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6)
2023(12623)
2022(11034)
2021(10295)
2020(8419)
2019(19293)
2018(19289)
2017(36573)
2016(19657)
2015(22109)
2014(22234)
2013(21822)
2012(19992)
2011(18075)
2010(18209)
2009(16754)
2008(15997)
2007(14079)
2006(12404)
2005(10492)
作者
(57348)
(47854)
(47410)
(45071)
(30093)
(22889)
(21447)
(18695)
(18143)
(16936)
(16464)
(15918)
(14950)
(14905)
(14662)
(14305)
(14240)
(14001)
(13420)
(13295)
(11824)
(11637)
(11370)
(10824)
(10685)
(10636)
(10537)
(10534)
(9539)
(9411)
学科
(79865)
经济(79784)
管理(57203)
(54148)
(41646)
企业(41646)
方法(34563)
(32241)
数学(29684)
数学方法(29333)
农业(21432)
中国(20275)
业经(20117)
(18897)
环境(18851)
地方(18793)
(18611)
(13797)
(13678)
(13431)
理论(13378)
(12453)
贸易(12447)
(12179)
(12063)
技术(11537)
教育(11126)
(11039)
财务(10977)
财务管理(10956)
机构
学院(282391)
大学(280941)
管理(113526)
(107206)
经济(104618)
理学(99093)
理学院(98000)
管理学(96264)
管理学院(95766)
研究(92585)
中国(67285)
(59690)
科学(59183)
(48625)
(46869)
(45475)
业大(44351)
中心(42486)
研究所(41767)
(40037)
(39285)
师范(38946)
财经(38122)
北京(37617)
农业(36717)
(34611)
(33867)
(33231)
师范大学(31339)
经济学(30763)
基金
项目(199675)
科学(156259)
研究(147565)
基金(143577)
(124624)
国家(123517)
科学基金(106214)
社会(92141)
社会科(86892)
社会科学(86869)
(78855)
基金项目(77526)
自然(68779)
自然科(67051)
自然科学(67035)
教育(66687)
自然科学基金(65782)
(65565)
编号(61328)
资助(57899)
成果(48976)
重点(44123)
(43054)
(42997)
课题(41620)
(40707)
科研(37879)
创新(37798)
国家社会(37337)
大学(37149)
期刊
(121527)
经济(121527)
研究(79421)
中国(51047)
(49064)
学报(45416)
科学(42526)
管理(39220)
大学(34833)
农业(33401)
(33354)
学学(32929)
教育(31630)
技术(24172)
业经(23009)
(21879)
金融(21879)
经济研究(17570)
财经(17446)
问题(15886)
图书(15731)
科技(14791)
(14696)
资源(14681)
(14619)
(14202)
理论(13785)
实践(12840)
(12840)
技术经济(12753)
共检索到400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娜  王伟  
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带来了乡村居民改造其生活环境的热情,使得传统的乡村景观逐渐向现代化乡村景观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能够体现当地乡土气息和文化的自然、半自然斑块不断地被人工斑块所代替,因此,造成了乡村景观中自然元素减少、凋敝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在可持续理念的推动下,注重生态、保护乡土文化、发挥乡村自然景观资源,逐渐成为了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主导思想。通过调研探索现阶段乡村景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素,提出应对设计策略,并在青木川镇李家院村进行了设计实践,探索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环境设计方法,为乡村的景观设计起到示范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俊天  刘益良  
意大利基安蒂(Chianti)地区的乡村景观是山地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通过对该地区村落的历史地理概况的基本描述和乡村景观现场的实地考察,认真分析该地区乡村景观形成与存续的缘由、发展与理路,具体包括注重乡村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自然生态的全面保护,乡村聚落与历史现实的有机延展,农业生产与田园生活的持久共生等。这些可为当下中国尤其是江南山地与丘陵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启发。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徐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方浩俊  
~~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银利军  
《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为建设生态和谐的农村景观提供了战略支持,科学合理的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反过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应当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并坚持整体性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坚持地域文化保护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等角度展开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雪  
<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这一数据意味着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性空前凸显,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潜在风险,如何为老年群体提供舒适、健康、丰富的养老服务,成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更适合老年群体生活。乡村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足以满足老年群体向往自然风光的养老需求。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康  王雪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行动的持续推进,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适时乡村景观规划与改造设计大行其道和蔚然成风,尤其是生态园林设计理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花林,刘黎明,徐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建红  朱雪梅  谢涤湘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对乡村景观生态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对城市蔓延内涵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蔓延对乡村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提出在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应从城乡互动的视角分析城市蔓延与乡村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加强从微观尺度分析城市蔓延所导致的乡村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并因地制宜地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时空尺度城市蔓延与乡村景观生态安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在合理区域增长是协调乡村景观生态保护与城市空间增长矛盾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博峰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村景观设计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尊重、挖掘并继承乡村特色文化,并兼顾外在的生产景观设计。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理念不合理、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资金不足等,导致乡村景观的特色及优势难以发挥。为此,应当树立科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提升乡村景观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多渠道筹集乡村景观设计资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壁成  刘德林  张膺  方炫  白小梅  
研究目的: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研究黄土高原乡村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方法:RS/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近30年来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草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坡耕地面积减少和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上黄村可划分为生态环境保护区、旱作农业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三个功能区。研究结论: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结构优化调整与生态功能区划,对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严重退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玮   韦姿言   张嘉龙   刘汉成  
文章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度挖掘生态型乡村景观的设计需求,利用全面质量管理KJ法整合用户需求卡片;编制KANO模型问卷,依据调研结果对生态乡村景观设计需求进行属性分类;结合Better-Worse系数明确构成优先级分析的设计依据。研究得出3项必备型需求、5项期望型需求、2项魅力需求的优先等级,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与研究思路。运用KANO模型分析生态乡村景观各项设计要素属性与优先级,为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依据与方向,有利于丰富现有生态型乡村景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