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6)
- 2023(6953)
- 2022(5997)
- 2021(5454)
- 2020(4738)
- 2019(10954)
- 2018(10704)
- 2017(20892)
- 2016(11610)
- 2015(13087)
- 2014(13151)
- 2013(13135)
- 2012(12397)
- 2011(11497)
- 2010(11911)
- 2009(10882)
- 2008(10763)
- 2007(9630)
- 2006(8612)
- 2005(7554)
- 学科
- 济(59675)
- 经济(59637)
- 管理(30172)
- 业(29896)
- 方法(27695)
- 数学(24594)
- 数学方法(24166)
- 企(23308)
- 企业(23308)
- 地方(15109)
- 农(15000)
- 业经(12481)
- 中国(12205)
- 学(11851)
- 农业(10456)
- 产业(10038)
- 地方经济(9050)
- 和(8754)
- 环境(8685)
- 理论(8676)
- 技术(8489)
- 贸(8463)
- 贸易(8459)
- 易(8104)
- 资源(7950)
- 财(7792)
- 制(7496)
- 发(7370)
- 划(6854)
- 融(6744)
- 机构
- 大学(177773)
- 学院(177762)
- 济(74279)
- 经济(72937)
- 管理(68372)
- 研究(64923)
- 理学(59910)
- 理学院(59136)
- 管理学(57643)
- 管理学院(57312)
- 中国(45628)
- 科学(42581)
- 京(38563)
- 农(34757)
- 所(34683)
- 研究所(32110)
- 业大(29628)
- 财(28778)
- 中心(28617)
- 农业(27564)
- 江(26663)
- 范(24771)
- 师范(24508)
- 北京(24080)
- 财经(23784)
- 院(22734)
- 经济学(22328)
- 经(21521)
- 州(21411)
- 科学院(20752)
- 基金
- 项目(124998)
- 科学(98831)
- 基金(91202)
- 研究(86910)
- 家(81420)
- 国家(80848)
- 科学基金(68382)
- 社会(55655)
- 社会科(53010)
- 社会科学(52992)
- 省(49729)
- 基金项目(48455)
- 自然(45397)
- 自然科(44233)
- 自然科学(44219)
- 自然科学基金(43454)
- 划(42145)
- 教育(39965)
- 资助(37826)
- 编号(34026)
- 重点(28997)
- 发(28850)
- 部(27403)
- 成果(27319)
- 创(26069)
- 创新(24337)
- 计划(24180)
- 课题(23911)
- 科研(23621)
- 国家社会(23503)
共检索到257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伟 吴文元
本文从实现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以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聚集度为研究对象,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7~2009年的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聚集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形成以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大企业或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锥型"产业聚集区;以做大做强大企业来提高产业聚集度;促进产业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政策要向大企业倾斜;创造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构建产业链;转变科技投入的使用方向,引导企业将科技经费投入到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聚集程度,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
西部地区拥有自然资源的独特竞争优势,如何高效地利用西部自然资源对西部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是有效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文章在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特征,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现机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杜颖娟 陶志刚 仝月婷
本文研究我国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 ,也就是探讨为什么某些产业集中在部分地区、而其他产业则比较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同时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中度是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在考虑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时 ,重点考察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我们关于产业地区集中度变动趋势的研究发现推翻了AlwynYoung的著名文章的结论。运用对数据集的动态估计方法 ,我们发现在利税率较高以及国有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地方保护更趋严重 ,产业的地区集中度也相应较低。除了地方保护之外 ,我们也考虑了规模经济以及产业群聚效应对集中度的影响。
关键词:
保护主义 区域专业化 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兴旺 李帮
本文对多家西部地区资源型高成长企业进行了多重案例研究。西部地区资源型高成长企业的成长规律可归纳为:以"管理"、"资金"为核心驱动因素,主要以"生产成长"为高成长起点,推动"生产与市场依次或并列成长"与"资源伴随性成长"交替推进的动态均衡发展过程。这一规律体现在西部地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高成长企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 高成长 驱动因素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天宝 邹璇
采用分阶段的数据和系统GMM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表现为:外资集聚效应和市场规模的作用增强,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工资负效应、非市场化的阻碍作用减弱,税收优惠作用由正变负,交通基础设施正效应、非国有内资企业的集聚效应消失。据此,中西部地区应积极调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和措施,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完善上下工夫。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决定因素 系统GMM 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书辰 蒋震
本文研究了我国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探讨国有资本为什么集中分布于部分产业,而其他产业的国有资本比重较低,同时考察了我国产业的总国有资本的不断退出趋势。在考虑决定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因素时,重点考察了知识外溢效应的作用。我们运用了数据集的分年度截面估计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验证或推翻了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的若干假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才 赫剑梅
文章利用2004与2010年两次西部调查数据,分析了转型期不同民族间的职业地位分层及其决定因素。从职业地位分布的角度看,各民族人口的职业地位总体上呈逐年提升趋势。相对而言,由于历史原因汉族人口的职业地位仍保持一定优势,但与少数民族差距不大,且有缩小之势。从职业地位获得的角度看,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业获得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回族和汉族机会均等;回族在个体经营中具有相对优势;国有、私营企业的职业获得,汉族略有优势。从2004~2010年的变化趋势看,族际净差异趋于消弭,职业分层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取决于人力资本、户籍等非民族性因素。
关键词:
市场转型 职业地位 民族分层 民族政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丽芳
文章选取11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为代表,采用针对不同国家的最优ARIMA模型预测东亚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发现东亚大部分国家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持续上涨的趋势明显。并采用面板数据和Pooled-OLS分析法分析东亚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东亚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复杂,在惯性通胀、产出缺口、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现次贷危机前后的东亚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有所不同,次贷危机前石油和粮食价格等成本因素大大地推动了东亚的通货膨胀,次贷危机后产出缺口等需求因素较大地影响了东亚的通货膨胀。针对东亚通货膨胀问题,文章提出包括中央银行改革、紧缩性货币政策、能源和粮食储备...
关键词:
东亚 通货膨胀趋势 决定因素 调控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级市层面的数据测算并分析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撤县设区这一促进经济空间一体化的行政区划变革对地级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显著改善了地级市层面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的落后局面,提高了两化的协调性。原因在于,县市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有助于提升工业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自由度和协调性,促使工业企业和人口因谋求集聚效应而向城市集聚。因此,行政区划和层级安排需要充分考虑对经济空间造成的分割竞争和整合协调,以及由此给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空间经济 撤县设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姚沁 陈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其治理经验被众多国家借鉴。但当前针对我国官员治理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现当代,对其历史传统的研究依然缺乏系统数据及实证检验。本文试图从两方面弥补这一不足:首先,我们建立明清两代(1368—1911)10465位省部级以上官员任职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治理稳定性指标。我们发现与明代相比,清代官员治理呈现出稳定化趋势。其次,基于ARDL模型,本文发现对宦官制度依赖程度是解释两代治理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精英选拔 官员治理 明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甄峰 吴翌琳
2001—2007年区域创新能力呈现了一个逐步分化和持续上升的趋势。创新资源正在从单一地区的绝对优势发展为多个地区的强势,资源分布趋于合理;创新产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在专利还是在人才培养和价值创造上,基本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在创新辐射能力方面越来越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持续创新能力在略有波动中保持了提升的趋势;创新网络尽管还不完善,但网络能力正在蓬勃发展和积极构建之中。概括来讲,21世纪头7年的创新要素发展过程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较快全面提升的阶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淑新 王学定 徐建卫
文章建立了一个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包含旅游要素投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5个方面,并基于收敛理论的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①12省(区、市)间旅游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σ-收敛和β-收敛趋势,表明均衡化发展的主流变化特征,但西南和西北两地区不存在俱乐部收敛;②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旅游资源禀赋水平对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收敛理论 空间集聚 西部地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吴文元
资源型产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西部地区10多年来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较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其资源型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明显,加工日益高度化;与东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相似度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应依靠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资源型产业在地理上不断地聚集。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型产业 产业结构变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最新阶段的官方扶贫开发是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一主两翼",目的是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文章认为,要想创建更加适合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产业模式,就一定要立足于原有的发展资源,充分利用当地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及现有的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出有助于发展西部地区环境资源产业的重要战略: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及营造环境资源产业运作的市场氛围。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环境资源型产业 扶贫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伟
基于产业经营绩效和创新产出绩效两个视角,运用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CRS)的DEA模型和超效率方法,对西部12个省、市、区资源型产业R&D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产出水平下,各个省、市、区资源型产业R&D投入效率较低;各个省、市、区相同资源型产业研发实力和研发管理效率以及研发成果产生的经营绩效上的差异导致同一产业R&D投入产生不同的贡献度,这其中研发成果产生的经营绩效差异性是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