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3)
- 2023(8866)
- 2022(7460)
- 2021(6806)
- 2020(5435)
- 2019(12619)
- 2018(12468)
- 2017(22976)
- 2016(13048)
- 2015(14573)
- 2014(14735)
- 2013(14876)
- 2012(14484)
- 2011(13617)
- 2010(13966)
- 2009(12851)
- 2008(12972)
- 2007(11831)
- 2006(10921)
- 2005(10059)
- 学科
- 济(61611)
- 经济(61547)
- 管理(34020)
- 业(32570)
- 企(23984)
- 企业(23984)
- 地方(21948)
- 中国(20065)
- 方法(18978)
- 农(18686)
- 数学(15913)
- 数学方法(15660)
- 业经(14605)
- 学(13836)
- 农业(13258)
- 地方经济(12213)
- 发(11758)
- 环境(11346)
- 财(10891)
- 和(10695)
- 融(10415)
- 金融(10413)
- 制(10228)
- 银(10135)
- 银行(10111)
- 行(9906)
- 资源(9753)
- 贸(9502)
- 贸易(9490)
- 易(9027)
- 机构
- 学院(195606)
- 大学(194158)
- 研究(77484)
- 济(76543)
- 经济(74685)
- 管理(69597)
- 理学(58021)
- 中国(57754)
- 理学院(57158)
- 管理学(56004)
- 管理学院(55640)
- 科学(50597)
- 京(44918)
- 所(42339)
- 农(39662)
- 研究所(38498)
- 财(34571)
- 中心(34149)
- 江(32445)
- 农业(30779)
- 业大(30709)
- 范(30411)
- 师范(30105)
- 北京(29395)
- 院(27982)
- 州(26502)
- 财经(26384)
- 省(26285)
- 科学院(24620)
- 师范大学(24148)
- 基金
- 项目(127141)
- 科学(98100)
- 研究(92595)
- 基金(87704)
- 家(78405)
- 国家(77693)
- 科学基金(63906)
- 社会(56336)
- 社会科(53182)
- 社会科学(53162)
- 省(51760)
- 基金项目(45993)
- 划(43954)
- 教育(41383)
- 自然(40822)
- 自然科(39570)
- 自然科学(39553)
- 自然科学基金(38807)
- 编号(38051)
- 资助(36022)
- 发(34190)
- 成果(32208)
- 重点(29724)
- 课题(28301)
- 部(27016)
- 发展(26872)
- 展(26375)
- 创(25604)
- 计划(24229)
- 创新(24042)
共检索到316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巍
分析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在资源安全评价公式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状态和程度以及开发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目前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综合开发指标与东部和中部两地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考虑到西部地区相对脆弱的资源环境基础,这种开发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资源环境开发效益方面,目前西部地区只有0.43,这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缓慢和部门产出较低有关。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开发效益 西部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在经济加速转型期,受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内市场需求导向的影响,我国以能源、重化工业高速增长为特征的结构转型步伐加快,重化工资源消耗量也明显上升。在国际市场能、矿资源价格上涨和资源供给不确定性风险加剧背景下,国内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禀赋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目前,西部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所引发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地区性经济增长停滞及因此造成的社会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资源开发必须遵循开发与生态重建有机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开发 生态重建 经济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凤俊
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及开发政策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司王凤俊区域经济中西部问题与出路专题研讨“九五”计划到2010年的15年,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加上我国这一时期正是工业化的成长阶段,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重工业化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于一次能源和钢铁等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章予舒 肖玉 曹淑艳 刘春兰
对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评估,不同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采用由自然资源基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总体协调发展5个系统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分别论述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原因,逐项评估资源基础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环境发展可持续性。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劲的持续发展势头;②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围内;③中国尽管对环境保护比较重视,但环境保护的效果不佳,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开始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自然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越来越强,经济发展的速度对自然资源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华
本文认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三大主体缺位问题:一是开发主体缺位,二是开发管理主体缺位,三是生态环境补偿主体缺位。自然资源开发主体应该是谁,这是影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深刻、最复杂、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由谁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亟需尽快解决的难点问题。谁来为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买单,这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绕不开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文章提出,资源开发中出现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然资源产权主体不清;二是生态环境主体不明;三是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滞后,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四是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开发 主体缺位 生态补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孟林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宜采取如下对策 :(1)建立竞争开放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 ;(2 )建立整体化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3 )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配置机制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4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5 )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
关键词:
西部 人才资源 开发 对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 余为 陈新军 解明阳
利用1990—2019年全球19个渔区渔获量数据,通过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全球各渔区渔获量与总渔获量以及各渔区渔获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同类型渔区中影响渔获量大小的主要鱼种类型。结果发现,全球大多数渔区渔获量与全球海域总渔获量关联度较大,灰色关联度大于0.900的渔区有16个。除南极大西洋扇区、南极太平洋扇区和北冰洋外,其余各渔区相互间的关联度均高于0.900。设定关联聚类矩阵的临界值r=0.975作为分类依据,获得分类明显的类群Ⅰ和类群Ⅱ,其中类群Ⅰ包含西北太平洋、东北大西洋、东北太平洋、东南大西洋、中西大西洋、地中海及黑海等6个渔区,其渔获量趋势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类群Ⅱ包含中西太平洋、东印度洋、中东大西洋、西印度洋等4个渔区,其渔获量呈稳定增长趋势。两个类群中鱼种渔获量与渔区总渔获量灰色关联度最高的均为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研究表明,利用灰色理论系统可对全球各渔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状态进行科学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全球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光 杨楠 骆毓燕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而现代经济活动的发展有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法和耦合度模型对西部12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两者的耦合度呈"M"型趋势变化,整体耦合度较高;各地区的耦合度演化趋势存在差异,2009年之前云南和广西地区的耦合度最先上升,随后四川、青海和新疆等地也表现出类似特征,表明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强;2009年之后,新型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正在构建,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大部分地区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自然资源 产业结构 耦合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海文
广西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优势显著,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农业自然资源采用集约开发战略,水资源和海洋资源实行多向开发,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向深度拓展。
关键词:
资源结构,开发,广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勇兵,梁婉君
当前,在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工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的处理,对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结合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经济效益及其工业发展方向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西部 工业经济效益 因子分析 评价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进 黄薇
西南国际河流流域地形复杂、海拔高、人口稀少 ,人均水资源量丰富 ,出境水量大 ,水质好 ,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 ,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随着我国加入WTO ,经济和社会发展融入国际的步伐加快 ,对国际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也必然要按照国际法或国际惯例。首先对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自然状态 ,我国在各自流域中的地位、开发利用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然后讨论国际河流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准则 ;最后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各个河流的特点 ,提出建议 :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西南国际河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 ,今后应以水资源保护为主 ,优先发展航运和旅游业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博爱
建国以来,湖南地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资源利用不尽合理,以致生态失调,生产不够稳定,山区人民生活较为困难。一、湘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 1.土资源、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多熟制生产和经济作物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湘南地区为省内人口较少、耕地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98.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6亩(全国人均1.19亩);垦殖指数12%,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
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须有赖于作为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之一——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基于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现状及其有序开发的环境约束,针对各类自然资源提出相应的化解策略。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自然资源 有序开发 环境约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提高资源地居民参与当地资源开发的程度,强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配置权。
关键词:
资源开发 资源诅咒 西部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
关键词:
资源开发 资源诅咒 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