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1)
2023(17561)
2022(14593)
2021(13567)
2020(11341)
2019(25692)
2018(25759)
2017(50412)
2016(27408)
2015(30785)
2014(30582)
2013(30310)
2012(27668)
2011(24878)
2010(25135)
2009(23484)
2008(23337)
2007(21132)
2006(19130)
2005(17132)
作者
(78551)
(65647)
(64944)
(61895)
(41785)
(31283)
(29455)
(25547)
(24814)
(23512)
(22109)
(21991)
(21021)
(20741)
(20287)
(19877)
(19409)
(19207)
(18789)
(18737)
(16292)
(16264)
(15937)
(15094)
(14692)
(14671)
(14584)
(14510)
(13161)
(12999)
学科
(115612)
经济(115471)
(105299)
管理(89281)
(86509)
企业(86509)
(49707)
方法(48174)
数学(38397)
数学方法(37973)
业经(35607)
农业(33142)
(32931)
中国(30889)
(23805)
地方(23705)
(22759)
财务(22684)
财务管理(22653)
(21724)
技术(21492)
企业财务(21446)
(20444)
(20421)
贸易(20410)
理论(20288)
(19851)
(19841)
(18466)
(17410)
机构
学院(395400)
大学(390069)
(164556)
管理(162310)
经济(161131)
理学(139508)
理学院(138125)
管理学(136126)
管理学院(135398)
研究(130096)
中国(101296)
(82923)
科学(77594)
(75068)
(73857)
(64755)
(60517)
业大(60222)
中心(59696)
财经(59452)
研究所(58390)
农业(56479)
(54003)
北京(52026)
(50085)
师范(49714)
(48426)
经济学(47531)
(46574)
经济管理(43862)
基金
项目(261256)
科学(207009)
研究(196477)
基金(189832)
(163359)
国家(161817)
科学基金(140500)
社会(125054)
社会科(118250)
社会科学(118218)
(102467)
基金项目(100427)
自然(89472)
教育(88314)
自然科(87388)
自然科学(87371)
自然科学基金(85845)
(84432)
编号(82245)
资助(77077)
成果(66418)
(57889)
重点(57342)
(56971)
(55639)
课题(55029)
创新(51319)
国家社会(50978)
教育部(49751)
人文(49419)
期刊
(191697)
经济(191697)
研究(117668)
中国(76122)
(73290)
管理(62136)
(57937)
学报(56853)
科学(55549)
农业(49511)
大学(44529)
学学(42073)
教育(40748)
(39452)
金融(39452)
业经(36398)
技术(35295)
财经(28840)
经济研究(28391)
(26042)
问题(25628)
(24723)
技术经济(21405)
现代(19727)
图书(18992)
世界(18895)
(18874)
理论(18784)
科技(18685)
商业(18224)
共检索到594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义成  李聪  
西部山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但当地农户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经济状态,面临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山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对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来自陕西秦岭山区的1000多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户集约化生产策略的决定,结果表明户平均人力资本是农户采用集约化生产策略的关键,较高的孩子和老人比重阻碍了农户采用集约式农业生产策略。相关环境和扶贫政策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农户的农业生产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彦林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自古就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农业粗放型经营不仅使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俊霞  陈玉萍  吴海涛  丁士军  
对南方农户主要农作物的技术需求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了不同农户对农业技术选择和排序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许多农户把对新品种、省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排在首位,尤其是新品种的需求;(2)农户对新农具、新农药化肥有一定的需求;(3)在新品种性状调查中,高产、稳产是更高比例的农户选择新品种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的作物在品质和抗性上的首选因素也存在差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顾培亮  
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很多,主要有:(1)单产变化;(2)价格变化;(3)新技术或新知识变化;(4)农业投入水平变化;(5)政府政策变化;(6)法律变化;(7)消费者偏好变化,等等。通过权衡风险和收益,采用适宜的管理策略来规避风险,提高收益,形成了一系列非确定性关系下的风险决策方法。联系河北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各种主要的规避或减少农业生产风险的方法和策略,如利用偏相关系数最小的方法选择稳定的生产项目;采用多种经营以分散风险的组合策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灵活性的诸多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耘  李辛  
本文认为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人口过于庞大。而提高生产效率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在整个社会能够承受这过于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时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成为可能。而消化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的最好、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农村城镇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  张爱中  
论农行集约化经营的策略取向刘永,张爱中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农行的业务经营方式也必须尽快实现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的转变,即通过增加经营要素的科技含量,并通过相对集中的要素投入以及有效调整要素组合来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向东  
论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宁向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农业迄今仍然尚未摆脱落后的面貌,仍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产业,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振兴和发展农业,最根本的就是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芸  李文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是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是政策制定的立足点。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产粮大县的入户调查,掌握当前农村生产发展的现状,分析农户在农业发展生产中面临的问题,研究他们的发展需求以及地区差异,为政府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宝国  孙伟  
农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初探于宝国,孙伟目前,农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营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效益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此种状况如不切实加以扭转,农行的生存与发展将难以为继。”为此,应根据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在农行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匡远配  陆钰凤  
农地流转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形成机理,并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投入因素方面,财政支农和农业劳动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负影响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在配置因素方面,城镇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增长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此外,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大财政支农强度,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匡远配  陆钰凤  
农地流转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形成机理,并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投入因素方面,财政支农和农业劳动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负影响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在配置因素方面,城镇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增长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此外,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大付  孙夏耘  张伟  
农业集约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持续化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高产和持续都是我国农业追求的基本目标。针对两者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对立统一关系。其协调的基础在于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容互补;对立性主要表现在农业集约化带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统一性在于集约高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双向反馈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鸿  
目前有关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性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是采用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分析中忽略了一个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与其相邻的其他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对此,在对非农就业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机制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运用2001~2009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从宏观角度实证考察了非农就业因素对一个地区农户平均农业生产性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户平均农业投资水平。非农就业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从不同区域看,东北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对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其次,然后是中部与西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市场改变着农户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亦对农户的生产结构和要素配置产生冲击。基于CFPS2018年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46个农户样本数据,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分为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从农户非农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视角,考察其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非农收入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对农户短期流动资产投资影响更大;第二,土地转出户倾向于减少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土地转入则对农户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非农收入与土地流转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考虑内生性后,土地转出对农户流动性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依然稳健;而土地转入使得农户因土地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辉  
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是考察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多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较高,农户经营农地最优规模效率的最优规模出现在5-15亩之间,占规模最优总户数的74.65%;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纯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农户经营农地的最优纯技术效率的最优规模出现在5亩以下,占规模最优总户数的72.73%;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综合效率还处于初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