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5)
- 2023(4982)
- 2022(4165)
- 2021(3488)
- 2020(2739)
- 2019(6293)
- 2018(6015)
- 2017(11651)
- 2016(6028)
- 2015(6682)
- 2014(6858)
- 2013(7093)
- 2012(7001)
- 2011(6799)
- 2010(7120)
- 2009(6738)
- 2008(6254)
- 2007(5616)
- 2006(5502)
- 2005(5056)
- 学科
- 济(58872)
- 经济(58838)
- 地方(20655)
- 管理(15135)
- 中国(14047)
- 方法(13919)
- 地方经济(13900)
- 数学(12737)
- 数学方法(12696)
- 业(10052)
- 学(8824)
- 业经(8339)
- 农(8235)
- 环境(7828)
- 发(6746)
- 经济学(6657)
- 城市(6553)
- 农业(6280)
- 企(6012)
- 企业(6012)
- 产业(5533)
- 融(5511)
- 金融(5510)
- 资源(5398)
- 制(5369)
- 和(4965)
- 体(4827)
- 城市经济(4787)
- 财(4740)
- 总论(4422)
- 机构
- 学院(101999)
- 大学(101996)
- 济(56797)
- 经济(55700)
- 研究(42773)
- 管理(35085)
- 中国(30267)
- 理学(29540)
- 理学院(29060)
- 管理学(28668)
- 管理学院(28455)
- 科学(23548)
- 京(22014)
- 财(21781)
- 所(21434)
- 经济学(19578)
- 研究所(19240)
- 中心(17733)
- 财经(17529)
- 经济学院(17227)
- 经(15718)
- 院(15104)
- 江(15083)
- 范(14312)
- 师范(14253)
- 北京(14169)
- 科学院(13847)
- 农(12912)
- 财经大学(12740)
- 州(12392)
- 基金
- 项目(63707)
- 科学(50829)
- 基金(47306)
- 研究(46190)
- 家(40942)
- 国家(40671)
- 科学基金(34749)
- 社会(33375)
- 社会科(31704)
- 社会科学(31696)
- 基金项目(25126)
- 省(23139)
- 自然(20148)
- 划(19696)
- 自然科(19639)
- 自然科学(19635)
- 教育(19364)
- 自然科学基金(19228)
- 资助(18676)
- 编号(16715)
- 发(16487)
- 国家社会(14849)
- 重点(14541)
- 发展(14117)
- 济(14080)
- 展(13962)
- 部(13961)
- 经济(13946)
- 成果(13456)
- 课题(12275)
共检索到16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仲常 马红旗
归纳了我国西部地区地理优势区域和交通优势区域中主要中心城市的分布状态,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的吸引力强度,考察了我国各省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在综合考虑优势区域、吸引力强度和联系强度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经济圈加以定位,以期为学界和决策界制定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长丰 沙海萍 章定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英勤
要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合理有效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明确贵阳城市经济圈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确认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特色优势产业,即:能源产业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发展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以烟酒、畜牧、绿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食品工业具有比较优势;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以喀斯特高原风光与多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奕豪 张海峰 梁若冰
文章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估计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带来5.31%的增长效应,且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利用绝对趋同检验,研究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得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增长在经济圈建设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通过分产业研究收敛情况,发现经济圈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的。文章尝试探究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性政策效应的评估体系,并对后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合成控制法 绝对趋同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奕豪 张海峰 梁若冰
文章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估计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带来5.31%的增长效应,且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利用绝对趋同检验,研究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得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增长在经济圈建设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通过分产业研究收敛情况,发现经济圈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的。文章尝试探究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性政策效应的评估体系,并对后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合成控制法 绝对趋同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晓岚 孔令刚
从国际国内经济圈发展实践看,产业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合肥经济圈发展为例,分析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与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探讨提升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经济圈 产业结构 产业整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奕豪 张海峰 梁若冰
文章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估计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带来5.31%的增长效应,且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利用绝对趋同检验,研究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得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增长在经济圈建设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通过分产业研究收敛情况,发现经济圈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的。文章尝试探究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性政策效应的评估体系,并对后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一些政策意见。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合成控制法 绝对趋同检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陈小龙
本文描述了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并根据西部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西部城市经济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城市经济 区域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彦 秦尊文
近年来,在全球化加深的进程中,在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部地区被逐步"边缘化"。随着"中部崛起"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推进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中部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武汉在中部地区发挥着龙头作用,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边缘化的状况以及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边缘化 中部崛起 武汉 城市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碧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继承
近几年,建设"都市圈"、"城市圈"已经成为各地区谋求在区域竞争中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选择,顺应圈层经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云南省规划建立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构想也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云南省的经济现状与发展机遇,对构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构想做了可行性分析和综合竞争力的计量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展望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未来。
关键词:
云南 滇中城市经济圈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章勇 张先锋
文章在对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制约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产业、区域以及政策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合肥经济圈 同城化效应 障碍性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艺
研究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成都城市经济圈,推动成都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对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范围界定、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带动发展思路。
关键词:
成都城市经济圈 区域特征 带动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伟
2006年以来,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在经济增长、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特色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多种因素后,文章认为,要建设好、发展好贵阳城市经济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强化市场体系的推动作用和突出政府的拉动作用、增进科学研究的辅助决策作用等。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建设发展 对策研究 贵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