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2)
2023(13334)
2022(10992)
2021(9997)
2020(8069)
2019(18156)
2018(17975)
2017(33066)
2016(18606)
2015(20711)
2014(21068)
2013(20605)
2012(19717)
2011(18139)
2010(18641)
2009(16976)
2008(16981)
2007(15729)
2006(14258)
2005(13371)
作者
(57312)
(47844)
(47297)
(45122)
(30460)
(23028)
(21529)
(18465)
(18347)
(17539)
(16412)
(16048)
(15805)
(15310)
(15309)
(14702)
(13948)
(13875)
(13798)
(13691)
(12334)
(12006)
(11745)
(11143)
(10885)
(10851)
(10799)
(10478)
(9957)
(9787)
学科
(77724)
经济(77625)
管理(47918)
(43216)
(32157)
企业(32157)
中国(29704)
地方(27304)
(24455)
方法(22150)
(18788)
业经(18653)
数学(18044)
数学方法(17789)
(17400)
(16857)
农业(16561)
(15729)
银行(15696)
(15291)
金融(15283)
(15269)
(13725)
地方经济(13578)
理论(13221)
环境(12910)
(12210)
(12151)
贸易(12132)
教育(11735)
机构
学院(261919)
大学(260317)
研究(102866)
(101194)
经济(98478)
管理(89852)
中国(77775)
理学(73856)
理学院(72788)
管理学(71313)
管理学院(70812)
科学(64690)
(59251)
(54086)
(52777)
(50150)
研究所(48579)
中心(46836)
(45388)
农业(40826)
业大(40500)
(39827)
师范(39363)
北京(38239)
(37722)
财经(37249)
(37092)
(36790)
(33431)
技术(31566)
基金
项目(168634)
科学(130889)
研究(123467)
基金(117522)
(104940)
国家(103956)
科学基金(86457)
社会(76011)
社会科(71683)
社会科学(71668)
(68302)
基金项目(61420)
(58160)
教育(56524)
自然(55125)
自然科(53757)
自然科学(53739)
自然科学基金(52706)
编号(50138)
资助(47227)
成果(42879)
(42315)
重点(39303)
课题(38332)
(35554)
(34429)
发展(33436)
(32908)
创新(32252)
(32005)
期刊
(128708)
经济(128708)
研究(86749)
中国(69682)
(50320)
学报(46697)
科学(41425)
教育(40496)
(38220)
管理(35741)
大学(34458)
农业(33408)
学学(31860)
(30641)
金融(30641)
技术(23353)
业经(22086)
经济研究(19393)
财经(18764)
问题(18019)
(17956)
(16355)
图书(16197)
(14070)
(13641)
(12916)
论坛(12916)
科技(12828)
资源(12678)
书馆(12385)
共检索到438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中原  陈昌盛  
主体功能区是国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新理念和重大举措,其规划与建设给西部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西部开发面临战略转型。宜科学设计分类管理政策,健全中央、地方和区域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促进西部开发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良性互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永棠  
我认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总体思路上看,应把握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制约因素有六:一是二元经济结构,即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对比鲜明。二是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方面,全民所有制比重偏大,集体所有制比重偏小,三资企业和私有企业更少。三是全民所有制经营形式单一,无活力。全民所有制经济基本上是一种主体单一、条块分割、行政隶属的带有企业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晓蓉  
城乡关系不协调是影响我国新时期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之一。甘肃目前的城镇化是一种粗放式的不完全的城镇化,甘肃的农业现代化确切地说只是一种规模型农业现代化,甘肃的城乡关系还处于严重不平衡、不协调状态,正是这种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方式导致了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不足,农业现代化发育程度低,并且发展方式进入误区等几大问题。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常态下,推动甘肃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良性互动必然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兆忠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西部诸省、市、自治区已呈群雄逐鹿、奋勇争先之势。在西北处于“坐中四联”区位的甘肃怎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抢占先机,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呢?这本身就有一个战略思维和战略选择问题。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其总体构想是:调整战略思路,把握战略重点,找准战略难点,拓宽政策空间。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孙玉贤  
本文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论术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并针对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英  李菊芬  辛萃群  
甘肃中小工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周英,李菊芬,辛萃群中小工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均是中小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它们依靠中小工业的资本积累,支援农业,发展地方能源、交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德辅  
一)全面开发西部要有大举措1建立国家级统一领导机构。全面开发建设西部,是一项巨大的跨地区、跨行业部门的世纪性大系统工程,绝非西部地区各个省、区和中央各个部门各自为战所能搞好的工作。世界发达国家开发建设后进地区,也都是建立有专门机构,加强领导,统一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创凤  
一、“倾斜—协调”发展:甘肃工业近期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发达地区工业的发展战略通常有均衡增长战略与非均衡增长战略之分。前者以罗斯坦——罗丹等人为代表,其主要内容是:不发达地区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会因其低下的收入水平,有限的市场容量和购买力而受阻,这时即使储蓄较高,也会因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因此,只有对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苑  马大晋  
目前,甘肃省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但甘肃与其他省份的发展差距突出表现为开放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差距。甘肃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改革开放推进开放开发,努力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叔文  李永华  马利邦  孙红杰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甘肃省地域跨度大,自然地理背景复杂,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生态重要性的定量评价困难。该文基于分区评价单元内各类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来核算其生态服务价值,并把这种服务价值作为生态重要性的依据来划分生态保护区域。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核算了森林、草地、荒漠、农田、湿地和城市6大类生态系统在气体和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产品产出、文化娱乐7个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全省84个评价单元的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明显,较好地表现了各地区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分区指向,其结果可为省级主体功能分区提供基本依据。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伟智  
近年来,甘肃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和老年事业发展,通过制定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有力措施,全省养老服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一、甘肃财政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及做法(一)财税政策积极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发展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加大福彩公益金补助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东北地区,不仅在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家部署,我国将在2007年底完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年底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叔文  张馨  董建梅  刘建兰  李永华  
我国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分区,识别适宜开发和需要保护的区域单元,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地域跨度大,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复杂多样,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利用反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的9项综合性指标,以省内83个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分为开发类、中间类和保护类三种主体功能类型,分别对应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空间分析显示,甘肃地域分异特征明显,评价单元之间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功能组团在空间上呈现梯级变化的圈层结构。这为甘肃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邓志涛  刘占忠  
甘肃的环境问题总体在恶化,局部有所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跟不上恶化的速度,生态赤字不断扩大,保护和治理工作任重道远。自然生态极为恶劣,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枯竭已显端倪,是甘肃环境问题的突出特征。导致甘肃环境恶性化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又有结构因素和工作因素,还有国家宏观政策上的疏漏和缺憾。解决甘肃环境问题,一方面,要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环境意识,搞好环境治理,把环境保护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工程结合起来,把科技措施、工程措施和全民环保教育结合起来,遏止恶化趋势,提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考虑到甘肃仍是一个贫穷落后省份,治理能力有限,其环境问题中有一部分是国家宏观政策导致的历史欠帐,全靠地方自行治理既不可能,也不合理,需要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帮助,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