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591)
2022(8180)
2021(7573)
2020(6133)
2019(14155)
2018(14164)
2017(26468)
2016(14394)
2015(16411)
2014(16588)
2013(16508)
2012(15755)
2011(14641)
2010(15008)
2009(13735)
2008(13435)
2007(12496)
2006(11454)
2005(10500)
作者
(42667)
(35518)
(35418)
(33794)
(22992)
(17227)
(16257)
(13697)
(13598)
(13119)
(12309)
(12027)
(11735)
(11462)
(11158)
(10835)
(10430)
(10327)
(10315)
(10288)
(9227)
(8616)
(8614)
(8231)
(8045)
(8001)
(7902)
(7831)
(7236)
(6931)
学科
(80295)
经济(80236)
管理(40613)
(35336)
(28101)
企业(28101)
地方(25663)
方法(22396)
数学(18636)
中国(18557)
(18548)
数学方法(18444)
业经(16289)
地方经济(15541)
(14451)
农业(13055)
(12558)
(12284)
(11645)
环境(11338)
理论(10790)
(10438)
贸易(10429)
资源(10200)
(10049)
(9882)
(9384)
金融(9380)
(9352)
(9107)
机构
学院(211721)
大学(208160)
(91899)
经济(89768)
研究(77460)
管理(76142)
理学(63414)
理学院(62540)
管理学(61453)
管理学院(60998)
中国(59470)
(46335)
科学(45893)
(40022)
(39679)
中心(35564)
研究所(35421)
(35308)
(31117)
(31028)
财经(31013)
师范(30828)
北京(30046)
(28956)
经济学(27916)
(27887)
(27641)
业大(26760)
(24754)
经济学院(24620)
基金
项目(130006)
科学(100698)
研究(99352)
基金(90444)
(78033)
国家(77329)
科学基金(65397)
社会(61640)
社会科(58179)
社会科学(58162)
(51288)
基金项目(47723)
教育(44988)
(42699)
编号(42575)
自然(40230)
自然科(39071)
自然科学(39061)
自然科学基金(38345)
资助(36836)
成果(35474)
(31083)
课题(30077)
重点(29556)
(27694)
(26109)
发展(25354)
(24969)
国家社会(24967)
(24880)
期刊
(120331)
经济(120331)
研究(68833)
中国(49314)
(31664)
管理(31191)
(29129)
学报(28326)
科学(28225)
教育(26256)
大学(21097)
技术(20643)
(20013)
金融(20013)
农业(19299)
学学(19206)
经济研究(18537)
业经(18282)
财经(15835)
问题(15321)
图书(14068)
(14025)
资源(13708)
(11800)
技术经济(11544)
(10814)
(10789)
论坛(10789)
现代(10780)
国际(10598)
共检索到348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饶华敏  
西部地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步伐,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当前的关键是要走好第一步,即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六盘水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得天独厚的矿产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只有确立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原则,才能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添  周忠发  李昌来  吕大明  
六盘水市钟山区是贵州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及经济基础条件相对其它山区城市较好,但受喀斯特背景下的农业资源短缺限制,山区的传统农业已不能适应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对研究区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统计数据,对区域内农业资源背景、发展潜力及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探索喀斯特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思路框架,将都市农业划分为都市农业功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技术体系建设三大发展模块。然后,结合相关区划原则,运用GIS制图技术将研究区分为都市庭院经济、西南部生态屏障、东北部生态屏障、北部高效生态农业和西北部畜牧业五大功能区。以功能分区的发展思路作为喀斯特山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的基础,有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孝珍  王芳  
本文从不同经济学流派关于资源优势转换的理论出发,以新疆为例,对地方政府选择和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溥蔓  
西部旅游资源富甲天下。要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必须解放思想、加快开放开发步伐 ,大力引进资金 ;突出旅游产品特色 ,保护旅游资源 ,按照国家级景区标准打造世界级精品 ,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形式 ;提升旅游产品历史文化内涵 ;展开强势宣传促销 ,提高旅游产品国内外知名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波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作为能源型工业城市的六盘水市面临着环境恶化、能耗大和资源日益减少等问题,其生产方式及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向生态型城市转变、实施生态立市是六盘水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就能源型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注重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向生态型城市转变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立  刘邵权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耕地-粮食-人口"这一思路而展开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单一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反映社会发展实际。从土地功能视角出发提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的新体系:基于土地粮食视角的人口承载力、基于建设用地视角的人口承载力、基于土地经济关系视角的人口承载力。首次将土地经济关系引入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利用不同土地类型与国民经济部门的关系进行人口测算,可以真实反映当今经济社会下人口承载的实际状态。以攀枝花市、六盘水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仅从本区域评价结果来看,原有传统的土地粮食人口承载能力在此次评价中并不构成最大限制因素,而是建设用地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虞秉均  
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东县土地管理局局长虞秉均我县地处南黄海之滨,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粮棉生产都是全国的先进县。每年通过大力复垦和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加强土地管理等工作,人均耕地每年保持在1.27亩左右,基本保持动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婷婷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我国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将其列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和国家的战略元素,被称为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作为高科技的重要基础资源,稀土在国家安全和战略中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吉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士功  王道龙  吴永常  邱建军  
本文在简要分析新形势下西部特色农业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西部发展特色农业 ,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博  陶和平  刘邵权  杨莉  
选择贵州省具有典型贫困山区特征的六盘水市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分析空间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经济承载量三大要素的主要影响因子,定量分析了六盘水市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表明,六盘水市六大风景区的空间日容量为3.4万人/d,社会环境容量为1.37万人/d,经济环境容量为1.59万人/d,总旅游环境承载量为501万人/年。社会承载容量成为制约喀斯特景区发展并限制接待游客容量的主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游客对该景区认知少,部分景点由于地势险恶或资金投入少等还未开放和宣传,交通不发达,景区内的可达面积开发较小。本研究可为深层次推进旅游业的经济拉动效应和环境优化效应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士彬  张勇荣  安裕伦  
运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 a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且有向高地形位扩展的趋势,水田的优势分布范围缩小,但在低地形位优势增强,建设用地、水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增强导致旱地、灌木林地优势分布区间上移并收缩;②研究时段内工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未出现明显的分化,各类型相间分布,未形成明显的以建设用地为中心的带状分布格局;③1990年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已经分异成高、中、低三段式格局且20 a间未发生明显改变,各土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晓靖  李纯  
气候资源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独有性、草地资源的特异性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西部地区农业地域资源的显著特点。然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普遍脆弱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市场机制不很完善限制了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和利用。据此 ,树立经济全球一体化意识 ,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建立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是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永平  黄海燕  
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示范引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农村改革路径,"三变"改革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利益格局的调整优化、社会管理的构建完善等诸多方面,因而制约因素较多,且在改革实践中蕴含着一些潜在风险,直接影响"三变"改革成效的发挥。应在掌握农村"三变"改革各类风险形成机理、可能后果及相互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加强农村"三变"改革风险防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