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5)
2023(15008)
2022(12702)
2021(11977)
2020(9664)
2019(22503)
2018(22174)
2017(41547)
2016(23594)
2015(26624)
2014(26928)
2013(26347)
2012(25254)
2011(23246)
2010(23877)
2009(22100)
2008(22025)
2007(20430)
2006(18482)
2005(16962)
作者
(67799)
(56917)
(56688)
(54085)
(36022)
(27376)
(25925)
(22103)
(21723)
(20640)
(19388)
(19019)
(18252)
(18192)
(17874)
(17572)
(17463)
(16742)
(16570)
(16367)
(14525)
(14489)
(14036)
(13202)
(13083)
(12915)
(12847)
(12620)
(11684)
(11598)
学科
(101021)
经济(100930)
(63914)
管理(55698)
(51935)
(39850)
企业(39850)
方法(35534)
农业(34469)
中国(33937)
数学(31442)
数学方法(31071)
地方(28454)
业经(24934)
(22335)
教育(21878)
(20972)
(19634)
(18779)
贸易(18765)
(18597)
(18145)
(16833)
银行(16804)
(16254)
(16150)
金融(16147)
(15696)
理论(15613)
发展(14858)
机构
学院(336876)
大学(334869)
(138732)
经济(135540)
研究(124742)
管理(120522)
理学(101951)
理学院(100650)
管理学(98877)
管理学院(98205)
中国(92395)
科学(74528)
(73134)
(72092)
(64580)
(63193)
研究所(57998)
中心(57194)
(55420)
农业(55237)
(53943)
师范(53551)
业大(52471)
财经(48257)
北京(47152)
(43837)
(43609)
(43579)
师范大学(42776)
经济学(41437)
基金
项目(210627)
科学(165262)
研究(162954)
基金(147052)
(126905)
国家(125602)
科学基金(105463)
社会(101042)
社会科(95170)
社会科学(95143)
(85389)
教育(78623)
基金项目(76857)
(72076)
编号(70451)
自然(63928)
自然科(62327)
自然科学(62308)
自然科学基金(61169)
成果(60060)
资助(59508)
(52083)
课题(51067)
重点(48450)
(47781)
(43596)
发展(42605)
(42323)
(41877)
(41640)
期刊
(167715)
经济(167715)
研究(111341)
中国(81650)
(74281)
教育(62647)
学报(51266)
农业(50081)
科学(47971)
(47072)
管理(40912)
大学(40227)
(37890)
金融(37890)
学学(36647)
业经(32270)
技术(31556)
(24682)
经济研究(24613)
财经(23547)
问题(23154)
(20358)
(17799)
世界(17267)
(16762)
技术经济(16701)
农村(16550)
(16550)
职业(16059)
农业经济(16023)
共检索到539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录民  刘光哲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滞后,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增长缓慢。制约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直接原因是西部经济落后,深层原因是中央和地方在基础教育的财权和事权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及时调整思路,优化投资结构,建立以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为主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已成为提高西部大开发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新三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教育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得到加强;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新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经验是:增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教师教育;发展农牧区寄宿学校。新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学校运行困难;办学成本过高,教育投资效益不高;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新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是:科学规划,完善体制,增加投入;因地制宜,制定特别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永乐  
通过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多角度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区域内省际分异较明显;新型工业化总水平以及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区域且差距并未明显缩小甚至趋于扩大,而经济效益水平持续提升已居各区域之首。最后针对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卫东  刘淼  
基于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12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揭示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时序演变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进行检验,并着重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占比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出"快速上升—急剧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下降"的4阶段特征;中农业碳排放区和低农业碳排放区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高农业碳排放区和偏高农业碳排放区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变趋势;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不成立,农业碳排放与农村居民收入呈正U形关系;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惯序性,与第三产业占比的关系呈现倒U形。得到启示,持续推进西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模式,甚至绿色化、智能化模式转型发展,以及增加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收入,是实现西部农业碳减排,推进大开发下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新锋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承受着人口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双重压力 ,却又难以得到本地非农业部门的支持。我们要正确认识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实行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加快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东西部地区的交流 ,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忽视教育事业、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等软环境建设,导致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相对增加。因此,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应当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化水平,才能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清华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收敛性以及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并不存在收敛性,而是呈发散态势;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最后,针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丰玉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搜集了从1998年到2007年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双倍差分法,得出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城镇化以及贸易、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在排除样本选择偏误和小样本偏误干扰的前提下,西部地区在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后,较为显著地缩小了其城镇化率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即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了城镇化。最后文章提出今后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道路在进出口贸易、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杨  王丽琴  
本文认为 ,在西部市场中农村市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对西部经济的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 ,启动西部农村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开拓和发展西部农村市场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 1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2 )调整商品供给结构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 4)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制 ,保证渠道畅通 ;( 5)重振乡镇企业 ;( 6)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步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景民  李瑾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杨博  戴明爽  
金融是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要使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就必须从农村的金融着手。但是,我国西部农村现有的金融生态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双双落后的局面。研究分析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探索西部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具体路径,对我国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海洋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十余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梳理和分析这些政策的演进,可以发现其具有从总体的基础的初步开发向点线结合的区域重点开发演进、从外延式开发向内涵式开发演进、从提供外部规划向引导建立内部机制演进、从整体性的一般化政策向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政策演进的特点。当前,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必须在把握政策演进趋势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更加充分了解西部发展实际,积极适应新常态,有效融入新战略,设计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西部自身优势,努力实现西部地区快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