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6)
- 2023(13420)
- 2022(11025)
- 2021(10229)
- 2020(8135)
- 2019(18572)
- 2018(18491)
- 2017(33872)
- 2016(18715)
- 2015(20763)
- 2014(20887)
- 2013(20396)
- 2012(18865)
- 2011(17169)
- 2010(17648)
- 2009(16742)
- 2008(16879)
- 2007(15475)
- 2006(14295)
- 2005(13434)
- 学科
- 济(74157)
- 经济(74051)
- 管理(64016)
- 业(55141)
- 企(46832)
- 企业(46832)
- 中国(25545)
- 制(22712)
- 农(22636)
- 财(22584)
- 地方(22104)
- 业经(21252)
- 方法(20675)
- 银(16691)
- 银行(16675)
- 数学(16102)
- 行(16018)
- 数学方法(15872)
- 融(15281)
- 金融(15278)
- 体(15129)
- 农业(15064)
- 学(13726)
- 发(13558)
- 务(13549)
- 财务(13497)
- 财务管理(13451)
- 环境(13187)
- 和(12968)
- 企业财务(12753)
- 机构
- 学院(260419)
- 大学(256724)
- 济(104113)
- 经济(101505)
- 管理(97084)
- 研究(93896)
- 理学(79192)
- 理学院(78219)
- 管理学(77092)
- 管理学院(76543)
- 中国(75820)
- 京(57241)
- 财(55683)
- 科学(55140)
- 所(48093)
- 江(44188)
- 中心(42951)
- 研究所(42540)
- 农(40755)
- 财经(40383)
- 北京(37244)
- 范(36794)
- 师范(36450)
- 经(36264)
- 州(35578)
- 院(34612)
- 业大(33838)
- 省(32479)
- 农业(30962)
- 经济学(30423)
- 基金
- 项目(160385)
- 科学(125520)
- 研究(123886)
- 基金(111817)
- 家(96449)
- 国家(95523)
- 科学基金(81379)
- 社会(77242)
- 社会科(73050)
- 社会科学(73033)
- 省(64822)
- 基金项目(58198)
- 教育(57022)
- 划(53524)
- 编号(52149)
- 自然(49295)
- 自然科(47933)
- 自然科学(47923)
- 自然科学基金(47039)
- 资助(44503)
- 成果(44139)
- 发(39943)
- 课题(38143)
- 重点(36798)
- 部(34694)
- 制(34654)
- 创(33733)
- 发展(32282)
- 性(32072)
- 展(31724)
共检索到439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劳承玉
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西电东送",为西南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带来了空前机遇,对缓解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双重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电发展面临的移民、环保等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开发的成本支付和收益分享不匹配、资源开发机制和资源利益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文章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能资源开发,必须规范水能资源的管理制度,按市场化手段配置水能资源,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水能有偿使用的财税制度。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水能资源 管理制度 改革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瑜 李瑞娥
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稳定增长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结合中国目前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发展现状,从制度深层次视角进行必要的反思,探索区域经济开发的有效模式,对于新一轮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为此,着力分析西部大开发在实践与制度创新上的内在逻辑一致性,从正反两方面揭示经济开发与实践的逻辑演进规律,提出西部开发实践中存在的四个制度性逻辑背反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制度掣肘和需要突破的思维禁锢,提出西部开发的制度性启示与政策创新的内涵方向。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制度背反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在东 石惠娟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开展西部地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义,有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受到农村地区自身发展薄弱、农民群众认识不足等瓶颈制约。对此,推进新时代西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坚持强基固本,筑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力量;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搭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平台;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新时代西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民良 祝丹涛 李秀芹
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除了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以外 ,还有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拉动市场需求的作用 ,因而也有提高效率的功用。在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后 ,本文描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强调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同时 ,应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市场 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春林 卢正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兵 钟骁勇 徐博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发展与改革开放同行,回顾40年来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历程,总结经验并指导今后实践,对于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理念引领自然资源管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影响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决策。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卿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慰华
根据工业化的评价标准,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化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第二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但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象严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加强了东西部人员的流动和西部地区的外向度。西部地区工业化的趋势是通过加速技术进步,合理调整资源开发方向,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和财政税收政策;加快地区网络工程建设;建立适合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体系;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关键词:
工业化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秋衡
西部大开发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提供了机遇。当前 ,建立现代民办大学制度亟须解决理念偏差、产权不清 ,民办高校运行效率低下以及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现代民办大学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李华
本文认为 ,生产要素流动有沉淀成本 ,沉淀成本是影响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经济变量。因为理性的投资主体不仅要考虑投资收益率 ,还会考虑投资成本的回收状况。因此 ,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在不断完善市场制度的同时 ,还需要完善非市场制度。政府的制度安排原则在于降低或减少生产要素沉淀成本 ,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以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甘肃省财政科研所课题组
一、西部大开发需要财政制度的创新 实施西部大开发,需要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尽可能以经济手段支持西部大开发。在财政负担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政府只有改革创新财政制度,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作出明确的界定,使财政收入的基础更多地依靠个人而不是企业,依靠所有企业而不单单是国有企业,使财政支出集中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财政收入才能有稳定充足的保障,财政支出也才能大幅度的节减并走向规范,财政压力才能解除,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道法
要实施西部大开发 ,就要有相当的资金投入。实践证明 ,没有金融的支持 ,经济就难以持续快速地发展 ,这就迫切需要我国金融深化改革 ,使银行朝着“全能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西部的银行要在“全能化”改革中先行一步 ,如果按现行的银行制度 ,银行业难以担当起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足够资金的任务。但鉴于我国实施业务分离的银行制度不久 ,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实行商业银行的“一行两制”制度 ;(二 )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制度 ;(三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银行相配合 ;(四 )加强西部区域性货币政策研究 ;(五 )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关键词:
西部开发 银行制度 全能银行 资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一个地区的开发,从长期看,表现为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不仅要求经济增长,而且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学理论队古典的资本积累论,新古典的技术贡献论,直到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导致的报酬递增的解释,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增长的途径和源泉,但这些理论不完全适合缺乏资本和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也不完全适合普遍缺乏资本、技术、知识、人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沉淀资本投资的存在,不仅使理性的投资主体考虑投资收益率,而且应该考虑投资成本的回收状况。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具有沉淀成本,必然会影响投资主体的进入,所以,政府的制度安排需要着眼于降低生产要素沉淀投资成本,以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关键词:
沉淀成本 西部大开发 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