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2)
- 2023(7537)
- 2022(6470)
- 2021(6089)
- 2020(5166)
- 2019(11783)
- 2018(11933)
- 2017(21709)
- 2016(12415)
- 2015(14109)
- 2014(14361)
- 2013(14003)
- 2012(13089)
- 2011(11680)
- 2010(11642)
- 2009(10547)
- 2008(10146)
- 2007(9301)
- 2006(8163)
- 2005(7091)
- 学科
- 济(46404)
- 经济(46347)
- 管理(29819)
- 业(24933)
- 地方(20984)
- 农(17783)
- 企(17750)
- 企业(17750)
- 方法(15031)
- 学(13705)
- 数学(12918)
- 数学方法(12714)
- 农业(12048)
- 中国(11710)
- 环境(11590)
- 业经(10222)
- 地方经济(9874)
- 财(9786)
- 制(9364)
- 生态(7865)
- 和(7716)
- 理论(7646)
- 体(7614)
- 资源(7160)
- 划(6885)
- 融(6648)
- 金融(6640)
- 贸(6302)
- 贸易(6296)
- 发(6114)
- 机构
- 学院(166064)
- 大学(162473)
- 研究(63139)
- 管理(59173)
- 济(56494)
- 经济(54716)
- 理学(49284)
- 理学院(48531)
- 管理学(47467)
- 管理学院(47178)
- 中国(46307)
- 科学(44485)
- 农(39527)
- 京(36706)
- 所(33991)
- 业大(32270)
- 研究所(31254)
- 农业(30446)
- 中心(29543)
- 江(28971)
- 省(27404)
- 财(25744)
- 范(25056)
- 州(24920)
- 师范(24784)
- 院(24329)
- 北京(23233)
- 技术(21066)
- 农业大学(19835)
- 科学院(19825)
- 基金
- 项目(118074)
- 科学(89386)
- 研究(84504)
- 基金(79466)
- 家(71927)
- 国家(71323)
- 科学基金(58319)
- 省(52160)
- 社会(48667)
- 社会科(45612)
- 社会科学(45592)
- 基金项目(43534)
- 划(42207)
- 自然(39345)
- 自然科(38106)
- 自然科学(38091)
- 自然科学基金(37290)
- 教育(37252)
- 编号(35148)
- 资助(31442)
- 成果(28197)
- 重点(27515)
- 发(27491)
- 课题(26500)
- 计划(24352)
- 创(23407)
- 科技(23251)
- 部(23251)
- 科研(22311)
- 创新(22003)
共检索到26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支玲 谢彦明 张媛 刘燕 郭小年
文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距离函数模型及指标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特点,构建和确定各层次判断矩阵及各指标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距离值的计算方法,说明判断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高低的标准。以云南省玉龙县、贵州省修文县、陕西省靖边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玉龙县、靖边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处于较高水平,修文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处于一般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案例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支玲 谢彦明 张媛 刘燕 郭小年
文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距离函数模型及指标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特点,构建和确定各层次判断矩阵及各指标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距离值的计算方法,说明判断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高低的标准。以云南省玉龙县、贵州省修文县、陕西省靖边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玉龙县、靖边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处于较高水平,修文县集体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支玲 夏彩贵 刘燕 龙勤 郑科 杨芳
文章在构建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距离函数模型及指标量化方法进行分析。结合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评价特点,构建和确定各层次判断矩阵及各指标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距离值的计算方法,说明判断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高低的标准。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鹤庆县管护资金保障能力、织金县管护队伍保障能力对综合保障能力的贡献最大,管护条件保障能力对综合保障能力的贡献最弱。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案例县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谦 赵文博 支玲
按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建立西部集体林区民生问题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距离函数模型评价法对玉龙县天保二期民生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玉龙县天保二期民生改善综合距离值较低,民生改善程度较高,但各单项指标的距离值存在差异,社会保障的改善程度最高,而收入的改善程度最低。
关键词:
天保二期工程 民生 评价 玉龙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品迪 喻理飞 付邦奎 殷建强
为了更好地揭示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状况,以修文县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指标敏感度从群落组成结构、群落演替和土壤理化质量等3个方面筛选出18个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近自然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近自然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植被进展演替,群落近自然度综合指数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从草坡阶段演替到乔木林阶段,群落近自然度综合指数从0.127上升到0.617;由于示范区的乔木林群落主要是早期型乔木林,群落自然度综合指数相对较低,群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演替阶段,需要进行群落结构调整;适时引入一些大高位芽植物,并对灌木层进行适当的疏伐,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依依
生态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是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能够有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与合理程度。以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迅速的玉龙县作为实证研究区,以社区居民为补偿对象,以不同乡镇为空间单元,以单位土地的机会成本、游憩功能价值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为标准载体,构建了旅游地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模型,对研究区内各空间单元的补偿标准划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人均补偿标准,可将其划分为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中等补偿区、临界补偿区与潜在补偿区5个等级,如果将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与中等补偿区作为补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笛
文章通过回顾云南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情况,分析研究当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依据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核算体系、按项目管理体系管理与经营公益林、多渠道筹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等措施建议。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效益 补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依依 宋子千
近年来,生态补偿受到我国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补偿制度被纳入其中。在生态补偿的具体实践当中,我国实施的是以政府为补偿主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资金来源的生态补偿体制。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数量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也较少,从而决定了生态补偿资金的相对有限。以地处滇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支玲 魏吴琴 李谦 朱珊绣
以天保区云南省玉龙县和四川省会理县为例,通过农户问卷调查法,取得187份有效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农户公益林抚育需求意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参加林业技术培训与否、知道公益林补偿政策与否及开展过森林抚育工作与否等因素对农户公益林抚育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具体分析各因素后,提出提高农户森林抚育需求意愿、进一步促进公益林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支玲 杨明 卿向阳 徐慧丽 刘燕 赵玉涛
在理解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经济系统对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最弱;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依依 张敏
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将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评价单元,定量评价全县旅游生态持续性状态的空间分异,以综合反映旅游地内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及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反映了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求满足程度,以及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反馈,能够辨识这些关联作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以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空间评价单元,能够直观反映与分析生态持续状态的区域差异与根本原因,有助于生态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空间落实;虽然旅游者的大幅增长导致对资源和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同时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依依
为深入探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与机理,研究选择地处滇西北生态脆弱区,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的云南省玉龙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期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在旅游业起步的探索参与阶段(1988~1996年)和快速发展的发展巩固阶段(1996~2001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并选择与玉龙县邻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永胜县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表明:以旅游业为主的人类活动是玉龙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导致景观格局的不连续性以及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旅游业发展更为快速的发展巩固阶段,旅游业相关的人类活动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玉龙县的发展实践表明,旅游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田华 龚晓丽
生态公益林补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中央和地方自2001年以来安排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护进行补偿,这些财政资金是否达到了其支出的预期目标是当前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从论证生态公益林补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大意义入手,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贵州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现状,并采用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从生态公益林补偿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状况提升效率两方面进行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财政支出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的财政支出无论在"生产有效性"方面还是在"管理有效性"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风
对多民族共居的云南省丽江玉龙县九河白族乡的语言调查发现:多种语言能够和谐共存,民众能够和谐相处;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在当地各族居民的社会交际、情感联络、生存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各自功能;一些少数民族民众不但能兼用汉语,还能不同程度地兼用别的少数民族语言。随着各民族交往范围的扩大,语言生活呈现出汉语作用日益突出,母语在民族内部交往中有顽强生命力,以及曾经作为区域优势语言的民族语兼用程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支玲 李娅 郑科 王慧 苏建兰 杨芳
在探讨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评价内容的基础上,从管护队伍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条件保障4个方面构建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管护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相关指标的内涵,对各指标的影响因子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依据距离函数模型的基本要求,提出选择参照值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为例
第三方购买机制、医疗费用控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
确权发证 分类经营 合理补偿——贵州锦屏县集体林区公益林产权改革问题与建议
中注协举办2023年云南省永胜县送智援教公益培训班
贫困地区不同方式生态补偿减贫效果研究——以云南省两贫困县为例
发挥综合效益 助推“三农”发展——云南省沾益县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实践
旅游业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贵州省荔波县、云南省昆明市团结乡和云南省石林县的案例分析
我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主体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其估值研究
云南省姚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效益研究
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竹产业发展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