资成本升高:英国2015年经常账逆差高达148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维珍  
西部劳动力供给和成本具有一定优势 :人力资本不足 ,知识与技术能力普遍薄弱 ;自然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很大 ;本地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普遍脆弱。文章指出 ,西部产业发展既要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更要推进体制创新 ,改善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丰臣  荆代祥  
五小车辆广泛应用于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 ,但由于市场难开发、保费难到位及服务难保障等原因、致使五小车辆保险业务几乎是个空白 ,既不利于保险业务的增大 ,也不利于农村的保障需求。中资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机构分布广的优势 ,开展五小车辆保险业务 ,使其成为车险业务一个新的增长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涛  张晓晶  
香港与内地的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增大,渠道增多。上万亿港元的资金通过贸易、金融和非正规渠道在两地间流动。其影响因素包括两地经济增长、贸易往来、资金收益率、制度规则变化、政策面及两地金融管理制度和水平差异等。跨境资金流动给内地带来潜在金融风险:内地资本管制的“防火墙”作用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受到攻击的香港联汇制会波及内地金融稳定等。应引导和规范两地资金流动,推进内地宏观政策改革,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迎春   马梦伟  
新技术与人工智能(AI)结合运用于财务领域能够显著提升财务工作质效,但同时也容易因技术应用引发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和过度依赖等伦理风险。本文结合区块链智能结算平台、基于中台技术+AI的销售预算模型、差旅费用智能报销机器人三种智能财务工具的应用,对其中潜在的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和过度依赖等伦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对隐私泄露风险进行伦理评估、算法偏见公平性管理和对过度依赖进行干预性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灿华  陈艳林  
阐述了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并对金融制度创新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 ,如政策不当、价值观念未转变、既得利益集团抵制、对监管的挑战等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晶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规范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全面概括了当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业态的主要模式和发展状况。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的机遇,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明扬  
在研究全球原油金融化的界定、形成路径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将为全球油气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带来的综合风险,最后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两个层次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原油金融化趋势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扩散。2008年初,中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开始下滑,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开始上升,中国宏观经济风险明显加大,世界经济可能出现新一轮结构调整。基于这一形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8年3月邀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一起,共同研究和判断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的风险和对策问题。现在这项研究已经完成,本刊现将有关研究成果整理成六个专辑,分成六期陆续在2010年1~3月份刊发。本期是其第三个专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面临结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正确判断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态势,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财政金融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把握财政金融风险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孟飞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金融生态、重塑金融格局,但也暴露出监管能力不足和手段缺失等问题。金融科技既包含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传统金融风险,又存在因底层信息技术等非金融因素引致的数据窃取、隐私侵犯、网站攻击等信息技术风险,为金融监管带来了诸多挑战:传统金融监管理念的认知受到挑战,金融科技生态下的新型监管存在短板,金融科技导致信息不透明,传统的“一元多头”式分业监管体系缺陷凸显,监管主体与监管行为难以识别,监管技术发展滞后。为适应金融科技发展潮流,应建立一个企业、社会、行业协会与政府等多元主体合作的协同式监管体系框架,辅之以主动性、穿透式监管作为监管理念基础,以“监管沙盒”进行监管机制创新,以“监管科技”为底层技术工具支撑,加强市场参与主体的自律行为来切实保障协同监管体系的贯彻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