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9)
- 2023(18433)
- 2022(15235)
- 2021(13860)
- 2020(11666)
- 2019(26464)
- 2018(26140)
- 2017(49927)
- 2016(27206)
- 2015(30500)
- 2014(30563)
- 2013(30180)
- 2012(27946)
- 2011(25262)
- 2010(25080)
- 2009(23177)
- 2008(22786)
- 2007(20340)
- 2006(17720)
- 2005(15924)
- 学科
- 济(120530)
- 经济(120405)
- 管理(76443)
- 业(76065)
- 企(59891)
- 企业(59891)
- 方法(52840)
- 数学(46938)
- 数学方法(46432)
- 农(34375)
- 中国(33896)
- 地方(29462)
- 财(29133)
- 业经(26715)
- 农业(23407)
- 学(23363)
- 贸(22604)
- 贸易(22592)
- 易(21867)
- 制(20722)
- 银(18442)
- 银行(18377)
- 融(18190)
- 金融(18186)
- 务(18184)
- 财务(18124)
- 财务管理(18079)
- 环境(17987)
- 技术(17735)
- 行(17559)
- 机构
- 学院(393030)
- 大学(392017)
- 济(161748)
- 经济(158555)
- 管理(149979)
- 研究(135144)
- 理学(129684)
- 理学院(128189)
- 管理学(125871)
- 管理学院(125162)
- 中国(101218)
- 科学(85006)
- 京(82820)
- 农(74401)
- 财(72735)
- 所(69320)
- 研究所(63172)
- 业大(62898)
- 中心(62876)
- 江(59426)
- 农业(58713)
- 财经(58247)
- 经(52962)
- 北京(51621)
- 范(51327)
- 师范(50664)
- 经济学(49625)
- 院(48487)
- 州(47475)
- 经济学院(44976)
- 基金
- 项目(267743)
- 科学(210216)
- 基金(194366)
- 研究(188993)
- 家(172080)
- 国家(170659)
- 科学基金(145544)
- 社会(121079)
- 社会科(114853)
- 社会科学(114822)
- 省(105635)
- 基金项目(103090)
- 自然(95921)
- 自然科(93748)
- 自然科学(93721)
- 自然科学基金(92042)
- 划(89527)
- 教育(87122)
- 资助(79262)
- 编号(75133)
- 发(61329)
- 重点(60967)
- 成果(59886)
- 部(58533)
- 创(55589)
- 课题(52518)
- 创新(52040)
- 科研(52027)
- 计划(50441)
- 国家社会(50422)
- 期刊
- 济(175995)
- 经济(175995)
- 研究(109870)
- 中国(76340)
- 农(68246)
- 学报(67461)
- 科学(60347)
- 财(56126)
- 管理(54003)
- 大学(50222)
- 学学(47725)
- 农业(46056)
- 教育(38704)
- 融(36677)
- 金融(36677)
- 技术(34207)
- 业经(30352)
- 财经(28650)
- 经济研究(28322)
- 业(24723)
- 经(24574)
- 问题(24060)
- 版(19772)
- 技术经济(19443)
- 统计(18982)
- 贸(18829)
- 科技(18448)
- 商业(18441)
- 资源(17707)
- 策(17644)
共检索到577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丰玉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搜集了从1998年到2007年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双倍差分法,得出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城镇化以及贸易、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在排除样本选择偏误和小样本偏误干扰的前提下,西部地区在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后,较为显著地缩小了其城镇化率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即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了城镇化。最后文章提出今后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道路在进出口贸易、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永乐
通过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多角度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区域内省际分异较明显;新型工业化总水平以及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区域且差距并未明显缩小甚至趋于扩大,而经济效益水平持续提升已居各区域之首。最后针对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型工业化 区域比较 动态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炳全 杨斯迈
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关键优势是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突出劣势是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低。在建设发展中 ,选择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和小城镇发展模式并行的战略是符合省情的。但在完善和实施战略架构时 ,还需要从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广义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学及学术机构在中心城市的分布等方面进一步论证和规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航 朱承亮
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WDS)对产业结构的"结构趋优演化"和"转型升级拖累"效应逻辑框架,利用PSM-DID法对WDS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净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WDS能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未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即未有效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WDS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先正后负,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转型升级拖累"效应逐渐加强;(3)WDS存在"人力资本挤出"及城市化抑制效应且未有效利用外资,对基础设施具有正影响但因布局不合理等并未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4)WDS对西部高行政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作用显著,对西部一般城市不显著。因此,未来WDS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力及资源禀赋,兼顾城市等级发展各地具有自生能力的优势产业,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瑞明 赵仁杰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施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项区域发展战略。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对于其本身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对其他区域发展战略产生借鉴作用。本文首次采用1994—2012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西部大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发现,西部大开发并未有效推动西部地区GDP及其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政策陷阱",在既有体制激励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过度集中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却忽视了体制改革和软环境建设,造成人力资本挤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等不良后果,导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焱林 李格 石大千
将西部大开发政策看作一次自然实验,基于1994—2015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西部大开发对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利用PSM—DID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并未提升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落入了"政策陷阱"之中。机制验证表明由于资源条件放宽,"资源诅咒"现象凸显;并且在中国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过度集中于基础设施投资,却忽视了软环境建设,挤出了城镇化水平、金融发展、人力资本、FDI等技术创新驱动因素,最终导致西部大开发政策演变为政策陷阱。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程中,应当注重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投入,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多方面入手提升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驱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保兴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大开发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区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为例,阐述目前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用创新型的城镇化战略来促进这个地区的发展。1南疆地区发展的若干挑战与问题分析1.1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日益明显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整体发展来看,2002-2007年间西部10个省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忽视教育事业、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等软环境建设,导致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相对增加。因此,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应当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化水平,才能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佳佳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娥 ,王兴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清华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收敛性以及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并不存在收敛性,而是呈发散态势;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最后,针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傅传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仲平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工业化(in- dustrialization)的必然结果,工业化的发展能够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又能促进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当前,研究我国城镇化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对我国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