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6)
2023(13469)
2022(11422)
2021(10422)
2020(8558)
2019(19090)
2018(18875)
2017(35689)
2016(19220)
2015(21322)
2014(20842)
2013(20589)
2012(19310)
2011(17740)
2010(18189)
2009(17109)
2008(16951)
2007(15736)
2006(14274)
2005(13155)
作者
(54013)
(45912)
(45326)
(42584)
(28789)
(21927)
(20151)
(17556)
(17431)
(16286)
(15701)
(15184)
(14771)
(14531)
(14222)
(13791)
(13300)
(13199)
(13161)
(13019)
(11699)
(11339)
(10992)
(10684)
(10381)
(10310)
(10120)
(10110)
(9193)
(9101)
学科
(84646)
经济(84535)
(68998)
管理(60286)
(47441)
(46667)
企业(46667)
农业(31807)
中国(27082)
业经(24777)
地方(23604)
方法(23482)
(21981)
技术(21399)
(19826)
数学(19499)
数学方法(19305)
(16201)
银行(16180)
(15721)
(15395)
(15371)
金融(15369)
(15288)
技术管理(14057)
(13952)
贸易(13935)
(13708)
(13470)
(12909)
机构
学院(274039)
大学(268019)
(118982)
经济(116563)
管理(106069)
研究(96971)
理学(89872)
理学院(88924)
管理学(87726)
管理学院(87203)
中国(76653)
(59075)
(56693)
(55623)
科学(55288)
(48424)
中心(45168)
(45057)
农业(44639)
研究所(42921)
业大(42738)
财经(41929)
(37813)
(35915)
北京(35783)
师范(35606)
(35466)
经济学(34724)
(34446)
(32854)
基金
项目(175417)
科学(139999)
研究(135680)
基金(125332)
(107740)
国家(106650)
科学基金(92187)
社会(88357)
社会科(83472)
社会科学(83454)
(72107)
基金项目(66552)
教育(60472)
(58286)
编号(55907)
自然(55233)
自然科(53944)
自然科学(53934)
自然科学基金(52998)
资助(48288)
成果(45560)
(44079)
(42144)
课题(39466)
重点(39427)
(39168)
(38927)
创新(38565)
国家社会(36477)
发展(36287)
期刊
(149085)
经济(149085)
研究(86901)
中国(69292)
(62800)
(42230)
农业(42030)
管理(41279)
科学(38586)
学报(37899)
教育(33537)
(33267)
金融(33267)
大学(30816)
业经(29939)
学学(29049)
技术(25369)
经济研究(20982)
(20921)
财经(20786)
问题(19934)
(17941)
农村(15565)
(15565)
科技(15449)
世界(15109)
农业经济(15019)
技术经济(14928)
(14000)
经济问题(13881)
共检索到443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赔肆  
西部土地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创新。已有的关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产权流动(即土地的规模经营 )和确保农户较长的经营期展开的 ,本文着眼于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 4条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原则 :即土地所有权多元化和动态化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区域性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资源专用性和生态性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实践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的功能和效力还不够强大,由此造成我国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稳定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势在必行。稳定地权的两种主要方式——土地私有化和永佃制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而在对土地承包权改造基础上建立的农地持有权是稳定地权的可行路径。农地持有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农地持有权可以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解决当前在农村土地利用中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管仁勤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工作,本文主要思路是:在界定农地产权,规范土地产权界区,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农地产权的市场化流转,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并通过土地的股份合作制,逐步改变土地小规模分散化格局,为培育土地适度规模主体提供一种长期起作用的机制,并为国家实施土地管理、调节职能奠定相应的微观制度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振江  李世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艳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晓达  
为适应“三农”的形势需要 ,应长期稳定家庭承包制 ,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将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返还给农户 ,使其有完整的农地产权 ,建立一个农户所有、法律保护、市场配置、国家干预的现代农地产权制度 ,也可简称“农户所有、政府干预”的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桂华  管仁勤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说明了农地制度变革的重要性 ,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停滞的根源在于农地的超小规模经营和农地资产的凝固化 ,认为农地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在把农地产权一次性固化在农民个人手中的同时 ,活化农地产权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进行市场化的自由流动 ,并在流动中实现土地资产的增值和效率化的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占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晨  
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傅晨简要概括,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矛盾可以归结为上地统筹使用与土地分散承包的矛盾,其实质是农村现代化与现行家庭均包土地制度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既要革新分户均包的土地制度,又必须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勇  韩桐魁  车裕斌  
农地产权制度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中不利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从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 ,提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构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温锐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推动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历经了政府所有制、农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等多种选择与实践。梳理学界相关研究与现实改革的共同问题:一是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长期为寻求万全之策而陷入"保障农权"与"防农之权"的矛盾思维;二是没能在准确认识农地改革经验教训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把握农地财产权创新的突破口。本文认为:推进农地制度创新,一要化解四大纠结,摒弃惧怕给农民土地财产权确权的思维;二要直面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凝聚四点创新共识;三是以"二级多元确权"为农地产权制度创新节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锦宏  
本文对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制约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后,重点对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对创新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几点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荣材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却未能对产权主体的界定进行系统的考虑,而主要体现为对集体化生产方式的改革,由此导致产权主体多重化。因此,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就必须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重塑和确立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的地位,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蕾  张红丽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农地产权制度是构建在农地上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文章首先对影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农地产权供给不足、农地承包制度供给不足、农地经营制度供给不足、土地使用权流转不完善四个现存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较为重要的缺陷。最后,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提出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