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5)
- 2023(15589)
- 2022(13596)
- 2021(12755)
- 2020(10703)
- 2019(24486)
- 2018(24345)
- 2017(46867)
- 2016(25642)
- 2015(28713)
- 2014(28281)
- 2013(27672)
- 2012(25421)
- 2011(22869)
- 2010(22962)
- 2009(21140)
- 2008(20640)
- 2007(17927)
- 2006(15987)
- 2005(14045)
- 学科
- 济(99087)
- 经济(98947)
- 管理(79682)
- 业(73477)
- 企(62491)
- 企业(62491)
- 方法(41006)
- 数学(34744)
- 数学方法(34309)
- 中国(28263)
- 农(26742)
- 财(26623)
- 业经(23331)
- 地方(23215)
- 学(22629)
- 制(22058)
- 技术(20465)
- 农业(17957)
- 理论(17349)
- 环境(16993)
- 务(16378)
- 财务(16307)
- 财务管理(16276)
- 和(16039)
- 贸(15737)
- 贸易(15723)
- 银(15395)
- 企业财务(15386)
- 银行(15352)
- 易(15188)
- 机构
- 大学(355175)
- 学院(353125)
- 管理(141826)
- 济(137623)
- 经济(134324)
- 理学(122415)
- 理学院(120980)
- 管理学(118977)
- 管理学院(118304)
- 研究(117925)
- 中国(88087)
- 京(76712)
- 科学(73496)
- 财(65241)
- 所(58433)
- 农(54870)
- 中心(53477)
- 研究所(52952)
- 江(52406)
- 业大(52393)
- 财经(51567)
- 北京(48400)
- 范(47651)
- 师范(47251)
- 经(46774)
- 院(43575)
- 州(42832)
- 农业(42741)
- 经济学(40670)
- 师范大学(38321)
- 基金
- 项目(243526)
- 科学(192262)
- 研究(179528)
- 基金(176135)
- 家(152996)
- 国家(151728)
- 科学基金(131211)
- 社会(113155)
- 社会科(107119)
- 社会科学(107090)
- 省(95582)
- 基金项目(94641)
- 自然(85271)
- 自然科(83249)
- 自然科学(83233)
- 教育(81746)
- 自然科学基金(81721)
- 划(80247)
- 编号(73341)
- 资助(70522)
- 成果(59324)
- 重点(54255)
- 创(53677)
- 部(52964)
- 发(51824)
- 课题(50682)
- 创新(49501)
- 制(47065)
- 国家社会(46114)
- 科研(45668)
- 期刊
- 济(154013)
- 经济(154013)
- 研究(105127)
- 中国(73926)
- 学报(53787)
- 管理(53093)
- 科学(51845)
- 财(50419)
- 农(49895)
- 教育(41403)
- 大学(40789)
- 学学(38146)
- 农业(34002)
- 技术(30749)
- 融(29366)
- 金融(29366)
- 业经(25174)
- 财经(24751)
- 经济研究(23051)
- 问题(21324)
- 经(21157)
- 图书(19483)
- 科技(18801)
- 业(18014)
- 资源(17164)
- 理论(16926)
- 技术经济(16899)
- 现代(16471)
- 版(16076)
- 实践(15494)
共检索到523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凯程 李俊丽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结果造成了土地总量有限性与经济建设对用地需求相对无限性的矛盾。目前,西部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出效率却十分低下,滥用土地现象非常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四川眉山为例,分析西部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并探求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途径。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可持续利用 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成毅 邓良基 曾维忠 李宏
利用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眉山市为例,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由此得出2006年眉山市土地及其社会经济因子都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生态因子处于不太协调状态。提出在今后的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有针对性地展开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张凤荣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资源,是人口和环境依托的空间基础,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在可持续发展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也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1991年在泰国举行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和忠 徐卫星
进入21世纪后,浙江的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耕地流失和新增耕地规模均大幅扩张,耕地总体质量出现下降,"上山下海"式耕地补充方式也加大了生态退化的压力,土地利用的"浙江模式"是加速浙江农地非农化进程的重要制度驱动因素。需要探索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土地利用体制、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等入手,提高土地集约使用程度,以解决浙江土地持续利用面临的困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碧 高成凤 张素兰 张世熔 于丽娟
本研究利用Delphi法、AHP法、线性比例变换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建立了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四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状态,四川土地利用处于弱可持续利用状态,并有向可持续利用状态演变的趋势。四川土地利用与保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杨存建 赵景峰 罗怀良
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对各类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价值变率模型,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对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土地利用以林地和牧草地为主,1996~2006年耕地、未利用土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1996~2006年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6年的7 214.588×108元上升到2006年的7 305.018×108元,增加9...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雯熹 邹金浪 吴群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就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影响机制等问题达成共识。该文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方法、结论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研究发现:目前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效率的评价及其影响机制2个方面;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研究完善了效率的理论体系,但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意义具有一定局限性;土地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更加丰富,但实证研究较多,缺乏理论机制的阐述;未来的研究需要完善城市尤其是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体系,重点考虑土地市场化改革、供给侧改革与土地利用效率的联系,促进经济转型中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黄贤金 姚丽 赵雲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对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尺度上,主要关注宏观空间尺度对微观空间尺度的关注较少;(2)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效率评价和驱动机制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不足;(3)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DEA方法实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对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不足。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土地利用效率 研究进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黄贤金 姚丽 赵雲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对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尺度上,主要关注宏观空间尺度对微观空间尺度的关注较少;(2)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效率评价和驱动机制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不足;(3)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DEA方法实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对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不足。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土地利用效率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小曙,杨帆,阎小培
本文从广州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现状入手 ,分析了广州市城市交通的发展及运输结构。在对城市总体土地利用状况描述的基础上 ,探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广州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及目前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一体化。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辉
基于Bootstrap-DEA方法,测算2010年全国622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土地效率均值仅为0.371,整体偏低,内涵挖潜空间较大;土地利用效率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规模递减效应,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利用效率越低;"土地招商"和"卖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废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垄断,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功能,盘活存量土地,是破除城市化面临的土地约束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数据包络分析 土地财政 自助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磊 姜海 陈文宽 贾文韬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围绕土地"三位一体"管理理念,强化土地利用生态管理是当今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综合思路,研究湖滨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镇为实证研究区,通过构建数理量化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2005~2015年间研究区湖滨土地利用状况,并差别化探讨了湖滨土地利用优化模式,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多样化系数和均衡度在时序上变幅较小,在空间上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但总体上处于均衡状态。(2)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体为波动上升趋势,以2012年为拐点,安全状态由较安全向安全阶段转变,总体呈较安全状态。(3)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主要受种植结构优化合理度、人口密度、地均牲畜量、水环境污染负荷、水土流失占比、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的影响,其中人口密度与预期方向相反,种植结构优化合理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余的综合净效应为负。(4)针对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生态安全保护需求与区域发展趋势,差别化地提出退耕还湖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复合农业与生态种植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与教育体验发展模式三类湖滨土地利用模式。综上提出了加强湖滨水土资源保护、优化湖滨农业结构布局和规范湖滨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悦 邓伟 张少尧
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具有互馈关联和交叉耦合的重要特征。如何认知其过程的网络关系已成为响应快速城镇化和乡村转型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乡村振兴所关注的农村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四川省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特征以及网络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8年期间,草地和水田减少的面积最多,其土地利用变化率分别为-0.72%和-0.64%,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林地呈大幅增加,同时粮食作物产量占比大幅下降,而蔬菜产量占比增加了20.43%;2)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两大系统之间互馈关联的特征突出,尤其是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变化同相对应的农产品变化表现出高度的关联性,而旱地变化的关联性具有分异性,突出了当前农业结构由粮食向蔬菜与经济作物转型的趋势;3)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网络关联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表现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品与用地类型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最突出,而其余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华容 王怀英 彭文甫 任国业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是掌握土地资源数量、进行土地利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提取金堂县2001、2007、2010和2013年4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应用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正,面积显著增加;耕地、草地、水体和其他的土地利用动态度为负,面积减少;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6.12%增加到13.81%,土地利用变化强烈。(2)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主要发生在金堂县城、赵镇、三星镇和淮口镇等地;土地利用转化明显,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最强烈,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地形 金堂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新举 赵庚星 李宪文 殷琪 于开芹
研究目的:通过泰安市1990~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3方面30个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隶属度。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评价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结果: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1990~2001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研究结论:相关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对土地利用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