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7)
2023(12272)
2022(10640)
2021(9801)
2020(8133)
2019(18992)
2018(18493)
2017(34622)
2016(18940)
2015(21633)
2014(22031)
2013(22223)
2012(21615)
2011(20022)
2010(20430)
2009(19129)
2008(18953)
2007(17028)
2006(15275)
2005(14297)
作者
(58789)
(49326)
(49192)
(47037)
(31485)
(23919)
(22529)
(19240)
(18677)
(17820)
(17037)
(16603)
(15981)
(15842)
(15593)
(15362)
(14712)
(14478)
(14269)
(14249)
(12654)
(12401)
(11986)
(11416)
(11269)
(11159)
(10963)
(10920)
(10121)
(9913)
学科
(103417)
经济(103334)
管理(46839)
(46249)
方法(35499)
(33300)
企业(33300)
数学(31243)
数学方法(31024)
地方(29945)
中国(28791)
(27559)
(21132)
业经(20463)
农业(19018)
(18788)
地方经济(17122)
(16631)
贸易(16618)
(16065)
(15945)
(15233)
金融(15231)
环境(14825)
(14642)
银行(14604)
(14169)
(14059)
(13465)
技术(11350)
机构
学院(283324)
大学(282539)
(127450)
经济(124808)
研究(110662)
管理(101153)
理学(85017)
理学院(83832)
中国(83738)
管理学(82463)
管理学院(81909)
科学(67785)
(61784)
(58944)
(55948)
(54434)
研究所(53193)
中心(49374)
(45808)
财经(43094)
业大(42596)
农业(42475)
(40195)
北京(39849)
师范(39824)
经济学(39801)
(38990)
(38799)
(36085)
(35985)
基金
项目(178476)
科学(138798)
研究(130087)
基金(126463)
(110783)
国家(109812)
科学基金(91746)
社会(82396)
社会科(77967)
社会科学(77943)
(72254)
基金项目(66902)
(59812)
教育(58309)
自然(57449)
自然科(55975)
自然科学(55958)
自然科学基金(54939)
编号(52682)
资助(51858)
(45555)
成果(43479)
重点(41536)
(39186)
课题(37893)
发展(36764)
(36183)
(36175)
创新(34054)
科研(33897)
期刊
(155539)
经济(155539)
研究(91636)
中国(64859)
(50947)
学报(46137)
科学(42736)
(42647)
管理(37098)
农业(34459)
大学(33717)
学学(31628)
教育(30486)
(29844)
金融(29844)
技术(25333)
经济研究(25149)
业经(24475)
财经(21901)
问题(20263)
(19088)
(18973)
(16600)
技术经济(16062)
世界(15273)
资源(15171)
国际(14938)
统计(14064)
商业(13814)
图书(13480)
共检索到459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淑源  任志远  
通过对1999—2009年四川省21个市域和181个县域的GDP、人均GDP以及人口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了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时空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基于标准差及Theil系数的度量方法,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分析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原因,旨在为区域协调提供一定的基础。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的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迅速扩大,呈直线型的变化趋势;县域人均GDP分布显示四川省的经济实力集中在少数地区,人均GDP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区县约占70%,而经济收入最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一带,其他一些以攀枝花为首的地区则借助地区资源及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处在全省前列;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无论从市域还是县域来看,其变化趋势都呈倒"U"型曲线,与威廉姆逊的倒"U"型曲线理论相吻合;根据锡尔系数的一阶分解,经济区间和经济区内的差异对整体差异的影响相当;从锡尔系数的二阶分解来看,市内经济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略高于经济区内及区间的差异,因此在重视各地市发展差异的同时,更应重视各县之间的发展差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香菊  
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税收政策经验,分析其政策效应、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正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下一个10年或更长时间,应与时俱进实行有增有减的改革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特殊税收政策,凸现西部地区的政策比较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瑜青  张云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谷群  
在西部大开发中 ,四川必须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因地制宜地选择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一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振兴四川农业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工业 ,正确选择和培育支柱产业 ;三是搞活国有经济 ,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 ;四是发挥地方优势 ,培育四川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明华  郑元文  
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0、2005和2010年的数据,计算出山东省17地市当年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ESDA法进行空间集聚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山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拉大,处于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状态,表现出初步的"俱乐部趋同"现象;青岛、济南两热点区的经济核心地位明显,济青高速和胶济线对沿线地区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鲁西地区经济仍处于低值区,山东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边缘性特征明显;各时段区域发展战略是影响山东省域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谋信  
西部大开发给四川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国际科技合作创造了新的契机。理清思路,找准对策,将推动四川的国际科技合作上新台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钧胜  刘锋  杨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雷刚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胜  
本文就四川人口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发展态势的研究指出 ,人口总量的变动趋势受生育政策不同选择的强烈影响 ,亦即人口总量规模将随生育水平的上升而增高 ,因此 ,选择合理的生育发展水平将至关重要。论文并针对四川未来人口中的劳动力资源基础雄厚 ,黄金年龄结构指数高 ,人口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的幅度大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 ,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与深化等人口态势与特点 ,指出在西部大开发中 ,四川具有优厚的人力资源与条件 ,力争在本世纪前期 ,亦即在四川人口老龄化趋势进入深化阶段以前 ,把四川的经济搞上去 ,将是关系到四川未来发展前景的战略把握与决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国良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加快四川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必须深化企业改革 ,激活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则必须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四川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方面任重道远 ;要通过改革 ,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局面 ,从根本上制止低水平同类产品的“重复生产” ,这是实现国民经济集约型增长的前提 ;同时要把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辩证地结合起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靳春平  廖涛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的区域政策调整,其目的是缩小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以结构转换模型为基础设定相关的经济发展指标,根据四川省的经验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考察西部大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开发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实行政策调整是必要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牛应泽  郭世星  李壮  
本文利用2000~2010年油菜审定品种资料,分析了近10年来四川省甘蓝型油菜育成品种的特点。结果表明,近10年来四川省油菜品种数量明显增多,杂交化、双低化发展迅速,品种株高呈现升高、全生育期呈现延长趋势;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明显增加,每角果粒数也有所增加,千粒重仅略有降低,因此,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潜力明显提高;油菜品种品质得到有效改善,含油率稳步增加,但抗病性(病毒病、菌核病)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大晋  
本文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未来10年甘肃省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家和甘肃省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