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7)
2023(12407)
2022(9995)
2021(8977)
2020(7055)
2019(15757)
2018(15680)
2017(29916)
2016(16401)
2015(18279)
2014(18521)
2013(18066)
2012(16893)
2011(15484)
2010(16160)
2009(15132)
2008(15051)
2007(13754)
2006(13051)
2005(12404)
作者
(48245)
(39947)
(39775)
(37956)
(25618)
(19049)
(17892)
(15379)
(15359)
(14665)
(13819)
(13263)
(13098)
(12908)
(12671)
(12387)
(11931)
(11613)
(11577)
(11498)
(10335)
(9993)
(9751)
(9245)
(9137)
(9098)
(9018)
(8934)
(8191)
(7940)
学科
(72946)
经济(72867)
管理(47796)
(44807)
(33330)
企业(33330)
中国(26654)
(25201)
地方(23689)
业经(19259)
方法(19166)
农业(16953)
(16282)
数学(15892)
数学方法(15584)
环境(15516)
(15196)
(14619)
银行(14603)
(14599)
(14341)
(14193)
(13985)
金融(13985)
(13512)
贸易(13498)
(13017)
(12954)
地方经济(12480)
发展(11129)
机构
学院(236511)
大学(232113)
(100597)
经济(98277)
研究(89474)
管理(85913)
理学(70903)
中国(70802)
理学院(70052)
管理学(68843)
管理学院(68384)
科学(52444)
(51338)
(48457)
(46083)
研究所(40824)
中心(40479)
(40079)
(39282)
财经(35930)
(34479)
师范(34208)
北京(33803)
(32465)
(32282)
(32255)
业大(31426)
经济学(29889)
农业(29704)
(29097)
基金
项目(145169)
科学(114701)
研究(112089)
基金(102139)
(87898)
国家(87086)
科学基金(74193)
社会(71219)
社会科(67416)
社会科学(67402)
(58528)
基金项目(52231)
教育(50296)
(48683)
编号(46741)
自然(44396)
自然科(43242)
自然科学(43234)
自然科学基金(42422)
资助(41480)
成果(39620)
(38151)
课题(34272)
重点(33544)
发展(31429)
(31079)
(30881)
(30060)
国家社会(29103)
(28355)
期刊
(129928)
经济(129928)
研究(80480)
中国(57837)
(39222)
(35726)
管理(35153)
教育(32338)
学报(31780)
科学(31724)
(30975)
金融(30975)
农业(26352)
大学(24690)
业经(23251)
学学(22839)
技术(21551)
经济研究(19786)
财经(17711)
问题(17304)
(15399)
(13790)
(13425)
国际(12835)
图书(11937)
世界(11920)
现代(11719)
(11630)
论坛(11630)
技术经济(11608)
共检索到396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单晓娅  潘康  李旻峰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点发展区域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是依然存在工业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难以调和的矛盾。本文探讨了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所存在的生态环境资源、工业污染、区域污染转移等问题,并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工业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旱日实现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单晓娅  潘康  李旻峰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点发展区域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是依然存在工业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难以调和的矛盾。本文探讨了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所存在的生态环境资源、工业污染、区域污染转移等问题,并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工业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旱日实现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必定会影响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亦决定中国城市化是否是可持续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形成节约、环保、文明意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保平  
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 ,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和城市现代工业同时并存的二元工业化格局。为了消除西部二元工业化引起的一系列负效应 ,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推动城乡工业结构调整。建设小城镇 ,推动西部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进行制度创新 ,最终实现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萍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到达现代化发展的彼岸。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化作为一项国策,对于扩大需求、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相协调的方面,也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文渊  李树丞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 ,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地区非均衡性发展格局 ,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境地。我国作为地区非均衡发展较为明显的发展中国家 ,一直都在寻找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 ,以谋求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共同进步。而目前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 ,就是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失衡发展、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和区域市场发展的不协调。因此区域市场和农村工业化协调发展成为推进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张沛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筱鹏  陈凌虎  
发达国家信息化进程是在其实现了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分析了中国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 ,并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现阶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协调均衡发展,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二者在发展进程中的失衡状态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综合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的思路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城市化的雄厚物质基础;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怀宝  冯英浚  曲世友  
工业化与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信息化,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波阳  罗黎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宁媛媛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重视城镇发展的动力培育,注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沈阳市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产业集聚要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产城"深度融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保平  洪银兴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既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德雨  
工业化提高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工业部门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支撑。文章针对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面临能源消耗粗放、使用效率低,工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低的问题,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异大导致环境治理的复杂局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我国工业化范畴,减少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推动我国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