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8)
2023(12486)
2022(10988)
2021(10450)
2020(8532)
2019(19862)
2018(19791)
2017(38828)
2016(21152)
2015(23672)
2014(23717)
2013(23418)
2012(21703)
2011(19641)
2010(19622)
2009(17828)
2008(17260)
2007(15198)
2006(13325)
2005(11640)
作者
(60703)
(50539)
(49954)
(47750)
(32043)
(24105)
(22697)
(19765)
(19096)
(18173)
(17114)
(16893)
(16002)
(15835)
(15592)
(15482)
(15107)
(15081)
(14517)
(14297)
(12529)
(12521)
(12119)
(11418)
(11317)
(11157)
(11114)
(11111)
(10119)
(9959)
学科
(84609)
经济(84523)
管理(61375)
(57846)
(47327)
企业(47327)
方法(38791)
数学(34019)
数学方法(33610)
(23906)
(21526)
中国(21501)
地方(19749)
业经(18679)
(17005)
(16794)
贸易(16788)
(16305)
农业(15986)
(14675)
理论(13720)
环境(13392)
(13189)
财务(13126)
(13115)
财务管理(13106)
(12957)
技术(12930)
(12528)
银行(12487)
机构
学院(298183)
大学(298067)
管理(121299)
(120446)
经济(117750)
理学(105158)
理学院(104017)
管理学(102326)
管理学院(101801)
研究(99787)
中国(74213)
(62891)
科学(61379)
(55450)
(49902)
(46747)
研究所(45476)
中心(45258)
财经(44421)
业大(43851)
(42864)
(40417)
北京(39930)
(39545)
师范(39251)
农业(36514)
(36182)
经济学(35518)
(35308)
财经大学(33076)
基金
项目(205539)
科学(161524)
研究(152023)
基金(148814)
(129279)
国家(128206)
科学基金(110046)
社会(94584)
社会科(89679)
社会科学(89656)
(79315)
基金项目(79285)
自然(71914)
自然科(70211)
自然科学(70194)
教育(69543)
自然科学基金(68917)
(67344)
编号(62935)
资助(61677)
成果(51172)
(45684)
重点(45623)
(43949)
课题(42917)
(42438)
创新(39485)
教育部(39201)
科研(38913)
项目编号(38638)
期刊
(130600)
经济(130600)
研究(90158)
中国(53222)
学报(44926)
管理(43344)
(42688)
科学(42118)
(40063)
大学(33896)
教育(33366)
学学(31906)
农业(29820)
(28875)
金融(28875)
技术(25314)
业经(21457)
财经(20917)
经济研究(20637)
(17807)
问题(17002)
图书(15700)
理论(15181)
(14853)
技术经济(14355)
科技(14350)
实践(14039)
(14039)
现代(13826)
(13515)
共检索到433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爱君  赵培辰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使得统一的货币政策给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文章具体分析了西部地区货币供求的自身特征及政策传导的差异,根据近年来货币政策实践对西部地区的调控效果,认为,近年来货币政策对区域差异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地区间经济差距,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要使货币政策对西部区域经济发挥更大效力,需要改善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探索区域差别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晨光  
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作用效果无可置疑。但由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微观资金分布的结构性矛盾的凸现,进而也暴露出了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因此,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在求得自身平衡的基础上,强化结构调控效果,突出货币政策传递效应,并要兼顾金融监管效应和中长期目标。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华军  凌智勇  郑贵华  易棉阳  
本文在对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随后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较弱。最后建议: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利率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动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覃事宝  张世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道芹  
新修正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强化了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货币政策在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反映出了经济运行的新特点,货币政策时滞期在延长。要保证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并最终支持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远  纪春明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克服其不利影响之后,逐步迈入新常态阶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路径和目标也在不断转变。本文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变动影响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变动,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比价格效应显著,同时货币政策存在一定期限的时滞。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论,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提出了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效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盛荣  李文溥  
本文使用二步OLS法及Markov-Switching model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存在的双重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仅存在方向上的效应非对称性,而且存在区域间的效应非对称性。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对扩张政策反应弹性小于紧缩政策反应弹性,东部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弹性小于扩张性政策的反应弹性,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于同一货币政策的反应弹性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菊娥  晏文隽  孟磊  
文章通过中国应对美国与亚洲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选择特点、货币政策对信贷产生的实际效应进行分析,建议从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方面加强监管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并把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切入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毅  
美国次贷危机自爆发以来由房地产领域的局部性危机,发展演变为影响美国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系统性危机,并迅速蔓延波及其他国家演变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而由金融领域波及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陷入衰退的境地。我国虽然没有遭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出口受阻,经济增长放缓,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价格暴跌,人们对未来的信心降到低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琳  陈伟  刘波  
影子银行的存在增加了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规模,形成了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对冲或扩大作用的势力,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受到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基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背景,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构建分阶段VAR模型,分析在不同货币政策区间,即货币紧缩阶段和货币扩张阶段、影子银行存在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通过对不同货币政策阶段及考虑影子银行影响与否的四种情形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不同阶段、不同工具的实施效应存在差异。目前,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较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货币紧缩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将受到对冲影响,货币扩张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将受到放大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鲁臻  
本文研究公众预期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现公众预期能够影响宏观经济,公众预期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来调控宏观经济。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对物价的影响而言,公众预期对产出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这样,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更注重促进经济增长时,应该更注重利用沟通来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而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更注重稳定物价时,除了沟通引导公众预期之外,还需要其他的政策工具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子荣  郑雨静  
随着东亚经济的兴起,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大国的重要博弈之地和拓展加固经济软实力的关键所在。文章利用面板模型检验了大国货币政策实施对东南亚国家的"平均"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皆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比较而言,中美两国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比数量型货币政策更强。此外,利用贝叶斯VAR模型评估大国货币政策实施对东南亚国家的"整体"溢出效应以及是否存在"回溢效应",发现大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依然显著,但未找到证据显示东南亚国家对大国货币政策调整存在"回溢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本·布罗德本特  赵天奕  
货币政策的比较优势是稳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而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则略胜一筹英国的公共服务因具有"目标文化"的特点总是受到周期性批评。这主要是因为政治家们更关注公共服务中效果显著或可考核的目标,对不太容易考核的目标,即使它们同样重要,也会投入较少的精力。现实中许多工作都会涉及多个目标,并且其中一些目标比其他目标更容易考核。这就需要在目标分配时进行选择,即在可考核目标和不可考核目标同样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