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6)
2023(2657)
2022(2311)
2021(2212)
2020(1814)
2019(4357)
2018(4326)
2017(8017)
2016(4816)
2015(5358)
2014(5319)
2013(5376)
2012(5540)
2011(5170)
2010(5347)
2009(4945)
2008(5045)
2007(4523)
2006(4280)
2005(3893)
作者
(17773)
(15071)
(14891)
(14048)
(9665)
(7328)
(6638)
(5808)
(5762)
(5563)
(5430)
(5308)
(5035)
(4983)
(4926)
(4586)
(4515)
(4440)
(4403)
(4365)
(3917)
(3854)
(3730)
(3466)
(3433)
(3344)
(3311)
(3249)
(3240)
(3161)
学科
(21087)
经济(21062)
管理(9901)
(9578)
(7934)
方法(7691)
地方(7512)
(7210)
数学(6676)
数学方法(6524)
(5789)
企业(5789)
农业(5380)
地方经济(4407)
中国(4263)
业经(3857)
环境(3432)
(3264)
贸易(3262)
资源(3261)
(3154)
(3090)
(3008)
(2995)
土地(2944)
(2850)
理论(2834)
(2767)
金融(2766)
经济学(2319)
机构
大学(78578)
学院(77451)
研究(34225)
(28010)
经济(27395)
科学(25293)
管理(24536)
(24234)
中国(24024)
理学(21259)
理学院(20845)
(20319)
管理学(20110)
管理学院(19979)
农业(19755)
研究所(19001)
(18761)
业大(16855)
中心(14376)
(12902)
(12553)
农业大学(12507)
师范(12358)
科学院(12261)
(11736)
北京(11526)
(11512)
(11439)
(10424)
(10322)
基金
项目(54449)
科学(41411)
基金(39116)
(37593)
国家(37339)
研究(35129)
科学基金(29164)
基金项目(20788)
自然(20781)
(20650)
社会(20602)
自然科(20245)
自然科学(20236)
自然科学基金(19842)
社会科(19365)
社会科学(19357)
(19027)
资助(16002)
教育(15734)
编号(13692)
重点(13351)
(12491)
计划(12294)
(11921)
成果(11734)
科技(11654)
(10845)
科研(10831)
(10502)
创新(10013)
期刊
(32286)
经济(32286)
(22440)
研究(20420)
学报(20075)
科学(17567)
中国(16851)
农业(15816)
大学(13399)
学学(12805)
(8759)
教育(7779)
管理(7557)
(7484)
资源(6637)
业大(6328)
(5547)
农业大学(5405)
技术(5087)
(4972)
金融(4972)
问题(4815)
业经(4765)
财经(4458)
世界(4365)
中国农业(4365)
图书(4337)
经济研究(4010)
自然(3952)
(3857)
共检索到116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傅翠真  胡谟彪  曹永生  李光耀  
对我国西部地区2803份食用豆资源品质进行了标准化鉴定,结果表明,6种主要食用豆中蛋白质含量以蚕豆最高,平均值为26.56%;豇豆次之(25.45%);菜豆偏低(22.32%)。总淀粉含量小豆最高(53.83%);绿豆次之(51.65%);豇豆和菜豆偏低(47%~48%)。各省资源中,产量最大的蚕豆和豌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均属四川品种,分别达29%和27%以上;青海和云南蚕豆总淀粉较高,达46%以上,云南豌豆淀粉最高,为53%。筛选出西部地区高蛋白优质资源93份,高淀粉优质资源88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长友  范保杰  曹志敏  苏秋竹  王彦  张志肖  程须珍  田静  
【目的】明确豇豆属下不同食用豆种间的杂交亲和性,为开展豇豆属食用豆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绿豆、小豆、黑吉豆、饭豆、豇豆5种主要的豇豆属食用豆栽培豆种和Vigna minima、Vigna nakashimae、Vigna riukiuensis 3种小豆、饭豆的近缘野生种为亲本,进行豇豆属下食用豆种间的远缘杂交,并对"绿豆×小豆"、"饭豆×小豆"、"小豆×饭豆"的杂种幼胚进行幼胚拯救。通过调查杂交成荚率和杂种F1的农艺性状表现,分析豇豆属下不同食用豆杂交组合间的杂交亲和性。【结果】各食用豆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及母本的选择影响远缘杂交结果。除包含豇豆种的杂交组合外,其他食用豆种间正反交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长友  田静  范保杰  曹志敏  苏秋竹  张志肖  王素华  
在中国栽培的豇豆属食用豆类主要有绿豆(Vigna radiata)、小豆(Vigna angularis)和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象是危害这些食用豆类作物的重要仓储害虫。防治豆象危害最为经济且环保的方法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培育抗豆象品种。中国豇豆属食用豆类抗豆象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抗豆象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本文将从抗豆象资源搜集、抗豆象机理研究以及抗豆象分子标记、抗豆象育种等方面综合阐述绿豆、小豆和豇豆3种主要豇豆属食用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海生  
食用香料植物系指用于各类食品或饮料,进行加香调料而用的植物性原料,它可能是植物的某个部位或全部。食用香料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在香料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赋香原料,天然植物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不仅无污染、无残毒、风味自然,同时也增强了食品的抗腐败和抗氧化性,甚至起到了疗效食品的作用,是人工合成香料远远所不能比拟的。特别在欧美各国,无公害的植物香料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闯  马家海  高嵩  雎敏  胡翔  杨建强  徐韧  叶属峰  
近几年来,中国南黄海海域连续暴发的绿潮灾害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综合利用绿潮藻,实验采用国标规定方法,对2010年采自江苏和山东的绿藻类海藻的基本营养成分、叶绿素、氨基酸、矿质元素及其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占绿潮藻组成成分的35.82%~52.43%;粗蛋白含量随采集时间的不同变化较大,为31.04%~12.11%;粗脂肪含量很低,不足藻体的1%;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随采集时间的延后其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可达37.45%,呈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Ca、Fe、Zn等含量都较高,重金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叶寿德  王绍云  陈勇  王自力  
Wasps belong to Hymenopetera and feed on other insects.Wasps have been used as food insects for a long time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They are common edible insects in Yunna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12 species of edible wasps inYunnan. The larvae and pupae of wasp...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力平  
如果从西部大多数省市的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地区的总产出和总储蓄也没有占到与西部地区在全国土地面积和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相称的水平这些现象上看 ,难免让人得出西部地区的储蓄资源相对不足的结论。然而 ,如果对人均城乡居民银行存款余额对人均GDP的比率、城乡居民平均储蓄比率、城乡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这三个指标进行考查 ,则上述结论未必正确。相关数字说明一些西部地区拥有相对丰富的储蓄资源 ,但其分布并不平衡。基于此 ,笔者认为应尽快建立起调动和有效利用储蓄资源的相关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暕  姬长龙  张义珂  李俊娟  
土地利用是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是揭示人地关系的属性、特征、机制、地域分异及其人地矛盾冲突的主题。目前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矛盾更为突出。本文在深入调查和了解西部12省(区、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2003-2009年的西部各省(区、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12个省(区、市)可分为三类,处在同一类别的地区,它们的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相似性,处在不同类别地区的土地利用侧重点不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土地政策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颖辉  李德文  于二汝  罗莉斯  王少铭  冷家归  
【目的】为贵州食用玫瑰栽培及其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对引种栽培的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平阴玫瑰和白玫瑰4个食用玫瑰品种的花色、花瓣形状、花朵重量、叶片特征及精油组分等进行品质特性比较,探明其对贵州贵阳地区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数量统计方法对4个食用玫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利用水蒸气提取法提取其挥发油,气相-质谱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平阴玫瑰和白玫瑰4个食用玫瑰品种主要香气成分共有39种,其挥发油分别检出19、22、10和26种物质,分别占总香气成分的99.48%、98.00%、94.00%和100.00%。紫枝玫瑰精油以香茅醇和香叶醇为主,分别占51.44%和20.47%;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以香叶醇和橙花醇为主,分别占到总香气成分的32.72%和22.71%;平阴玫瑰与白玫瑰精油主要成分均为香茅醛和香叶醇,平阴玫瑰的含量分别为55.87%和24.59%,白玫瑰的含量分别为28.21%和30.38%,大马士革玫瑰和白玫瑰精油组分与ISO 9842:2003标准最为接近。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平阴玫瑰和白玫瑰的挥发油中均含有芳樟醇、松油醇、香叶醇、金合欢醇和正十七烷5种物质成分,分别占挥发油的24.78%、46.28%、30.83%和37.54%。【结论】大马士革玫瑰、白玫瑰和紫枝玫瑰品质较好,可很好地适应贵阳地区的气候环境,适于在该地区推广栽培。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雷霁霖  梁萌青  刘新富  孟振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多宝鱼)的主要营养成分、食用价值以及养殖管理方式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大菱鲆不仅因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而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必须氨基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等,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心脏保健、能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优质海水鱼类。大菱鲆在我国主要采用"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流水养殖,养殖水源洁净无污染,严格遵循现有的养殖和管理技术规范,保证养殖产品安全和无公害,可以放心食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陈勇  王绍云  叶寿德  王自力  
从白蜡虫卵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 ,研究了白蜡虫卵和卵囊壳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 :白蜡虫卵及卵囊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 ,卵的粗蛋白含量为 4 4 .6% ,卵囊壳中为 53.57% ,氨基酸总量分别为 33.16%和 50 .53% ,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 .38%和 17.90 % ,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昆虫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表明 ,白蜡虫卵为实际无毒物质 ,无任何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说明人类食用白蜡虫卵是安全可靠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昆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尚未被充分地开发利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食用昆虫利用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本文在分析研究昆虫的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对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分析研究表明: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 ~70% )、氨基酸(30% ~60% )、脂肪(10% ~50% )及脂肪酸,一定量的糖类(2% ~10% )、矿物元素、维生素,以及其它对人体有很好保健作用的活性物质。作为蛋白质资源,昆虫的营养价值可以与其它动植物资源相媲美,可作为食品资源开发利用。昆虫具有物种丰富、种群数量大等特征,作为营养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蜻蜓是分布广泛的昆虫 ,部分种类的稚虫可以食用。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 :在云南省的许多地方都有食用蜻蜓稚虫的习俗 ,常见的食用种类有红蜻、角突箭蜓、舟尾丝等 3种 ,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它们的蛋白含量平均为 58.92 % ,脂肪含量平均为2 5.3 7% ,氨基酸含量平均为 4 6.0 3 % ,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为 16.4 1% ,占氨基酸总量的3 5.69% ,3种蜻蜓稚虫 K、Zn、Ca、F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 960、12 5.4、2 616.6、796.2 mg· kg-1。由此可见 ,蜻蜓稚虫是营养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食用半翅目昆虫的习俗古今中外都有记载。在云南省 ,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有食用蝽象的习俗 ,食用的蝽象有多种。云南常见的 5种食用蝽象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蝽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成分 ,平均粗蛋白的含量为 51.84 % ,负子蝽的蛋白含量可高达73.52 % ;平均粗脂肪含量为 33.2 1% ;平均总糖含量为 2 .61% ;平均氨基酸总量为 4 5.68% ,其中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平均为 18.52 % ,占氨基酸总量的 4 0 .54%。 5种食用蝽象还含有K、Na、Ca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