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9)
2023(9046)
2022(7531)
2021(6927)
2020(5463)
2019(12312)
2018(12288)
2017(22453)
2016(12489)
2015(14350)
2014(14645)
2013(14396)
2012(14213)
2011(13004)
2010(13756)
2009(12807)
2008(13022)
2007(12389)
2006(11455)
2005(10802)
作者
(39312)
(32708)
(32613)
(30751)
(20752)
(15917)
(14698)
(12694)
(12464)
(12148)
(11352)
(11164)
(10656)
(10491)
(10325)
(10016)
(9599)
(9531)
(9434)
(9265)
(8487)
(8176)
(8093)
(7617)
(7589)
(7405)
(7370)
(7355)
(6919)
(6566)
学科
(56757)
经济(56691)
管理(34293)
(30492)
(22145)
企业(22145)
中国(21690)
地方(21516)
(19732)
业经(14912)
农业(13444)
方法(13311)
(13093)
环境(12824)
(12017)
(11723)
(11437)
银行(11421)
(11355)
地方经济(11318)
(11195)
金融(11195)
(11109)
数学(10182)
数学方法(9905)
(9597)
贸易(9581)
(9501)
(9150)
资源(9140)
机构
学院(184413)
大学(180629)
研究(72240)
(70743)
经济(68798)
管理(62242)
中国(57507)
理学(49882)
理学院(49156)
管理学(48036)
管理学院(47703)
科学(45417)
(42361)
(38751)
(35163)
(35002)
研究所(34248)
中心(33180)
(32836)
(29090)
师范(28820)
北京(28463)
(27054)
业大(26704)
农业(26613)
(26352)
(26186)
财经(25209)
技术(22742)
师范大学(22716)
基金
项目(108252)
研究(83210)
科学(83048)
基金(72364)
(63244)
国家(62570)
科学基金(51689)
社会(49745)
社会科(46757)
社会科学(46745)
(45223)
教育(37566)
(37448)
基金项目(37419)
编号(35536)
自然(31108)
成果(30943)
(30273)
自然科(30191)
自然科学(30186)
资助(29758)
自然科学基金(29590)
课题(27270)
重点(25330)
发展(24489)
(24032)
(22462)
(22280)
(21667)
(20712)
期刊
(100912)
经济(100912)
研究(62655)
中国(52547)
(35204)
教育(30947)
学报(29015)
科学(27028)
(26685)
管理(25993)
农业(24137)
(22988)
金融(22988)
大学(21820)
学学(19861)
业经(18317)
技术(18075)
经济研究(13978)
问题(12885)
财经(12535)
(12448)
图书(12366)
(10961)
资源(10821)
(9793)
论坛(9793)
(9697)
(9413)
书馆(9369)
图书馆(9369)
共检索到32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红芳  
建国以来国家对西部进行了数次大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部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带来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分析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生态环境作为公共资源缺乏供给的激励机制,生态产权的模糊降低了具有正外部性的生态建设的成效。产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和可交易性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思路。建立非完全的产权体系,进行自上而下的产权制度变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晓峰  
本文对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作了简要的回顾 ;对可持续发展途径应遵循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区域建设定位应与环境特征梯度相对应和适度发展等基本观点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作了阐明 ;对植被发展的边界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作了分析 ,并对确定的方法和依据通过实例给以了说明 ;对植被建设中的节水材料选育、群落结构合理性、天保工程和合理采伐 3个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江  王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力小  何英  
退耕还林 (草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 ,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 (草 )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 ,对退耕还林 (草 )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 (草 )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 ,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 (草 )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滨淮  
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与导向、特色经济、绿色农业、民俗经济、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两个与发展差距相关的问题:一是加快经济和科技发展,逐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二是促进中西部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这些地区与东部沿海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秋叶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加上人才、资金、技术的缺乏,其发展严重滞后,甚至有的地区仍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解决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拟就与西部开发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在此抛砖引玉。 一、战略布局与阶段目标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让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梯度战略。实践证明,虽然带动和支持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出来,但其优先发展的效应,已被充分证明是有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民良  
本文分析了西部大开发进展和需要解决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指出现在是西部大开发推进的极好时机,提出了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文忠  刘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俊臣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以下观点 :①不能把“天保工程”仅仅理解成生态工程 ,它可以也必须成为富民富县的重大工程之一 ;②“天保工程”的实施应把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自上而下的政府组织方式 ,转变成以农民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多方协作过程 ;③不能忽视村民集体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应尽快赋予造林者 1 0 0年不变且有法律保障的林地权属 ;④重视并运用正确方法解决林区农民的返贫及其生存发展问题 ;⑤森工由“砍树人变为管树人、造树人”后 ,理顺和设计新的森林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⑥现行的检查、自查和互查难以监测评估出真实信息 ,推广与普及农民参与式快速监测评估 (PRA)势在必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国舫  
本文是在《林业科学》上连续登载的“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笔谈的阶段小结。文中概略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位置 ,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的 6项原则 ,即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保护先行 ,善待自然 ;多样措施 ,林草为本 ;生态经济 ,密切结合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加大投入 ,群策群力。最后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及有不同看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这些问题包括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导向问题 ,退耕还林还草的选向问题 ,林草植被建设的方式和技术问题 ,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关系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