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0)
- 2023(11747)
- 2022(9490)
- 2021(8244)
- 2020(6705)
- 2019(15257)
- 2018(15165)
- 2017(29497)
- 2016(15766)
- 2015(17878)
- 2014(18087)
- 2013(17992)
- 2012(17003)
- 2011(15620)
- 2010(15841)
- 2009(14506)
- 2008(14382)
- 2007(12822)
- 2006(11699)
- 2005(10841)
- 学科
- 济(83950)
- 经济(83866)
- 业(45666)
- 管理(44655)
- 企(34194)
- 企业(34194)
- 方法(32526)
- 数学(29100)
- 数学方法(28920)
- 中国(26039)
- 地方(25116)
- 农(23529)
- 业经(18582)
- 财(17154)
- 农业(16488)
- 贸(14149)
- 贸易(14137)
- 制(13823)
- 地方经济(13773)
- 发(13696)
- 易(13548)
- 融(13427)
- 金融(13425)
- 银(13030)
- 银行(13008)
- 学(12976)
- 行(12610)
- 环境(11714)
- 技术(11242)
- 发展(10546)
- 机构
- 学院(234276)
- 大学(233368)
- 济(102807)
- 经济(100821)
- 管理(87845)
- 研究(84256)
- 理学(75019)
- 理学院(74104)
- 管理学(72906)
- 管理学院(72466)
- 中国(64423)
- 京(50079)
- 科学(48886)
- 财(47517)
- 所(42485)
- 农(38585)
- 研究所(38083)
- 中心(37761)
- 财经(37341)
- 江(36737)
- 经(33942)
- 范(32664)
- 经济学(32657)
- 师范(32371)
- 北京(32048)
- 业大(31972)
- 院(30402)
- 州(29734)
- 经济学院(29527)
- 农业(29494)
- 基金
- 项目(152888)
- 科学(121908)
- 研究(113600)
- 基金(111469)
- 家(96401)
- 国家(95566)
- 科学基金(82332)
- 社会(75310)
- 社会科(71446)
- 社会科学(71433)
- 省(59547)
- 基金项目(58273)
- 教育(52125)
- 自然(50573)
- 划(50001)
- 自然科(49423)
- 自然科学(49413)
- 自然科学基金(48564)
- 资助(45806)
- 编号(44999)
- 发(38646)
- 成果(37147)
- 重点(34895)
- 部(34309)
- 课题(32398)
- 发展(31712)
- 国家社会(31669)
- 创(31506)
- 展(31203)
- 教育部(29874)
- 期刊
- 济(120231)
- 经济(120231)
- 研究(75024)
- 中国(52086)
- 农(37148)
- 财(34554)
- 学报(34248)
- 管理(34028)
- 科学(33303)
- 教育(26767)
- 大学(26746)
- 融(26552)
- 金融(26552)
- 学学(25104)
- 农业(24883)
- 业经(20501)
- 技术(20121)
- 经济研究(19830)
- 财经(19222)
- 经(16570)
- 问题(16538)
- 贸(13218)
- 业(13200)
- 技术经济(11920)
- 国际(11911)
- 商业(11896)
- 世界(11729)
- 统计(11179)
- 现代(10612)
- 资源(10505)
共检索到367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张速度,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城镇人地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自相关 西南三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健
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013—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从53.73%提高到65.22%,城镇常住人口从7.3111亿人增至9.2071亿人。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城镇化事关国家建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民生改善,持续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是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必须注意的是,城镇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复杂工程,它不仅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城镇土地不断扩张的过程,也是人口、土地、财政等关键要素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我国依然面临着土地资源供需困局、人地协调发展矛盾和财政供给困境三大矛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翔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将成为我国经济和政治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非均衡协调发展中 ,目前亟需解决产业结构方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等问题。而非均衡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必须建立在思想观念解放和制度创新等基础之上。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水平 协调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水平 协调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治国 唐洪松 张敏
为丰富和完善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纲要,构建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3年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波动幅度不显著,基本徘徊在0.49左右;而耦合协调度由1995年的0.283 2上升至2013年的0.725 4,上升趋势明显。但从耦合协调类型来看,2013年刚步入中度协调阶段,离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阶段差距依然较大;且仅有2010年属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新娜 王娜 孙志毅
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而铁路运力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熵值法对当前中国各省份的城镇化水平以及铁路运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协调度分析法,对城镇化与铁路运力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检验。在此基础上,对适合我国相关省份的铁路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蔡平
文章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构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指数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我国各省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范围内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大部分省区协调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域旅游有利于推进城镇旅游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城镇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竹莘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代敬
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非常丰富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 ,不仅有其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理论和政策 ,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邓小平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既是对毛泽东区域综合发展思想的积极扬弃 ,又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美玉 叶云鹏
文章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我国30个省份2008—2018年面板数据为例,研究我国生态城镇化与绿色金融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发展状态。结果显示:我国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绿色金融水平在波动中上升但发展相对滞后。我国生态城镇化与绿色金融耦合度发展较平稳,处于拮抗阶段,西部地区耦合度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我国生态城镇化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上升,由中度失调阶段过渡到轻度失调阶段。地区差异方面呈现东部最大、中部次之、东北和西部地区较小的状态。总的来说,我国生态城镇化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适度放缓土地城镇化的步伐以维持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